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看哪打哪!殲-10C著名的「烏蠅盔」亮相 可實現「眼動自由射擊」

博客文章

看哪打哪!殲-10C著名的「烏蠅盔」亮相 可實現「眼動自由射擊」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看哪打哪!殲-10C著名的「烏蠅盔」亮相 可實現「眼動自由射擊」

2025年05月24日 13:00 最後更新:15:03

巴基斯坦空軍近日展示殲-10C戰機著名的「烏蠅盔」,這是中國研製的第二代頭盔顯示器,技術水準與美國聯合頭盔提示系統(JHMCS)相當。

內地軍事微信公眾號「炮口風暴」介紹,這款頭盔顯示器外形像是一個烏蠅的腦袋,故被戲稱為「烏蠅盔」,頭盔表面密布高精度磁感應或紅外感應定位點,同時採用高分辨率顯示技術,能夠為飛行員呈現出清晰細致的圖像。

頭盔顯示器(HMS)是一種先進的飛行員頭戴式設備,具有內置顯示器和光學元件,能夠跟蹤飛行員的頭部運動軌跡,將戰機的飛行參數等信息直接投射到飛行員視野中,實時向飛行員顯示飛行數據、狀態和武器瞄準等信息,增強了飛行員的態勢感知,為飛行員提供全方位信息,並完善了武器使用效率。

頭盔顯示器的定位範圍達到水平150度,俯仰正負40至60度,可覆蓋飛行員頭部活動範圍內絕大多數角度的空域,能實現飛行員「看哪裡就打哪裡」。

「烏蠅盔」可以實時顯示戰機的雷達、紅外傳感器圖像、電子偵察等多種數據和信息,同時進行融合處理,形成全面戰場態勢圖,讓飛行員能依據作戰態勢做出迅速和準確決策。

不過,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E,似乎配置要比解放軍自用殲-10C高檔一些。「巴鐵」獲得的可能是高配版殲-10C,估計有很多巴基斯坦空軍定制的選裝件。例如巴空軍的殲-10CE採用一款新型全息衍射平視顯示器,與解放軍自用殲-10C的平顯有明顯不同,邊框極窄,而且更加輕薄。

事實上,中國的機載平顯火控系統比蘇聯還要早。1982年6月至10月,洛陽航空火力控制研究所研製的機載平顯火控系統原理樣機裝於殲-6甲戰機上,在西安飛行試驗研究所試飛成功,標誌著中國航空火控技術的發展進入數字化、電子化時代。

蘇聯直到米格-29才首次裝備平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航空業的平顯技術手藝仍然很低下,例如給印度出口的蘇-30MKI和自用的蘇-30SM及蘇-35,一開始安裝法國泰利絲的先進激光衍射全息平顯,就是殲-11B、殲-15、殲-16、殲-10BC上已經爛大街的那種平顯,俄羅斯自己不會製造,只好進口法國的。

在2014年西方對俄制裁後,法國人不賣了,俄軍只好在最新型蘇-35和蘇-30SM上重新安裝老式的雙片玻璃普通平顯。

而激光衍射全息平顯,很像是梟龍-3戰機裝備的第二代改進型廣角衍射全息平顯。中國目前已經發展三代多種型號的廣角衍射全息平顯,是世界最先進水準,領先俄羅斯20年。殲-20安裝的就是第三代平顯,按時間看,中國第四代平顯也該出來了。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以伊緊張局勢加劇之際,美國E-4B「末日飛機」(E-4B Nightwatch,又稱「夜巡者」)在當地時間17日晚間現蹤影,飛抵華盛頓近郊的安德魯聯合基地(Joint Base Andrews)。E-4B正式名稱為「國家空降作戰中心」,可成為「飛行的五角大樓」,在當發生核戰或其他毀滅性緊急情況時,總統能夠指揮軍隊。今次「末日飛機」現蹤, 且其調動路線迂迴,引起外界揣測,特朗普政府是要向是全球釋放什麼軍事及政治訊號?

