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旻憓等香港健兒勇創佳績,掀起一股旋風,不論港內外市民,大多放下政見分歧,為他們振臂歡呼,這份強烈認同感,起了凝聚民心的巨大作用。然而這個正面現象,卻令「黃營」人馬心慌意亂,因為這幾年來,他們只能靠着條教式的「黃膠」立場,苦苦支撐局面,如今「港隊旋風」正把其思想支柱吹得搖搖欲墜。為了力挽危局,他們急急出明槍暗箭,拿出江旻憓的碩士論文大造文章,以打擊她的英雄形象,避免「黃圈」群眾基礎因而進一步崩散。
江旻憓奧運奪金牽動港內外市民的心,為她加油打氣超越政見分歧。「黃營」人馬害怕凝聚群眾的支柱動搖,故急急拿出她的碩士論文來大肆攻擊,但難阻大勢所趨。
面對這危機,通緝犯羅冠聰也在內部群體壓力下急轉軚,為日前「祝賀江旻憓」認錯,並隨即劃清界綫,但即使如此,也難以抗衡劍后牽動人心的強大拉力。
我前文寫過,不少移英港人今次都熱捧江旻憓等奧運球隊,不理「藍黃」,齊齊加油打氣,他們如此亢奮,也是為了填補在異鄉無可認同的空虛感,而港內無分黃藍的情況也是一樣。「黃營」人馬當然也見到這「危機」,其應對策略是找出大堆「江旻憓是藍的」的證據,這還不夠,更把她「抹紅」,扣上大帽子,然後發動文字批鬥。
攻擊需要有具體目標,那就是江旻憓於2012年6月向人民大學遞交的碩士論文,題目是「透過『佔中事件』反思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完善路徑」,文中指「佔中」等連串政治活動,導致「一國兩制」踐行失衡,只有嚴守法治,才可為香港民主提供堅實可靠的保障,又說「中央舉措令香港政治生態恢復平衡,有利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本是有理有據的論述,但論文指出「佔中」的深遠影響,以及對法治的遺害,猶如重劍一擊,正正刺中了「黃營」人馬的神經,因為「佔中」是他們神聖不可侵犯的神壇。
他們見到這篇論文如此「大逆不道」,自然如獲至寶,因為終於可向動搖的群眾,講出一個「憎她」的理由。政圈朋友說,有黃媒特別指出,很多原先對江旻憓無反感的黃絲,看到她如何在論文中否定和抨擊「佔中運動」,就開始質疑她的為人,甚至她的天真「人設」也開始崩塌。
朋友也見到一些「黃營」KOL誇大其詞,說「估唔到佢紅到黑」,令「全城震驚」;又有人基於此提出一個疑問:是否應再為幫忙「說好香港故事」的香港運動員加油打氣?意思是,要與這些運動員劃清界綫,不再被他/她們帶動情緒。
更離譜的是,一些「黃營」人馬故意混淆視聽,將江旻憓今日(8月4日)宣布結束全職運動員生涯一事,與其碩士論文內容被公開,混為一談,誤導市民以為兩者有因果關係,藉此製造錯覺,出招十分陰毒。
政圈朋友指,他們還突出「黃營」內有人最初一時懵咗,喝錯釆、拍錯手,如今看到「真相」後,已知衰,急急調轉槍頭,指向江旻憓。那人就是現居英國的通緝犯羅冠聰,當日江旻奪金時,他帖文說「好犀利呀!恭喜晒Vivian」,但今日卻急改囗風,說自己當時做錯了判斷,向她道賀,現在需向公眾道歉,亦抱歉令到一批朋友失望。
由他帖文最後一句可見,他必然受到圈內一定壓力,不得不向「手足」認錯,並重新劃清敵我界綫,避免陣營被「劍后旋風」進一步吹散。
羅冠聰最初大讚江旻憓,並給予祝賀,但在「手足」壓力下,今日急認錯轉軚,與劍后劃清界綫。他們陣腳大亂,可見一斑。
