英國30年來首次准新煤礦緩能源危機 環團斥責政府偽善
英國保守黨政府周三(12月7日)批准30年來首個新煤礦項目,惹來各方猛烈抨擊。
新通過的懷特黑文煤礦項目( Whitehaven coal mine ),位於英格蘭西北部坎布里亞郡 。據《衛報》報道,新煤礦投資總額達1.65億英鎊,能創造500多個就業職位,緩解當地工作崗位不足的「燃眉之急」,預計每年生產280萬噸焦煤,同時排放約40萬噸溫室氣體,約等於英國增加20萬輛汽車的排放量。

有抗議者在英國內政部辦公室外擺放金絲雀形狀的抗議標誌,反對政府在英格蘭北部坎布里亞郡的新煤礦計劃。AP圖片。
英國地方發展、社區及住房大臣邁克爾•戈夫(Michael Gove)表示,新煤礦所產出的煤炭將用於煉鋼,而非發電。他相信,當煤礦未來作業時,會設法達到「淨零碳排」,項目對氣候變化的總體影響是「中性」。

英國地方發展、社區及住房大臣邁克爾•戈夫(Michael Gove)。AP圖片。
然而,新煤礦的計劃卻遭到各黨各派批評。英國保守黨前主席、政府諮詢機構「氣候變化委員會」負責人約翰•古默(John Gummer)指責,辛偉誠政府就英國的氣候優先事項向其他國家發出完全錯誤的信號。英國自由民主黨環境問題發言人、前黨魁蒂姆•法隆(Tim Farron)則形容,保守黨政府批准新建煤礦的決定「抵消了英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的所有進展」。
英國最大反對黨工黨的影子氣候變化大臣埃德•米利班德(Edward Miliband)認為,新煤礦不但無法成為能源危機的解決方案,而且難以令英國鋼鐵生產商受惠,將會成為「本屆政府對氣候變化領導地位的喪鐘」。他又強調,可再生能源領域能帶來長期的就業機會,只有工黨所領導的政府才可以幫助英國發展成為「清潔能源超級大國」。
「綠色和平」英國分部的政策主管道格•帕爾(Doug Parr)稱,「英國政府正冒著成為『在氣候問題偽善的超級大國』而非氣候領袖的風險」,又反問「當英國在這里建造新的煤礦時,英國如何指望其他國家控制化石燃料的開採呢?」
英國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表示,「無論從經濟、社會、環境、金融還是政治角度來看,現在在英國開設煤礦都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斯特恩說,「從經濟角度來看,英國政府投資的是上個世紀的技術,而不是現在的技術;從社會方面來說,它正以夕陽行業提供就業崗位,對未來構成就業不安全;從環境角度而言,它增加了世界煤炭供應和消耗,並在迫切需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時候釋放出溫室氣體。至於政治方面,它正削弱英國在全球問題的權威。」

英國首相辛偉誠。AP圖片。
值得留意的是,在英國政府批准新煤礦項目的前一天,英國首相辛偉誠取消在英國新建陸上風電場的禁令。英國綠黨議員羅琳•盧卡斯表示,「取消陸上風電場禁令是受歡迎的,但如果這是為了給坎布里亞郡的煤礦『開綠燈』的『收買』之舉,那就是非常無恥的行為了。」
2021年,風能發電量佔英國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但礙於地方層面的反對聲音,保守黨政府自2015年以來一直反對建造陸上風電場,故英國大部分風電場都位於海上。
亦有分析認為,新煤礦用來煉鋼,只是幌子,長遠而言,俄烏戰爭帶來的經濟制裁,迫使英國等西方國家急於尋找其他能源,取代俄羅斯在石油和天然氣的供應,穩定國內物價。除英國新煤礦之外,鄰國法國重新啟動一座被關閉的燃煤電廠,捷克共和國也撤回一個在關鍵地區停止開採煤礦的計劃。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