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中國無偵-7? 波音下一代飛機與美軍未來無人機都採用中國首創佈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波音公司近日宣佈,將合作開發一架全尺寸跨聲速桁架式機翼演示飛機,它將具備更省油的特性,號稱「可以徹底改變商業航空業」。只是中國軍迷看一眼美國這種「劃時代客機」就會發現:「這不就是在抄襲無偵-7無人機的聯翼氣動佈局嗎?」

NASA波音合作研發新客機。
盯上這種中國率先開創的聯翼氣動佈局的,還不只有波音。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日稱,美國國防部下屬的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發佈的秘密無人機採用了同樣的設計,甚至就連外形也和無偵-7頗多相似之處。
不過以雙標著稱的美媒,在介紹新機型設計時,卻絕口不提中國無偵-7,只是稱贊美國企業的「創新性發展」。
根據波音公司發佈的消息,NASA副局長帕姆·梅爾羅伊表示,NASA的首個「A」級項目正在蓬勃發展。NASA和波音公司宣佈啓動可持續飛行演示項目,旨在為新一代綠色單通道客機提供關鍵技術支持。
按照規劃,未來波音公司將在21世紀20年代內建造、測試和試飛一架全尺寸演示飛機,投資超過10億美元。該飛機目前被稱為「可持續飛行演示器」(SFD),主要就是測試跨音速桁架式機翼(TTBW)概念。
按照波音公司的設想,為了進一步減少空氣阻力和增加升力,這種未來客機將採用超長超薄的機翼,但受材料強度限制,這種機翼中間必須採用支撐結構。於是波音公司借鑒老式雙翼飛機的設計理念,創新性地提出TTBW概念,也就是在機翼中間連接另一對較短的機翼。「這種設計的結果是,飛機的阻力較小,因此其燃油效率將比傳統客機高得多,從而減少燃油消耗」。

波音737 MAX的發動機艙距離地面非常近。
美國航空技術專家們也宣稱,這是一種「革命性的設計」,將「通過減少阻力,使商用客機更省油」。即便與當今最高效的單通道客機(如波音737 MAX或空客A320neo系列)相比,採用TTBW配置的單通道客機也可節省多達30%的燃油消耗。
同時它的上機翼位於機身頂部,有足夠的翼下空間容納更大尺寸的發動機。而波音737 MAX之所以發生慘痛的墜機事故,就是因為它的機翼位於機身下部,翼下空間有限,為容納大直徑發動機而做出妥協時出現設計不當。
波音公司估計,2035年至2050年間,全球對單通道飛機的需求將增加40000架。NASA宣稱,SFD項目旨在在未來幾十年內徹底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
只是美國方面對這種未來客機的機翼設計吹噓了這麼多,但它其實早就在中國飛機上得到應用。2021年正式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無偵-7大型無人偵察機,就是全球首架採用菱形聯翼氣動佈局的飛行器。

中國無偵-7無人機已經正式列裝部隊。
根據中航工業方面的介紹,這種佈局的官方稱謂是「Φ」型連接翼氣動佈局,它可大幅提升大展弦比機翼的結構強度與穩定性,降低整體重量和飛行阻力。
別小看這種創新氣動佈局設計,中航工業方面自豪地宣稱「它的技術過於先進,技術實力差些的企業根本搞不出來。」據介紹,傳統的超長大展弦比機翼雖然能提供較大升力,但對結構強度要求很高,製造難度非常大。而菱形聯翼設計,不但增強機翼結構強度,而且相當於配備了兩對機翼,具備高昇力特性和機動性強、飛行阻力小的優勢。此外,在提供相同機翼面積的情況下,採用聯翼設計的飛機翼展更短,結構重量更小,能大幅降低起降跑道標準,對於機場要求更低,從而可以更廣泛地應用。
也正因為聯翼設計的這些優點,以研制先進技術而著稱的美國高級研究計劃局正在秘密研發的X型無人機同樣採用了類似佈局。美國《防務新聞》20日稱,目前該機已經進入風洞試驗階段,預計最快2025年前實現首飛。從該無人機的風洞測試模型來看,它與解放軍無偵-7無人偵察機也非常相似。

美國《防務新聞》報道。
不過以雙標著稱的美國媒體,如今在介紹新機型採用菱形聯翼設計時,卻絕口不提中國無偵-7,只是稱贊美國企業的「創新性發展」。
如果套用美國媒體的傳統強盜邏輯,在中國率先研制並裝備菱形聯翼設計飛機後,無論是NASA、波音還是DARPA,它們推出的採用這種設計的新機型,那就可以說是在抄襲中國無偵-7,甚至很可能是偷竊中國的先進技術。
內地微信公眾號平台「空天力量」評論道,不管怎麼樣,近年來美國在先進技術,特別是軍事方面的突破性創新的確開始落後了。高超音速導彈的戰略性落伍且不提,美國海軍的DDG(X)下一代驅逐艦被西方媒體直接嘲諷為抄襲中國055型萬噸大驅,如今在新一代飛機的設計上也開始追隨中國開創的菱形聯翼佈局,這些情況正讓美國方面日益焦慮卻無奈。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