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驚喜滿滿! 中國雙航母「兵強馬壯」海南成功會師 衛星圖曝光大陣仗

博客文章

驚喜滿滿! 中國雙航母「兵強馬壯」海南成功會師 衛星圖曝光大陣仗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驚喜滿滿! 中國雙航母「兵強馬壯」海南成功會師 衛星圖曝光大陣仗

2024年10月10日 12:09 最後更新:12:14

中國海軍首個雙航母戰鬥群出海巡航?沉寂數日之後,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戰鬥群終於有了新的動向。

根據西方商業衛星公司照片顯示,「遼寧」號自本月2日在棉南老島以東300到400千米左右的西太平洋海域被日本海上自衛隊水面艦艇跟蹤後,戰鬥群逶迤西進,穿過了棉南老島和桑義赫群島之間的海峽進入西里伯斯海,爾後又穿過了蘇祿群島進入蘇祿海,最後通過了巴拉巴克海峽進入南海。

西方商業衛星拍攝的照片

西方商業衛星拍攝的照片

目前,「遼寧」號航空母艦已經在尚屬盛夏的南國與南部戰區海軍的「山東」號航空母艦會師,這也是中國海軍「遼寧」、「山東」兩艦繼先前在大船集團同框出鏡之後,第二次「同框」。

只不過這次兩艘航空母艦都是以戰鬥姿態出現的,「遼寧」艦自不必說,「山東」號航空母艦前不久剛剛在南海某海域完成了新一批艦載機飛行員的著艦資格認證,可謂是「兵強馬壯」。

雙航母戰鬥群的實力

「遼寧」艦「山東」艦南海雙艦合璧,這是打算打造出中國海軍首個雙航母戰鬥群出海巡航了?

內地軍事博主「大伊萬」分析,覺得還是有那麼一些可能性的,有這樣幾個因素:

其一,是當前兩艘航空母艦的狀態都正好,都處於可以部署的狀態下。

「遼寧」號航母不必說,自上個月中旬出航以來,在海上部署還沒到一個月,以人員輪換和保持戰鬥力的角度看,起碼還有十天半個月可以保持戰鬥力,在大海上再轉一圈問題不大。

「山東」號航母則在前段時間剛剛完成了新一批飛行員培訓,處於我們所謂的「艦隊問題」階段,同時距「山東」艦上次前出西太平洋進行戰備巡航也過去了三個多月,理論上來說「山東」艦的戰鬥力已經恢復,已經可以出動了。

如果此次協同行動的話,那麼「山東」艦跟「遼寧」艦出動來一次「秋季脈動」,好像也不是不行。

其二,是可以應對東南方向的局勢。

隨著敏感節點的到來,東南方向的局勢又有逐漸升高的風險。中國的航空母艦,基本的戰術運用就是在西太平洋方向前出,將我軍的警戒線盡可能地前推,一艘航空母艦可以管數百千米正面,兩艘航空母艦就可以管上千千米正面。

在這個敏感的時間段裡,將兩艘航空母艦同時部署在大海上,可以對主要作戰對象和域外假想敵形成巨大的戰略威懾,「遼寧」艦之所以在這個敏感的節點上突然趕到了南海。

從戰略和整體的戰區級兵力運用上,本身就可能帶有一點這種考慮。

其三,是可以對雙航母的兵力和裝備運用進行驗證。

從最近幾次「遼寧」號和「山東」號的兵力運用來看,這兩艘滑躍起飛型航空母艦,在使用的艦載機型號和性能不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基本也就是這個出動能力了。

單艘航母在作戰的頭一個星期可以維持50個架次左右的固定翼艦載機日均出動架次,一周之後估計會逐漸下降到30到40個架次的固定翼艦載機出動架次,平均出動能力在一天40個左右,平均一架殲-15型艦載機可以飛接近2個架次/日。

這個出動架次數,和美國海軍大型艦隊航母中F-14A型艦載機的出動架次、日均出動架次相當。但是,從總出動架次來說,僅僅相當於是美軍航母的一半。

因此,在進行艦隊對抗時,中國海軍單艘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如果不考慮岸基支援的因素(岸基需要進行預警指揮與控制飛機、電子戰飛機、反潛機保障),也就相當於美軍一艘「尼米茲」級航母的一半左右,兩艘航母相當於美軍一艘「尼米茲」級航母是一個比較正常的估計。

那既然咱們是要以「尼米茲」級航空母艦作為主要的對標對象,自然也就有必要練一練雙航母戰鬥群的編制編成,以確保未來在可能的艦隊對抗中,咱們才能有把握不落入下風。

同時,兩艘相同型號、性能相近、裝備運用模式也接近的航空母艦組成雙航母戰鬥群,也將極大地提高作戰冗余度。如在一艘航空母艦因為艦載機起降設備出現故障,或者遭到敵方攻擊而出現戰損的情況下,編隊內的另外一艘航空母艦可以迅速接過指揮權職能,同時兼顧回收遭到戰損的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

