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珠海航展現場出現了中航工業的10噸級「九天」察打一體無人機,原以為為其強勁在於機翼下的8個武器掛架和10噸級的起飛重量,沒想到「內有玄機」,其機腹設有一個體積極大的模組化任務艙,具備從空中大量發射蜂群無人機的能力,從而化身為「空中航母」的航空母機。內地軍事博主「大霧攔江」認為,比美軍設想還要更進一步。
珠海航展現場出現中航工業的「九天」察打一體無人機。央視圖片
美國「動力」(The Drive)網站6日指,「九天」無人機由中央機身頂部的噴射發動機提供動力,在長長的機翼下有8個掛架,這些特徵使其在外觀上看起來像是美國A-10攻擊機和OV-10「野馬」輕型攻擊偵察機的混合體,其最大起飛重量約為10噸,相比之下,此前在珠海亮相的「彩虹-6」大型噴氣動力無人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為7.8噸,「翼龍-3」無人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為6噸,而美國MQ-9「死神」無人機的最新增程改良型,最大起飛重量略低於6噸。故如此強大的載重能力為「九天」無人機提供了成為「航空母機」的先天優勢。
《戰區》網站曾報道「九天」察打一體無人機為「空中航母」。
2017年和2018年間,中美相繼刷新無人機蜂群集群飛行的世界紀錄,最終是中國電科創造的200架固定翼無人機蜂群發射與協同作戰紀錄保持至今。
2022年12月,中國電科智能院發布了「大規模無人機蜂群任務全流程測試」影片。在短短22秒的影片中,曾在上屆珠海航展上公開亮相的「蜂群1號陸戰車」高速駛過,不斷有固定翼無人機從其中彈射起飛。隨後的指揮中心介面顯示,大群無人機根據指令迅速組成各種隊形,沿著不同的路徑飛行。不要小看了這樣「亂糟糟」的動作,其背後代表的是未來無人機作戰的全新概念。
「九天」最大起飛重量約為10噸。 (X平台圖片)
俄烏戰爭上的小型無人機已經成為頭號戰場殺手,但它們缺乏協同作戰能力,完全依靠操作者遠程遙控。而蜂群無人機是具備自主協同能力、可以攜帶不同載重執行複雜的作戰行動。整個過程中,人類指揮官只需提供攻擊目標資訊並下達指令,無人機蜂群就可以自行規劃行動路線並分配任務,例如哪幾架作為誘餌欺騙對手防空系統,哪幾架提供電子壓制掩護,哪幾架才是真正的致命殺手。
正如「動力」網站描述,現代無人機蜂群具許多優勢,包括能在廣闊區域快速展開,根據配置方式執行各種任務,包括情報、監視和偵察(ISR)、電子戰和打擊等。蜂群中的每架無人機還可以配備不同的有效載荷執行各自任務,使整個無人機蜂群可執行多樣化能力。
長長的機翼下有8個掛架。(X平台圖片)
但代表未來作戰趨勢的蜂群無人機,目前卻有非常重要的缺點,就是受小體積和低成本的限制,其作戰半徑非常有限,故必須依靠其他平台攜帶到作戰區域附近才能參戰,可以攜帶蜂群無人機的「航空母機」就成為各國研發的重點。
美國先前曾測試過用「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投放約30架「山銻」微型無人機,也提出用P-8反潛巡邏機作為「航空母機」的構想。但這些設計都有缺陷,戰鬥機的外掛能力有限,不可能攜帶體積更大的大量無人機執行遠距離投放任務,而P-8反潛巡邏機的載重能力和航程都夠了,但其自衛能力很弱。由於蜂群無人機優勢在於執行高風險任務時的成功率高,P-8在這樣高風險環境中一旦被擊落,損失就太大了。
「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投放微型無人機。
中國的「九天」大型無人機在此方面的優勢就非常明顯,它採用噴射動力,遠比採用螺旋槳動力的常規無人機飛得快;起飛重量大、有效載荷能力強,意味著可以攜帶體積相對較大、數量更多的蜂群無人機,完成任務的能力更強;採用無人機為「航空母機」的投送平台,不但免去了遠距離飛行的疲憊,而且即便在執行高風險任務時被擊落,也沒有人員傷亡的擔憂。
除充當無人機的母機外,「九天」無人機的機腹任務箱也可攜帶其他載重執行空氣採樣或運輸等使命,機翼下的8個掛架和機頭感測器表明,還具有典型的機載情報監視和打擊能力。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當地時間11月26日,美國海軍「明尼蘇達」號核潛艇(SSN-783)抵達美國關島海軍基地。
26日,「明尼蘇達」號核潛艇抵達美國關島海軍基地。美國海軍網站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稱,這標誌著美國海軍當前最現代化的「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首次部署到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要地。美國《星條旗報》則宣稱,關島靠近中國南海,因此一旦中美衝突,關島將成為關鍵樞紐。
「這是美國海軍『印太』地區海軍力量戰略部署計劃的一部分。」
