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特朗普再重複「TACO模式」 又跪了

博客文章

特朗普再重複「TACO模式」 又跪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特朗普再重複「TACO模式」 又跪了

2025年06月06日 21:05 最後更新:21:38

美國總統特朗普期待已久想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終於成事了。中國官方聲明話是習主席「應約」和特朗普通電話,等於說電話是特朗普打過來的,中國並不如特朗普所說,世界各國天天排著隊想和他對話。

一個多星期前,特朗普又在社交媒體上發飊,聲稱中國違反兩國在日內瓦的協議,又說美國加關稅後,中國經濟很差,美國只是做好人才和中國達成協議,他不會再做「好好先生」了。過去特朗普發表這些嚴厲指控,股市往往會大跌,但是當日美股相當平靜,因為大家都已看透特朗普的小把戲。

《金融時報》形容,有一種特朗普「TACO交易」,即「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特朗普總是退縮)的英文縮寫,這個借墨西哥捲餅(Taco)改成的渾名,的確說透了特朗普的所謂「談判技巧」。美國遇到問題,想和他國談判,就先扮成很兇惡的樣子,把價叫得很高,想逼對方全面讓步,令美國全贏,對方全輸。但中國已經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就是企硬回擊,毫不讓步,結果特朗普就會縮沙,這也可說是被人睇穿他是「二仔底」的談判藝術了。

近日中美在日內瓦臨時協議之後發生的齟齬,主要源於美國的小動作多多,包括發布芯片指引,向全世界警告華為的昇騰人工智能芯片不安全,聲言要對華斷供芯片設計軟件EDA,又聲言要拒絕發簽證給中國留學生。

中國也不是省油的燈,自然會出招還擊,其中一個領域是稀土磁鐵。中國早已宣布會對各種稀土產品搞出口許可制度,而稀土磁鐵是多項工業產品包括汽車和軍工的核心材料。中國似乎緩慢地審批稀土磁鐵的出口許可,很多美國的工廠都未得到購買中國稀土磁鐵的許可,叫苦連天,通用汽車的芝加哥廠房因短缺稀土磁鐵在5月已停工一周。

在中美一翻你來我往之後,美國開始頂不順,特朗普又重施故技,發飊說中國違約,但私底下就低聲下氣,要求和習近平主席通電話,想解決這些問題。結果兩人在周四晚上通電話,時長一個半小時,這也是時隔5個月,特朗普在上任前和習主席通電話後,兩人的首次通話。

通話之後,雙方的表態有幾點值得注意。

第一,習主席發出嚴厲警告,強調「中國人言必行、行必果,雙方達了共識,雙方都應遵守。日內瓦會談之後,中方嚴肅認真執行協議,美方應實事求是看待取得的進展,撤銷對中國實施的消極舉措。」從習主席上述通話中的講話可見,他在對話時有直接批評美國搞出的幾個「消極舉措」。

第二,特朗普迎合中國。新華社引述「特朗普表示十分尊重習主席,美中關係十分重要,美方樂見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美中合作可以做成很多好事,美國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兩國日內瓦經貿會談很成功,達成了好的協議,美方願意和中方共同努力落實協議,美方歡迎中國留學生來美學習。」

特朗普表態話「樂見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而不是想見到中國經濟崩潰,而對中方不滿的三大議題,特朗普在留學生問題上直接表態,「歡迎中國學生來美學習」。

第三,會議結果總體積極。特朗普會後形容和習近平主席進行一通「非常良好」的電話會談,為兩國帶來「非常正面」的結果。中方的聲明雖然沒有形容會談非常良好,但是引述「習主席說歡迎特朗普再次訪華,特朗普表示誠摯感謝」。從中國提出對特朗普的訪華邀請,估計中方的要求在會上得到滿足,否則習主席犯不著邀請特朗普訪華。

第四,中美各自得到想得到的東西。就美方緊缺的稀土磁鐵問題,特朗普後來在白宮見記者時是這樣形容的:「上周中美協議有些跑偏了…主要因為協議太複雜,你知道我們有一個協議,我們會談主要釐清當中一些條款,和稀土磁鐵有關,我們已經解決複雜的問題」。相信如果美國調整針對中國的政策,中方也會加快對美國民用稀土磁鐵出口的審批。

可以這樣總結,這就是特朗普的風格,虛張聲勢,但是在這個「不眨眼遊戲」中,他往往頂不順最快眨眼跪低,而且美國政府否定昨日之我的速度,叫人瞠目結舌。還在上星期,國務卿魯比奧還正式發出聲明,表示要拒絕發簽證予中國留學生,特別是那些「和中國共產黨有聯繫」及「在關鍵領域學習」的中國學生。但中美會談之後,特朗普完全否定魯比奧的說法,他在白宮見記者時說,「中國留學生去美國完全沒有問題,他們來美國學習是美國的榮幸…對留學生審批的計劃並不特別針對中國學生,只是要求大學提交學生資料,看一看而已。」