我與政圈朋友談起這事,都有一個同感:經過幾年爭拗,不少港人已逐漸失去「顏色感」,由深黃到淡黃,再到「無黃」,對政見對立已感到疲累,看江旻憓等只看成績表現,不願多想其「顏色」了。今次「深黃友」對江旻憓爭論反應過度,正反映他們對這趨勢強烈不安,急急想挽危局。
不過世事變化都有規律,當大勢漸去時,他們要拉,也未必拉得住!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近日聽一位資深政圈朋友講江湖往事,其中提到2019年「黑暴兵團」在佔領理大一役,犯了一個重大戰略錯誤,以至兵敗如山倒,成為反修例動亂的分水嶺,而警隊則成功運用「圍點打援」打法,把戰局扭轉。今日法庭對當時想以暴力解「理大之圍」的最後一批被告判刑,至此共有200人暴動罪成,東九龍總區刑事部警司黃奕隆指,此案的規模可說「史無前例」。這個歴史性結果,令我想起資深政圈朋友對「理大之役」成敗的拆解,箇中內情值得借鑑。
2019年理大外圍暴動案,200人被控暴動罪,今日最後一批被法庭判刑,至今全部審結。東九龍總區刑事部警司黃奕隆(中)說,此案的規模「史無前例」。資深政圈朋友指,黑暴分子當時佔領理大,犯了一個重大戰略錯誤,以至全盤落敗。
當年反修例示威烈火燎原,演變為遍及全港的騷亂,黑暴分子初期打的是「街道游擊戰」,迅即聚集,快速流竄,再分頭攻擊其他目標,行動飄拂不定。資深政圈朋友說,他們的囗號是Be water,即像水般流動,背後「大台」通過 Telegram等通訊平台指揮,黑暴分子收到訊息後快進快退,令警方難於應付。
朋友說,他們可能頭腦越來越發熱,到後期改變了戰略,就是集中兵力攻入理大和中大,然後佔領了校園,這等於據守兩座城池,由過往的 Be water,改為重兵穩守,想不到這戰略轉變,犯了致命錯誤。
理大位於市區,經不同出囗通往幾條街道,只要警方封鎖各通道,理大校園就完全被包圍。警隊朋友同我講,當時警方有兩個 options,1是強行攻入校園,2是設起嚴密包圍圈,把黑暴分子及其他示威者困在校內。當時剛出任「一哥」的鄧炳強,以及現場指揮官,決定採用後一種打法。
這個戰略,與解決軍於國共戰爭時期的「圍點打援」甚相似,即以重兵包圍國民黨軍隊據守的孤城,令對方不戰自潰;同時截擊由外圍前來支援的「救兵」,在路上逐個擊破,以消耗敵方的兵力。當圍困長春一役,共圍城150多天,終獲大勝,戰略完全成功。
「圍點打援」戰略用於包圍理大,同樣十分有效,在警方重重封鎖下,校內黑暴分子再沒法「Be water」,進不得,退不能,結果軍心大亂,大批受蒙騙進校的年輕示威者紛紛想離開,士氣和戰鬥力快速崩潰。
警方當時採取了「圍點打援」的打法,一方面把黑暴分子困在理大內,另方面截擊前去解圍的大批「救兵」,將他們一網擒獲,最後取得全勝。
與此同時,「大台」發動大批黑暴分子,由外圍衝擊警方防綫,欲攻破包圍圈,解救理大內的「手足」,他們稱之為「圍魏救趙」。警隊朋友同我講,當晚有近2000名全副裝備的黑衣人,在油麻地和尖沙嘴一帶街道向理大方向進擊,部分街道的防綫只有200多名警員,但仍堅守防綫。其後支援部隊陸續抵達,「速龍小隊」亦到位,隨即反守為攻,在4個點拉網,逼使潰散的黑衣人竄入內街,最後收網擒獲多人。
最後「圍點」和「打援」同告成功,而後者一共拘捕了213人,是單一鎮暴行動中拉人最多的一次。因人數太多,須分數批上庭審訊,而今日被法庭判處監禁的8人,是最後一批,至此,全部200名被告已全部受到法律制裁。
在那個瘋狂年代,大批人陷入集體失常,給社會造成難瘉的創傷,如今他們都要為此負出重大代價。但願這套世紀荒謬劇,永遠不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