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亞總統們來了,誰當大哥,誰做小弟?

博客文章

中亞總統們來了,誰當大哥,誰做小弟?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中亞總統們來了,誰當大哥,誰做小弟?

2023年05月22日 14:16 最後更新:14:19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执行主席

中亞地區長期以來是中國的重要貿易走廊。

近日,習近平主席在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主持召開「中國-中亞峰會」,開啟中國-中亞合作新時代。

這是中國與中亞五國建交31年來,六國元首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峰會。

中國會是中亞五國新的大哥嗎?俄羅斯的態度如何?解答這些問題,要從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國際新形勢出發。

當前世界大國競爭和博弈加劇,全球主要國家在新一輪競爭中為謀取自身發展不再輕易選邊站。

冷戰時期是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對壘,冷戰結束之後,由中國、俄羅斯、美國和歐盟構成的全球秩序結構,決定了世界秩序的走向,中俄美歐四方關係的變化,也已經成為百年變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以中國、巴西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與以美、日、歐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力量對比發生根本性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GDP僅占全球GDP的30%,發達國家GDP占全世界GDP的70%。

截至目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占到全球GDP的56%,發達國家下降到44%。表現在發達國家圍繞著世界的規則和世界的話語權相對減弱。

美國不滿現有國際秩序框架「走樣變形」,謀求另起爐灶以維繫自身霸權。

美國共和民主兩黨以或明或暗的方式,不斷破壞全球的貿易規則、貿易秩序和貿易體系,打破國際共同遵守的規則和慣例,通過發動貿易戰、科技戰等手段集中力量圍堵中國。

同時捆綁歐盟並對印度採取行動,取消了印度的最惠國待遇,對印度出口美國商品加征關稅。

二戰後美國主導建立的WTO等組織的規則本是有利於美國的,但美國政界普遍秉持觀點認為WTO不再是當初向美國等發達國家傾斜、以美國利益為核心的組織,威脅WTO改革。

俄羅斯國際戰略逐漸向東轉,並尋求推翻現有由美國主導的秩序,要求在未來多極化世界中佔據主要一極的地位。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烏沖突前後多次表態,強調全球正面臨系統性危機,包括氣候變化、社會和經濟問題、全球治理體制失靈等,俄羅斯將危機的根源歸結於西方國家,指出西方已經失去「單槍匹馬統治人類的能力」,卻仍拼命想保持這種地位,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願再忍受西方,這是「新時代的主要矛盾」。

只有擁抱多極化,才能化解危機。

普京高度稱讚俄羅斯哲學家達尼列夫斯基(Danilevsky)對「進步」的闡釋——「進步在於人類歷史活動的所有領域都向前走,向四面八方走,而不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從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到2022年俄烏衝突,俄羅斯與美歐之間的關係從裂痕加深逐漸演變成對抗和對立,俄羅斯放棄了與歐洲恢復和發展現代化夥伴關係的希望和選項,國家發展戰略逐漸向東轉。

由於歷史原因,俄羅斯對於中國過多參與開發遠東一直心有芥蒂。

然而,俄羅斯近年來也通過遠東開發以及電子簽證等政策,向外宣示其開放與友好的全新思維。也不再反對擱置多年的,連接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中吉烏鐵路建設方案」。

中亞國家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後,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普遍有以更深層次的一體化,推動本國和本地區經濟發展的訴求,這是中亞國家自蘇聯解體後最大的一次整體性轉變。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五國最大經濟體,它的GDP總量自中亞獨立之初到現在,長期相當於其他四國的總和;而烏茲別克斯坦雖然經濟上不占優勢,但它是地區傳統政治文化中心,人口數量約為其他四國相加總和。

其餘三國,在國力上無法與哈、烏這兩位地區大哥競爭,擔心一體化使它們的經濟利益受損,長期以來在一體化的議題上猶豫彷徨。

然而,面臨共同的國內安全需求,以及國際產業和供應鏈的斷裂和重組,中亞各國還是走在了一起。

當前,中亞國家在繼續保持與俄羅斯特別密切關係的同時,也顯示出更大的對外關係自主性,更積極地向各個方向發展,積極推進與世界各地區的國家安全領域合作以及基礎設施建設。

有關這一點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中方與哈薩克斯坦的聯合聲明中,特別強調反對「台獨」、防範「顏色革命」等事關國內政治安全的議題。

此外,本次峰會前後,與會各方均提到了同意促進交通運輸合作以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積極探索並研究增建跨境鐵路、增設邊境口岸的可能性,包括共同發展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加強歐亞地區鐵路合作等。

中国作為現有國際秩序和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一貫主张各國在現有框架下平等對話、擴大开放、互联互通。

中國強調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倡議基本原則,強調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為世界經貿的穩定發展提供動能。

在處理中俄關係時,中國在將中俄關係提升為「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基礎上,也重申中俄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

未來中國將繼續深化與包括新興經濟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一切支持和平與發展、拒絕結盟對抗的國家和地區的合作,發揮「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正面力量。

