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政府多年來採取截流、蓄洪及疏浚三管齊下措施以應對洪患,然而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洪澇風險,必須採取果斷行動,致力提升排水設施,增強城市適應能力。
發展局FB
甯漢豪出席渠務署與香港工程師學會合辦「綜合防洪管理策略國際會議」時指出,渠務署24年已展開七項大型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提升防洪基建設施,並正進行研究,以制訂綜合防洪管理策略,結合「適應」、「應變」及「管理」,以更有效應對越趨頻繁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渠務署積極應用創新技術,包括開發水文資訊系統和流動應用程式,實時監測區域降雨量、主要排水渠道的水位和不同地點的潮位。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會議上,渠務署與國家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以加強香港及廣東省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創新科技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致辭。發展局FB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政府準備推行業權註冊制度以逐步取代現行的契約註冊制度,並以新批土地先行。25年第一季將向立法會提交修訂《土地業權條例》的草案。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 資料圖片
甯漢豪在立法會大會表示,在新修例將來實施後,在新批的土地將不再需要如現行制度般檢查或保存歷年一連串業權文書,並可解決因遺失業權文書正本而產生的問題,物業業權可以通過查閱業權註冊紀錄來確定,不用像現時要翻查以往業權文件去確定業權。
土地註冊處
她表示,在業權註冊制度下,業權註冊紀錄本身已足以證明業權,但為回應公眾希望持有一份紙本業權證明書的訴求,土地註冊處將來亦會就業權註冊制度下的土地,向業主發出紙本業權證明書,證明書複本亦會以電子方式於土地註冊處備存。土地註冊處會就每個物業發出一般約一至兩頁紙的業權證明書。
政府擬推業權註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