美國E-4B「末日飛機」(E-4B Nightwatch)。

美國E-4B「末日飛機」(E-4B Nightwatch)。

據《紐約郵報》報道,據航空追蹤數據顯示,這架「末日飛機」於17日傍晚從路易斯安那州起飛後,沿著一條曲折的航線,繞著弗吉尼亞州和北卡羅來納州邊界飛行4小時後,最終在10時抵達馬里蘭州的安德魯空軍基地。

這架E-4B飛機配備67支衛星天線,並具備核防護能力,能抵禦核爆電磁脈衝EMP;可與全球任意一個地方進行通訊。另飛機的三層機艙共配備18個床位、戰情簡報室及指揮中心等,最多可搭載112名乘員,最大續航時間曾達到35.4小時,空中加油後可連續飛行一星期,在國家緊急情況下可成為「飛行的五角大樓」,其特殊防護設計,使其能抵禦核爆衝擊波、電磁脈衝及網路攻擊,並配備發射反擊飛彈的能力。

報道稱,美國空軍現役4架E-4B定期執行戰備任務,E-4B通常在危機時刻啟用,也曾被小布殊政府時期的防長拉姆斯菲爾德用作主要出行工具。而該飛機出現的異常動向,恰逢特朗普政府考慮對伊朗發動攻擊之際,加上其航線變更與呼號異常,引發高度關注。

這架專為核戰與災難設計的空中指揮中心,從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起飛,沿著一條迂迴的航線,最終降落在華盛頓附近的安德魯斯聯合基地,並使用了非同尋常的呼號「ORDER01」。

E-4B並非普通軍用飛機,它以波音747-200改造。 航空媒體《The Aviationist》曾指,其設計初衷是冷戰時期的核對峙,如今更像是一個「移動的戰時白宮」。過去,僅在2001年9月11日等少數極端事件中現身,每次調動都有重大危機。

E-4B配備67支衛星天線,具備核防護能力,可與全球任意一個地方通訊,可作戰情簡報室及指揮中心,最多可搭載112人,空中加油後可連續飛行一星期。

E-4B配備67支衛星天線,具備核防護能力,可與全球任意一個地方通訊,可作戰情簡報室及指揮中心,最多可搭載112人,空中加油後可連續飛行一星期。

《紐約郵報》指,這架飛機並未按常規路徑直飛,而是沿海岸線迂迴,這種異常軌跡不僅增加飛行時間,也暗示是刻意釋放訊號。有分析認為,是標誌著軍事警誡意味,從技術角度看,也展現了E-4B的續航與彈性;從外交角度,這項精心安排,是為釋放一個政治符號,預示美國對當前局勢的極端重視。

更關鍵的是,特朗普已公開表示伊朗應「無條件投降」,並正權衡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選項。同時,伊朗兩架政府飛機飛往阿曼馬斯喀特,引發外界對其領導人動向的猜測。

X平台用戶JN_Araain指,特朗普政府考慮的打擊行動可能針對伊朗的納坦茲或福爾多核設施。但若伊朗報復,可能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威脅全球20%的石油貿易通道,油價或飆升至每桶150美元以上,航運成本上升將進一步擾亂供應鏈。

分析認為,「末日飛機」的公開部署是一場高調心理戰。在伊朗核威脅陰影下,美國調動E-4B向伊朗傳遞明確訊息,任何冒險行為將面對美國全面反擊的能力,顯示美國對中東危機的焦慮和全球霸權的執念。

特朗普若下令打擊伊朗核設施,美國需防範伊朗的飛彈反擊甚至潛在核子危機,E-4B的配備不僅展示技術上可行,也政治上向國內民眾展示政府對戰爭風險的控制。

X用戶GutNews247認為,E-4B的行動亦是支持以色列的訊號,也向沙特等盟友表明美國在中東的軍事承諾牢不可破。

可以說,美國的戰略抉擇正將中東推向一個臨界點,而E-4B的出現是這一危局的放大鏡,暴露了當前世界的脆弱性,當核威脅、地緣衝突與經濟動蕩交織,任何動作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