作為今年中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中國-中亞峰會」便是上述中國整體國際戰略的重要一步。也正因如此,此番中亞總統們來華作客,中國不願當大哥,也不會認小弟。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從新的領導團隊對新加坡的定位,看區域競合關係

2024年04月22日 14:33 最後更新:14:42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新加坡總理公署4月15日發表聲明說,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議員一致支持黃循財擔任新總理。

新總理將於5月15日20時在新加坡總統府宣誓就職。接棒總理的是51歲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

70後的黃循財,2011年才進入新加坡政壇。他並非出身政治世家,曾任李顯龍總理私人秘書。

黃循財原本知名度不高,歷任過文化部、教育部、國家發展部、財政部等不同職位,曾任新加坡抗擊新冠疫情工作組負責人,在新冠疫情期間被普遍認為抗疫有功,擊敗了當時聲量高的貿工部長陳振聲、交通部長王乙康等人,成為接班黑馬。

「新加坡攜手前進」報告

2022年中,以黃循財為首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第四代領導團隊啓動「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運動。

啟動大會上,黃循財曾表示這一運動的目標是「更新社會契約,讓新加坡社會和制度惠及多數人、珍視擁有不同才能者,並給予所有人向上流動的機會。」

一年內,有20多萬名新加坡國民向政府提出意見。

2023年10月,人民行動黨公佈了長達177頁的「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中期報告——題為「建設我們共同的未來」(Building Our Shared Future),全面勾勒了新加坡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還提出了涉及教育、就業等方面的七大改變。

這一報告有助於我們瞭解黃循財團隊的施政思路。

從報告釐定的挑戰,看香港與新加坡的合作空間

報告釐定了新加坡面臨的挑戰來自內外部。

總結而言包括:第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在導致新加坡等小國的發展環境變得更加不友善。

第二,科技進步導致現有工作變得過時。

第三,不平等加劇和社會流動性放緩已經導致許多發達國家社會分裂,並將在新加坡社會產生類似的壓力。

第四,新加坡人口迅速老齡化,土地和勞動力有限。

第五,在處理上述挑戰的同時,必須實現減排目標。

從這一章節來看,新加坡似乎與香港面臨諸多類似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地緣政治、技術發展、社會結構的改變。

既然兩地面對的挑戰有相通之處,那就一定會有深化合作以克服挑戰的機會。
這些機會舉例而言,包括第一,共同構建數字化貿易平台、維護區域供應鏈安全穩定。

第二,共同制定數字經濟領域亞太標準,迎接web 3.0發展機遇。

第三,加強跨境金融監管,共同維護股票債券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繁榮穩定。

第四,合作開拓東南亞及中國內地市場,發展銀髮經濟和生物醫藥產業。

第五,探索碳交易市場互聯互通,在綠色債券、碳排放標準制定上互相配合,服務全球氣候治理。

從新的領導團隊對新加坡的定位,看區域競合關係

在思考新加坡當前整體定位時,人民行動黨領導層使用的表述原文如下:「我國雖然比過去更加發達,但始終是小國寡民,也因此有許多脆弱之處。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其他國家沒有義務伸出援手。因此,我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抵擋風雨,齊心協力,共創未來。」

可見,黃循財為代表的新的領導團隊對新加坡的定位延續了李光耀時期的思路,即在大國的交鋒中求生存並謀求發展利益。

上年10月,黃循財在華盛頓出席智庫對話會時表示「中美競爭不是一場零和競賽——不是一方獲勝,另一方失敗。世界足夠大,容得下美國和中國,兩國可以共存、共同發展。中美關係既有競爭的因素,也有許多建設性接觸的因素。」

對中國,黃曾表態繼續期望中國為地區可持續發展和穩定發揮重要作用,歡迎並支持中方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係協定》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

新方希望和中國一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維護世貿組織規則,維護公平、開放、包容的合作框架。

對美國,黃循財也曾表態「珍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存在,希望繼續發展包括防務在內的新美雙邊夥伴關係(新加坡已經從美國購買了F-35戰鬥機,這是作為美國重要防務夥伴的標誌之一)。

此外,黃循財的另一個特點是,他更願意強調新加坡作為東盟領導者的角色,希望代表東盟開展對外政治經濟活動。

他本人曾多次在採訪中強調,「從新加坡和東南亞所有國家的角度來看,美國一直是我們的好朋友。而中國現在也是東南亞所有國家的好朋友。我們希望與這兩個國家都成為朋友。畢竟,最好的朋友應該不止一個」。

早在2017年6月,黃循財也曾在新加坡參與香港駐新加坡經濟貿易辦事處的活動,當時他正擔任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

同樣也是站在東盟立場上,提出了東盟與香港通過自貿協定建立更緊密經貿聯繫的積極意義。「東盟是香港第二大交易夥伴,新加坡非常樂於協助促進香港與東盟的關係」。

香港社會各界都要把握時機積極作為

新加坡既是香港第五大貿易夥伴,也是香港在亞太地區的主要競爭者,特別是在貿易、航運服務等領域。

香港社會各界都有必要充分了解新加坡新執政團隊的施政思路,爭取在其權力交接期積極作為,與新的班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