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20屆香格里拉國際防務對話會於6月2日至4日在新加坡舉行。今次會議媒體焦點之一,是中國新任國防部長李尚福上任後,會否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見面。
美國在特朗普做總統的年代,以中國購買俄羅斯戰機為由,制裁時任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李尚福。李尚福今年3月出任中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要求和他對話,中方就反要求美國先解除對李尚福的無理制裁,雙方才可見面。美國不願讓步,中美防長會議就開不成了。
就在這一陣子,先後傳出中美有海空危險接觸的消息。
美方首先在5月30日公布,指5月26日,美軍RC-135偵察機在南海開展「例行任務」,迎面而來一架解放軍殲-16戰機,殲-16前衝攔截美軍偵察機航線,整架殲-16戰機在美軍偵察機機頭前掠過。
美方在6月3日又公布另一宗中美戰艦海上遭遇的消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宣稱,美國「鐘雲」號驅逐艦與加拿大「蒙特利爾」號護衛艦6月3日過航台灣海峽,中國軍艦改變航線,以「相當快的速度從鐘雲號前橫切過去」。
這兩宗中美海空近距離接觸事件,有幾個要點:
1. 美國自行公布事件。兩件事發生在香格里拉對話召開的前後,美方製造解放軍很魯莾接近美軍的感覺,5月26日的事故其實在向中方施加輿論壓力,逼李尚福和奧斯汀見面。6月3日的事故發生時,美國已知無望和和李尚福見面,奧斯汀在當日的大會發言時已指責「中國不願參與軍事危機管理」,其後就叫美加戰艦過航台海,在6月4日李尚福的大會發言前製造話題。
2. 美軍其實在逼近中國自製危機。第一宗是美軍偵察機蓄意闖入解放軍訓練區域偵察,第二宗是美加戰艦刻意過航台海,只要他們不來,何有衝突危機?最無厘頭是跟在美國後面的加拿大「蒙特利爾」號護衛艦,一個北美國家的戰艦有何需要來到遠東過航台海?最妙的是「蒙特利爾」號護衛艦上還載著一船加拿大記者,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若這是有軍事需要的行動,怎會帶著滿船記者?由此可見美方一早計劃好這個「搞事之旅」,逼解放軍軍機戰艦回應,製造新聞。
3. 中國回應不留情面。中國如今不吃這一套,你越施壓,李尚福越不會見奧斯汀。李尚福在大會發言時直斥美國所謂航行自由,表示要防止有人假藉航行自由,實行航行霸權的行為,「我們中國的軍機和軍艦,從來都不會到其他國家領空和領海附近去做所謂的航行霸權。管理軍事危機最好的辦法就是各國、特別是各國的軍機和軍艦,都不要到別的國家領海和領空附近去轉悠。」
可以這樣總結,美國借香格里拉對話,自製中美海空軍事接觸,是一種自製危機的手法,借此做宣傳向中國施壓。美國本身才是麻煩製造者,只要她的軍機戰艦不來亞洲,這個地區就會很安全了。
盧永雄
杭州亞運會開幕,國家隊高踞奬牌榜首,香港隊開局良好奪3金,成績可喜可賀。
觀賞這次亞運會開幕式,感概良多。數字人及火炬手共同燃點火炬塔「錢江潮湧」,點亮杭州亞運會夜空。
今屆亞運會開幕式,與08北京奧運會的風格又有不同,今次既有江南細膩,又有數字特色。回想33年前,中國首次舉辦亞運會,其艱難程度與現在相比,實在有天壤之別。
1989年中國發生六四事件,正受外國制裁,再加上國力遠不如今天,1990年舉辦亞運會,實在相當吃力。
內地《北京日報》公眾號「長安街知事」回顧了這段歷程。1990年7月3日,鄧小平視察亞運場館,說了幾句名言: 「有的人總以為外國的月亮圓,我看中國的月亮也是圓的,可能還圓得更好一點。」
比對1990年的北京亞運及如今33年後的杭州亞運,鄧小平這句感嘆,更令人回味。當時中國辦亞運的確艱難。上世紀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才12年,國家的GDP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首都北京的建設仍然比較落後,體育場館更和日本等亞洲強國無法比擬。
要辦好亞運,首先就是資金問題。
時任北京亞運會組委會執行主席伍紹祖回憶說,當時舉辦一屆亞運需要21.4億元,中央財政只給了8.5億,缺口是12.9億。面對巨大缺口,只能全國籌措,從藝人義演,畫家拍賣,到企業家捐助,全民慷慨解囊,終於解決了亞運會的資金問題。
第二是建設難度。
大量的場館,要在短時間內建設起來,即使全面加班,是否能如期建好也是問題。當時北京副市長張百發甚至打趣說:「如果亞運會工程不能如期完工,我就從北京最高的京港中心頂樓跳下去了!」
然而,中國就是以奇蹟的速度,從設計到施工只用了3年多時間,便完成了亞運會的巨量工程建設,包括國際奧林匹克中心,亦在限期內建成,成為北京的新地標。中國如今變成「基建狂魔」,中國的高速度基因,早已顯現出來。
第三是體制的優勢。
中國在還是相當貧窮落後的情況下,在受到外國制裁的壓力下,仍然可以成功辦好90亞運,關鍵就是高效的體制。鄧小平當時說:「這麼好的亞運會建築,是集中力量在短時間內搞出來的,而且搞得這麼好,證明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什麼困難的事情都能搞成。」這就是所謂「集中力量辦大事」,集全國之力,聚焦在發展相關的項目上,便能把事情辦好。過去如是,如今更是如此。
從90北京亞運,到2008年北京奧運、2010年廣州亞運,再到今年2023杭州亞運,中國已有豐富舉辦世界級運動會的經驗。中國如今已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如果按實際產出能力的「購買力平價」指標(Purchasing power parity),中國的經濟產出,早於2014年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今年舉辦杭州亞運,對硬件建設固然全無擔憂,運營的軟件亦是世界一流,科技含金量越來越高,綠色程度佔比越來越大,使用功能也越來越強,不但遠超當年水平,也是世界一流。
觀賞中國舉辦國際運動會的開幕式,的確令人有30年河東,30年河西的感嘆。中國由追趕到超越,只用了30多年的時間!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