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區下周相當接近本港 天文台料有狂風雷暴:不排除掛風球
Top 1
香港撤銷限聚令之後首次遊行集會前天(3月26日)在將軍澳舉行,遊行的主題是反對填海。而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之後,也附加了一系列的條件,包括要求參加者掛上頸牌,同時限制參加人數,遊行發起團體也要自己找糾察拉起膠帶,維持秩序。
結果這個遊行有80人參加,過程中有一個參加者中途加入,主辦方也給了他掛上頸牌。
有份發起遊行的「將軍澳民生關注組」召集人陳展浚事後表示,對於警方的要求他自己無法接受,覺得極度侮辱,「學陶傑話齋好似畀人圈養的豬」,但他尊重居民意見所以繼續舉辦。
從自由的角度而言,警方附加多項條件的確增加了主辦方的不便,也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但說「極度侮辱」言過其實。更核心的問題是社會上不同人有不同的利益,如果遊行人士能夠完全無限制地行使他們的自由,同時就會干擾其他人的自由,當中最典型的問題就是遊行失控變成暴亂,影響社會穩定,損害到其他人的利益,那這又由誰來負責呢?
其實在2019年我們都見盡這些合法遊行最後演變成暴亂的例子,當中最典型的是2019年七一的遊行,主辦方沒有確保遊行按路線進行,大批遊行人士去到立法會附近的時候,就湧去包圍立法會,隨後變成暴力衝擊立法會,大批遊行人士闖入立法會大肆破壞。
- 閱讀更多 -
歐美媒體監測中國國情很到位,連高考題目也不放過,發現內有正面中國式現 ...
最近,俄羅斯西南邊境別爾哥羅德州遭到所謂「俄羅斯叛軍」大規模攻擊。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