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空軍准將回應中國六代機「威脅」? 「研發上或已領先西方」

博客文章

美空軍准將回應中國六代機「威脅」?  「研發上或已領先西方」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空軍准將回應中國六代機「威脅」? 「研發上或已領先西方」

2025年01月15日 11:30 最後更新:11:45

當中國六代機的模糊身影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轟動時,五角大樓罕見地陷入長時間的沉默。這份反常的靜默背後,或許藏著美國空軍對一個不願面對的現實——未來制空權的天平,正悄然發生傾斜。

美國航空網站「Aviationist」報道截圖

美國航空網站「Aviationist」報道截圖

據內地軍事公眾號「空天力量」,美國航空網站「Aviationist」12日透露,美國空軍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第412測試聯隊指揮官威克特准將在1月6日的美軍Back-in-the-Saddle Day會議强調解放軍現代化進程「前所未見」,遠超美軍。在報道發布的現場照片上可以看到,作爲證明解放軍現代化的憑據,威克特在現場拿出的正是最近試飛的兩種中國六代機的視頻和照片,他還直接承認,「中國在第六代戰機的研發上或已領先西方」。

威克特准將的這番表態極有分量——要知道他領導的第412測試聯隊專門負責美國空軍的武器系統、飛行裝備及先進軟件測試,擁有超過5000名專業人員,維護著由約30種不同機型組成的90架飛機,每年執行逾7400次任務,其中約2000次專攻測試,旨在確保美國空軍始終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用更直白的話說,威克特准將代表著美國空軍對於未來空戰的最直接態度。

20250115_BLOG_ (3)

20250115_BLOG_ (3)

報道稱,威克特准將在會議演講中還承認,預計到2027年,在西太平洋方向的美軍部署區域,解放軍現代化戰機數量將是美軍的12倍,第五代戰機比例達5比3;海上巡邏機數量是美軍的3倍;轟炸機數量方面,解放軍擁有225架有人駕駛轟炸機,具有壓倒性優勢。海上戰力上,解放軍在航母與兩栖攻擊艦方面具備3比1的優勢,先進潜艦數量爲美軍的6倍,現代化多功能作戰艦艇多達9倍。

20250115_BLOG_ (2)

20250115_BLOG_ (2)

美國「突發防務」網站則提到,美國空軍採購主管安德魯·亨特在談及美國空軍在聖誕假期看到至少兩架全新的戰鬥機所引發的衝擊波時承認,「他們(中國空軍)的步伐快得令人難以置信」。

威克特准將提供的中國六代機照片還可以看到「微博視頻號」的水印

威克特准將提供的中國六代機照片還可以看到「微博視頻號」的水印

有意思的是,儘管安德魯·亨特在採訪中爲美國空軍辯解稱,「公平地說,我們非常關注中國在做什麽。因此並不是所有公開的事情都令人震驚」,但目前所有美國公開的關於中國六代機的照片和視頻,全部來自公開的社交媒體——甚至可以看到「微博視頻號」的標志,絲毫未見美軍所謂的內部情報,稍早發布的五角大樓「中國軍力報告」中也沒有提到關於中國六代機的更多信息,所以安德魯·亨特所言的「美軍對於中國六代機早有情報」的說法到底是真是假,相信大家都能分辨。

儘管如此,安德魯·亨特也認爲中國的六代機很可能相比美國NGAD更早形成初始作戰能力。他表示,美國空軍的「技術優勢是有意義的,我們的系統正在生産更好的材料」,即使它們可能並不總是像期望的那樣迅速結出果實,「因此中國六代機在某些事情上的進展,比如初始作戰能力,很可能會超過我們。我認爲我們最終會有更好的能力,但我們肯定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對比中美六代機設計,就連美國空軍也承認美方設計的想像力也遠遠不足

對比中美六代機設計,就連美國空軍也承認美方設計的想像力也遠遠不足

此外,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11日在公開演講中表示,中國六代機試飛後,美太平洋司令說「不想跟中國開啓軍備競賽」。吳海龍並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從美國將軍嘴裏聽到要跟中國和平相處。