經過中美連番交手,就證明中國「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強硬策略,十分有用。美國只是一個「二仔底政府」。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你親美 美不親你

 

中東局勢戰雲密佈,以色列對伊朗突襲,擊殺伊朗兩個最高軍事將領和大批核科學家,伊朗以導彈還擊,以伊兩國互攻。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就繼續猶豫不決,未決定是否支援以色列,用美國的B2型轟炸機攜帶重型的巨型鑽地炸彈,去轟炸伊朗深藏在地下90米的福爾多核設施。

這次以伊開戰,伊朗基本上掉失制空權,以色列的戰機如入無人之境,飛近首都德黑蘭施襲。伊朗陷入這種困境,可以說是在政治上和軍事上親美思潮的惡果。

第一,錯過了中國戰機。伊朗現在最先進的戰機,仍然是1979年巴列維王朝的時候購買的美製 F-14A 戰機。這些都是機齡50年以上的老爺機,加上美國制裁陷入零件匱乏的狀況,面對以色列有45架F35I隱形戰機,完全是一個被動挨打的局面。

最近巴基斯坦和印度空戰時,巴基斯坦使用中國的殲-10CE戰機,發射霹靂-15中程導彈,擊落印度的法製陣風戰機,殲-10戰機隨即聲名大噪。這樣就讓人想起,在2008年中國的殲-10戰機首次亮相珠海航展,當時外界認為最可能的買家,就是巴基斯坦和伊朗,結果巴基斯坦最後買了殲-10戰機,而伊朗就從未採購。

在2008年11月6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一篇評論題為《中國人的公開表演》,文章提到殲-10戰機在珠海航展亮相,飛行員通過急轉彎、垂直上升和360度旋轉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試圖震撼觀衆,《華爾街日報》指中國想發出的訊息是明確的,那就是中國的軍事時代已經來臨,而且速度很快。

不過當時《華爾街日報》就說,中國目前並非一個貨真價實的軍事超級大國,珠海航展展示很多高端技術,都是抄襲外國的技術,真正來自中國獨立研究的技術寥寥無幾。現在回看美國媒體17年前的評論,覺得荒謬可笑,如今中國已經有兩款第6代戰機亮相試飛,而現在美國的6代機就只是PowerPoint上的畫作。

此外,當年也有西方評論指,中國的殲-10戰機有50多處毛病,恐怕這也是伊朗不採購殲-10戰機的一個關鍵原因。伊朗飛行員慣了駕駛F-14,德黑蘭有不少人仍然很西化,自然看不起中國的殲-10了。但是如果伊朗當年大量採購了殲-10戰機的話,恐怕即使仍然落後於美國的F-35,但有霹靂-15中程導彈保護,恐怕也不至於門戶洞開,將制空權完全拱手讓予以色列。

第二,親美派左右大局。伊朗的最高領袖是宗教領袖哈梅內伊,當年最高領袖高美尼是1979年推翻巴列維王朝時的領導者,他死後就由哈梅內伊繼任,而伊朗總統就由選舉產生。美國長期制裁伊朗,伊朗人生活艱苦,國內不時生起一些思想,想政府向美國跪下,換取解除制裁。

所以伊朗總統人選,就在強硬派和親美派之間不斷輪轉。上任總統萊希本來是一個強硬派,甚至被視為現任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的接班人,但是他在2024年就在一場不明所以的直升機意外中墜機身亡,現在看來這場空難亦很可能是人為,反正伊朗強硬派總統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下台。

之後換上來的現任總統佩澤希齊揚,就被視為是一個親美派,但殘忍的現實是親美派做總統,並不等於美國會支持伊朗。當佩澤希齊揚上台時,就有年輕朋友問我,是不是會迎來伊朗的改革,甚至可以跟美國改善關係。我就叫他不要這樣樂觀,認為伊朗的局勢不是伊朗總統說了算,而是美國說了算。

伊朗總統試圖親美,問題是美國是不是容許你親,特別是以色列在旁虎視眈眈,你越親美,即是越軟弱,就越是暴露了自己的軟肋。結果美伊一開始談判,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就發動空襲,伊朗國內如果不是有那麼多親美間諜,為何兩個最高將領的位置會被以色列的導彈鎖定呢?伊朗國內想跪低的人太多,這是一個致命的弱點。

這就讓我想起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4月的時候,在「全民國安教育日」所說的金句。他說,「美國見不得香港好,關稅戰的目的,不是要我們的稅,是要我們的命……若想向美國求饒換取和平的話,此是極其幼稚,背叛祖國也不會有好下場。」

伊朗的悲慘命運正正反映了,如果有人想跪求美國的話,只會將自己的國家推向深淵。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