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去到關鍵時刻,習近平主席就要親自出馬來推一把。
習近平主席周一(2月17日)在北京出席民營經濟座談會。習主席在聽取企業家發言後發表講話。習主席話民營經濟的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他亦提到,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但民營企業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神。
中央搞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深受各方關注。外國觀察家就要研究中國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舉行這個座談會,股票投資者就留意有哪些企業家出席。在這場座談會,可以看出中央的一些基本思路。
第一, 撐民企。2018年中央已舉辦過民企座談會,當時海外經常傳出謠言,指中國要搞「國進民退」,民營企業將不會再有發展空間。那次民企坐談會是從肯定民營企業地位、給企業家吃「定心丸」的角度,主要對象是對內。今次搞民企座談會的背景是內地經濟正在經歷轉型升級階段,國際上面對特朗普再開打貿易戰,搞民企座談會既對內亦對外。央視網有關新聞的標題是:「習近平:民營經濟的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展身手正當其時」。央視點出習主席講話的要點,既為民企打氣,亦號召民營企業家要胸懷報國志、愛拼才會贏,做大做強,為中國應對美國打壓,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作更大貢獻。
第二, 撐新經濟。美國面對中國的競爭,要用盡一切方法打壓中國,而中國的回應是「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大力發展經濟,特別是要發展高增值的創新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回看這次與會的民營企業家數量很多,但央媒只公布了14個企業家的名字,當中來自傳統產業的只有兩個,包括做農業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以及做乳業的飛鶴集團董事長冷友斌,其餘的基本是來自各種各樣的新興行業。
2018年參會企業主要集中在高端製造領域,2025年參會企業在中國大力推動的新興行業,包括中國領先世界的新能源(寧德時代、正泰)、全球銷量第一的新能源汽車(比亞迪、小米)、最近出了位的人工智能(深度求索)、搶佔世界第一的機器人(宇樹科技)、獨樹一幟的消費電子(華為、小米)、全力追趕的半導體(韋爾半導體)、雄霸一方的互聯網(阿里、騰訊)等領域。
中央力推新經濟的態度相當明顯,但亦加入部分傳統產業的代表,以表示對傳統產業特別是農業和影響民生的食品製造業的重視,以免有不平衡的感覺。
第三,撐股市。過去十年,美國透過央行印鈔以及政府大量支出,撐起經濟,搞活股市。而中國就埋頭苦幹,發展大量新興產業,例如走上世界第一位的新三樣即太陽能、電動車以及鋰電池等,這創新行業做出很好的成績,但中國股市由於資金供應偏緊而比較呆滯。
特朗普上台,中美貿易戰開打,金融戰也是其中一個領域,內地與香港股市太弱,既暴露了被敵人狙擊的空間,亦挫傷了國民的信心。所以從去年9月底,特朗普上台的形勢明朗化後,中央就接連推出撐經濟、挺股市的措施。
外國投資者過去認為中國科技落後於美國,認為中央不支持民企,所以認為中國科技股對美國要有折讓。
中央台播影的領導人片段要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審批,鏡頭所見習主席多人握手鏡頭,其中一個是與DeepSeek的年輕創辦人梁文鋒握手的畫面。DeepSeek一雷天下響,帶動西方投資界重新評估中國科技股的發展潛力,認為過去中國科技股對特別是美股的大幅折價並不合理。習主席挺DeepSeek,就是為中國一眾人工智能股打氣。
中央對出席座談會的發言者亦是精挑細選,包括老中青三代新產業的領軍人物,年長的包括華為任正非,中年的有比亞迪王傳福、小米雷軍、上海韋爾的虞仁榮,青年的就有做機械人的宇樹科技王興興。這些發言者都是中國創新產業主軍,部分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央突出了他們在相關行業的領軍地位。
另外有出席座談會的如阿里巴巴的馬雲,一度傳聞他的公司受打壓,但如今見到他出席座談會,大家都會再重新評估阿里巴巴的價值。
中央撐股市亦是撐經濟,是對美國這場博弈中的重要一環。
總的來說,在如今中美短兵相接的敏感時刻,習主席開這個座談會力撐民營經濟,可以說是適得其時。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