「最近,我們的六代戰機出現了以後,美國的太平洋司令說,美國雖然在技術上保持領先,但隨著中國在先進武器領域不斷突破,美國的技術優勢逐漸被削弱,中美之間要和平共處,美國也並不想和中國開啓軍備競賽。」吳海龍說,「我們過去可能從來沒有聽到過,專門對付中國的美國將軍表示要與中國搞和平共處。這是我們聽到的,第一次有美國將軍講這樣的話。」

吳海龍在講話中續稱:「因此,我認爲只要中國不斷地發展,實力持續不斷地提升,趕超西方的能力和水平持續不斷地增强,中國與美國等西方力量對比的天平就會逐漸向中國傾斜。」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內地社交媒體近日流傳中國第6代戰鬥機「殲-36」於3月17日進行第二次試飛的照片和視頻,這是繼去年12月殲-36首次試飛後再度曝光。美國軍事網站《戰區》(The War Zone)亦刊文表示,在時隔3個月之後,殲-36再度現身,還罕見這款第6中國代機3台發動機同時啟動,意味其可能已在測試最高飛行速度。

據軍事領域創作者「南海的波濤」分析, 美媒關注的是殲-36的座艙布局,認為殲-36很可能會放棄掉殲-16、殲-20S上使用的縱列式雙座設計,改採用俄羅斯「蘇-34」的「鴨嘴獸」戰鬥轟炸機上使用的並列雙座設計,但結果是否這樣,仍有待觀察。

美國軍事網站《戰區》關注殲-36第二次試飛。

美國軍事網站《戰區》關注殲-36第二次試飛。

至於另一亮點,就是今次沒有如首次試飛時那樣,再由殲-20隱身戰鬥機進行伴飛。一般來說,伴飛是為了助試飛員觀測機身的外部變化是否異常,如起落架收放是否正常,翼尖方向舵的工作是否正常等。而第二次試飛沒殲-20伴飛,意味殲-36的機體設計沒有問題,估計接下來殲-36不僅要進行高頻試飛,且將不斷測試機體極限和作戰性能極限。

還記得,殲-20的首飛和第二次試飛中間差不多是4個月,而殲-36更複雜和先進,但反比殲-20縮短了1個月。而殲-20隱身戰鬥機在2011年首飛,在2017年由央視正式官宣服役,首飛到正式服役總共花費約7年時間。因此,也有部分人猜測,殲-36的服役速度會否更快,在7年內就服役?

殲-36第二次試飛的衛星照片。

殲-36第二次試飛的衛星照片。

如殲-36能夠在7年內服役,對全球空軍的影響很大,因美國空軍NGAD隱身戰鬥機目前的性能參數還沒正式確定下來,大概率不會在7年內實現首飛;韓國計劃在本世紀30年代,讓咱家的KF-21戰鬥機擁有能夠比肩美制F-35A的隱身能力;印度亦計劃在同時期實現AMCA隱身戰鬥機的服役;日本則希望和英國、意大利實現GCAP隱身戰鬥機的裝備。換言之,殲-36一旦能夠在7年內服役,幾乎是橫掃周邊一大堆國家的戰鬥機。

殲-36的三發動力齊開,與兩側翼尖的舵翼同時大張。

殲-36的三發動力齊開,與兩側翼尖的舵翼同時大張。

據《戰區》指,觀乎3月17日殲-36第二次試飛的衛星照片,其側視圖可觀察到背部進氣口和座艙蓋,這是其兩個獨特設計,座艙蓋與前機身的頂部線條非常融合,其採用並列雙座設計的可能性很大,特別是其機頭部分非常寬,更增加此設計的可能性。

背部進氣口採用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DSI)設計。

背部進氣口採用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DSI)設計。

另背部進氣口採用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DSI)設計,從側面照片觀察,看到突出的進氣道駝峰和向前突出的頂部結構。

此外,就是殲-36起飛或復飛時,3台發動機打開加力燃燒室、及兩側翼尖的舵翼同時大張的照片,《戰區》認為是一個獨特場景,因這款新型戰鬥機的「三發」佈局在傳統意義上的戰術噴射機中無疑是較奇特。

不過,《戰區》亦特別提到,網上的照片存在修改、偽造的可能,尤其是涉及中國武器裝備時,這種情況更普遍。雖然存在這樣的可能性,但這些圖像看起來是真實的,與其首次試飛中看到的圖像一致。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