因此,雙航母戰鬥群,也可以說是航母戰鬥群作戰的一種雙保險。

雙航母戰鬥群的運用

而要在組織雙航母戰鬥群兵力運用時,要做的事情可就複雜多了。

比如在艦隊編成上,兩艘航空母艦編入編隊之後,單單是航母的隊形如何組織,如何確保兩艘航母在組織艦載機起降時不至於互相干擾、艦載機互相入侵對方的飛行空域,如何確保兩艘航母在組成編隊時的防空戰、反潛戰掩護隊形穩妥可靠等。

在確定了雙航母編隊戰鬥隊形的情況下,還要對相應的護航艦艇隊形進行演練,一艘航母配備兩艘大驅、兩艘防空驅逐艦,那兩艘航母是否有必要增加相應的護航艦艇規模,增加到艦隊裡的護航艦艇如何實施戰鬥隊形展開?

畢竟,兩艘航母要同時進行艦載機回收作業時,戰鬥隊形可能會拉的比較開,航母戰鬥群隊形一拉開,那麼護航艦艇的戰鬥隊形自然也要分開。這些也一樣,之前都沒演練過,光是圖上作業也只能演練出一個大概,要實際掌握,除了到大海上進行演練,沒有別的辦法。

除了雙航母戰鬥群編隊隊形需要演練,雙航母戰鬥群的其它作戰形式,技術戰術上需要演練的更多。

比如兩艘航空母艦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如何進行電磁頻譜管理,怎樣才能確保兩艘航母同時存在的塔康導航頻率不互相干擾?怎樣管理兩個戰鬥群的射頻信號散逸,避免敵方通過電子截收系統(ESM)測向來發現我軍航母戰鬥群的行蹤等。

兩艘航母之間的反潛戰、防空戰如何組織?雙航母隊形的防空火力殺傷區、近程反潛警戒幕如何設置如何發揮作用?在進行防空作戰,或者進行反潛戰機動的情況下,兩艘航空母艦和整個護航艦隊怎樣避免互相干擾,怎樣避免發生誤擊等。

這些也都是之前沒有演練過,但是亟待演練以驗證和解決的問題。

所以,現在「山東」艦和「遼寧」艦同時部署在了海南島,而且兩艦軍容齊整,都具備戰鬥出動的條件,現在的態勢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畢竟,中國海軍真的在大海上組建起雙航母戰鬥群的:

一方面,中國進入雙航母甚至三航母時代都已經好幾年了,現在也沒有搞過雙航母戰鬥群,這多多少少是有點不太應該,在航母的運用上顯得過於保守了一些。

另一方面,雙航母戰鬥群作為航母大國的力量象徵,真要拍出照片來的話多艘護航艦艇氣勢磅礡,勢不可擋,可能是有史以來東亞國家能拉出去的最強大的水面艦艇戰鬥群。

就單單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海軍的雙航母戰鬥群值得翹首以盼。

如何看待雙航母戰鬥群

最後多說兩句吧,從此次「遼寧」號航母的航跡來看,中國海軍正在越來越看重東南亞在對外戰略中的重要地位。

「遼寧」號航母戰鬥群的動向

「遼寧」號航母戰鬥群的動向

而且從今年以來,中國海軍艦艇連續在蘇祿海和西里伯斯海活動,現在連「遼寧」號航空母艦都進入蘇祿海和西里伯斯海的情況分析,菲律賓這麼個地方越來越有成為咱們後花園的趨勢。

只要菲律賓繼續「跳」的話,中國海軍以後進入菲律賓群島內海的概率會越來越高,而且下次說不定就可以直接開始在西里伯斯海之類的地方放飛艦載機,看一看馬尼拉的燈火到底有多輝煌。

此外,從此次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戰鬥群的行動情況分析,「遼寧」號航母戰鬥群編隊內帶上了兩艘055大型驅逐艦和兩艘052D型防空驅逐艦,卻恰恰少了歷次航母戰鬥群前出時,編隊內的常客054A型護衛艦。

按理說,054A型護衛艦作為擔負近程反潛警戒幕和防空戰僚艦的艦艇,理論上不應該缺席此次行動,但恰恰沒有出現在編隊裡。這有可能證明,054A型護衛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由於其航速比較慢,快速機動時實施佔位的速度比較慢,某種程度上在拖慢整個航母戰鬥群的行動速度。

因此,在此次遠海出動尤其是跨戰區出動就看不到它了,這也在呼喚著中國海軍新一代護衛艦出現。而根據此次西方商業衛星公司拍攝照片中,被外網「誤認」成051B型「深圳」艦某型艦艇,大概率就是新一代054B型護衛艦。

無論如何,此次「遼寧」號航母南下菲律賓海和南海,帶來的驚喜不少,但是長遠來看驚喜很有可能更多,讓我們共同期待中國海軍雙航母時代到來。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媒設想最大核彈在北京爆炸 利用「核地圖」預估殺傷範圍