美國海軍宣稱,「明尼蘇達」號抵達關島是美國海軍在該地區的「戰略部署計劃」的一部分,目標是將「美國海軍最有能力的部隊部署在前沿」,「這種態勢為海上和聯合部隊行動提供了靈活性,前沿部署部隊已準備好快速做出反應,遏制侵略並促進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
美軍《星條旗報》稱,「明尼蘇達」號是第10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於2013年服役以來一直以珍珠港為母港。它搭載有140名艇員,並以良好的水下靜音能力著稱,除了可執行反水面、反潛、情報偵察和監視任務外,還可以發射巡航導彈執行對地打擊,或者搭載數十名特戰部隊執行近岸作業與滲透行動。
按照美國海軍近年持續推進的計劃,部署在關島的攻擊核潛艇承擔著快速應對亞太突發事務的重任,它們憑借水下隱蔽行動的優勢,能夠靠近甚至滲透對手附近——美國海軍因此將其作用描述為「矛尖」。關島還是美國海軍僅有的潛艇補給船——「埃默里南蘭德」號和「弗蘭克·凱布爾」號的母港。
但隨著中國海軍的快速現代化,美國海軍部署在關島的攻擊核潛艇開始失去性能優勢。在「明尼蘇達」號抵達關島前,部署在這裡的第15潛艇中隊只有4艘較舊的「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阿什維爾」號(SSN-758)、「傑斐遜城」號(SSN-759)、「安納波利斯」號(SSN-760)和「斯普林菲爾德」號(SSN-761),主要任務是保護印太地區海上通道、刺探其他國家軍事情報、協防盟國以及在必要時對敵人展開偷襲。其中最新的「斯普林菲爾德」號也是在1993年服役,距今已經過去了30年。報道稱,考慮到印太方面遭遇的新挑戰,美國海軍於兩年前宣佈強化關島基地潛艇維護和訓練能力的計劃,試圖對抗「數量上佔優勢的中國海軍艦隊」。
部署在關島的「斯普林菲爾德」號
據介紹,2021年11月之前以關島為母港的美國攻擊核潛艇僅有2艘,但如今第15潛艇中隊建制內有5艘攻擊核潛艇,原先部署在這裡的「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基韋斯特」號在服役35年後已經於2023年返回本土等待退役,「明尼蘇達」號就是接替它繼續強化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水下艦隊。部署在關島的其他4艘「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也已經被列入退役計劃,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它們將陸續同樣被「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替換。
需要強調的是,這是「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首次以關島為部署基地,但並非首次訪問關島,美國先進核潛艇在印太地區的活動早已經常態化。
早先美國海軍「海狼」級攻擊核潛艇「康涅狄格」號在南海水下航行時撞到海底山脈而出醜的消息世人皆知。今年9月,「弗吉尼亞」級「佛蒙特」號攻擊核潛艇曾公開訪問韓國釜山基地,美國海軍宣稱該潛艇駛入韓國港口是為了「在地區行動途中」補充軍事儲備並讓乘員稍事休息。該潛艇入港期間,韓國海軍作戰司令部還與其開展潛艇乘員交流,「加強聯合防禦準備」。10月上旬,美國「海狼」級攻擊核潛艇首艇「海狼」號抵達日本橫須賀基地。這些都足以證明美國先進核潛艇在中國周邊海域非常活躍——如今更多美國先進核潛艇從夏威夷轉到關島基地後,可將其「矛尖」逼近中國的距離縮短數千公里。
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炒作所謂「印太戰略」,並頻繁插手南海等中國內政問題。
對此,中方立場是一貫、明確的。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重申,當前亞太地區總體和平穩定,發展與合作是地區各國的共識和呼聲。中國始終堅定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同時致力於同有關當事國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分歧。個別域外國家在南海炫耀武力,挑動對抗,不利於南海和平穩定。
外交部發言人還強調,北約將手伸向亞太,與中國周邊國家和美國盟友強化軍事安全聯繫,配合美國實施「印太戰略」,所作所為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亞太地區和平穩定,已經引起地區國家的質疑和反對。
對於美國在中國周邊的各種軍事部署、聯合演習以及「放狠話」,中國也見得多了。
不妨看看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的鏗鏘回應:「中國軍隊歷來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有決心、有能力、有手段打敗一切侵犯之敵,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