2024年12月03日 18:11 最後更新:18:31

核武器是人類社會公認的「潘朵拉魔盒」,自從二戰結束以來,儘管全球數次進入核戰爆發前的危機時刻,但核大國領導人最終都理智地選擇了「向後退一步」。但最近美國《新聞周刊》竟然瘋狂地渲染五角大樓使用威力最大的B-83核彈頭(最高爆炸當量120萬噸)對莫斯科、北京和平壤進行核打擊的後果。

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稱,《新聞周刊》探討的是空中核爆炸的結果,這種襲擊主要用於摧毀城市目標,而非摧毀地面加固目標。「空中核爆炸的具體毀傷效果與爆炸高度密切相關,該模型假設爆炸高度為3319米,以達到最大化的殺傷效果」。

《新聞周刊》使用了美國物理學會核技術歷史學家亞歷克斯•維爾萊斯廷教授的程序,評估美國武器庫中威力最大的B-83核彈頭對中國、俄羅斯和朝鮮首都的打擊效果。

內地軍事博主「憤怒熊貓」查閱的相關資料顯示,早在2012年維爾萊斯廷就發布了這個「核地圖」程序,用於展示核武器可能造成的破壞程度。它基於Google地圖,允許用戶自由選擇任何一個指定地點投下核彈,並估算可能的後果。

《新聞周刊》刊登的核彈在平壤爆炸的評估效果

《新聞周刊》刊登的核彈在平壤爆炸的評估效果

《新聞周刊》刊登的幾張地圖顯示了核爆炸殺傷效果與距離的關係。其中核爆炸核心火球的半徑(內黃色圓圈)將達到1.59平方英里,在這個範圍內,所有東西都將被高達上百萬度的高溫蒸發。較為溫和的爆炸破壞半徑(內灰圈),覆蓋67.7平方英里的爆炸區域,將摧毀住宅樓,並可能引發大範圍火灾。在爆炸211平方英里的熱輻射殺傷範圍(更寬的橙色圓圈)內的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整個皮膚的三度燒傷,可能導致嚴重的疤痕、殘疾和截肢。在爆炸地點周圍535平方英里的輕度爆炸破壞半徑(更寬的灰色圓圈)內,窗戶可能會破碎,從而造成傷害。

根據《新聞周刊》的說法,「核地圖」程序顯示如果B-83核彈頭投放在莫斯科,平均有10222930人處於爆炸殺傷範圍內,將造成約1374840人死亡,3747220人受傷——更直白地說,137萬人死亡、374萬人受傷;如果在平壤引爆,將造成132萬人死亡、110萬人受傷。至於說北京的傷亡情况也同樣慘重。

《新聞周刊》刊登的核彈在莫斯科爆炸的評估效果

《新聞周刊》刊登的核彈在莫斯科爆炸的評估效果

令人憤慨和警惕的是,《新聞周刊》宣稱相關核爆炸模擬的結果是針對可能的未來末日戰爭。報道提到,俄羅斯不久前剛剛修改了該國的核威懾學說,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警告說,「與中國或俄羅斯的戰爭並非不可能發生,它隨時都可能發生。」《新聞周刊》甚至通過電子郵件聯繫了美國和俄羅斯國防部以及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請其置評」,其惡意和挑釁意圖實在是明顯。

事實上,「核地圖」程序從發布之初就充滿爭議。維爾萊斯廷原先的設想是利用該程序讓沒有經歷過冷戰恐怖的新一代年輕人認識到核武器的可怕。他承認,由於穀歌地圖的局限性,該程序並不能準確計算出死亡人數,但通過估算核彈毀壞地區的人口數去計算死亡人數並不困難。維爾萊斯廷說:「核地圖程序的計算結果和歷史事件基本相符,它顯示了廣島市的傷亡情况,雖然只是近似值。我們談論的是核彈給不同地形造成的毀壞,不管木制還是混凝土建築物,都將毀於一旦。但核地圖能讓你充分認識核彈造成的主要影響。」

然而「核地圖」程序的使用情况令維爾萊斯廷感到震驚。他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說,該程序上綫的頭3天就共有700人在全球投下1500枚核彈,批評者嚴厲譴責「核地圖」程序助長了某些人的暴力傾向——從《新聞周刊》的瘋狂行為看,這樣的批評非常有道理。

衆所周知,美國在冷戰期間曾謀劃過針對中國的大規模核打擊行動。冷戰後的解密文件顯示,美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計劃對中國30個主要城市發動核攻擊,將「摧毀人口作為衡量摧毀敵國社會有效性的主要手段」,「旨在讓中國社會徹底被摧毀」。五角大樓1961年所作的評估認為,這種「一次性整體行動會抹去53%的中國城市人口」。

一直到中國成功試爆了核武器並成功驗證了核彈頭與彈道導彈的結合後,美國才最終放弃了這種喪心病狂的想法。但《新聞周刊》的種種舉動顯示,最近美國又有相當一部分人試圖再次拿出核大棒威脅中國。

當然,美國媒體的想像是一回事,美國社會能不能承受相應後果,能不能正確理解核戰爭的真實威脅,又是另一回事了——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之前向南太平洋發射的東風-31AG洲際導彈,實在是射的次數少了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