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訪港的山東艦航母編隊,近日完成遠海實戰化訓練任務,而據官方證實,山東艦跟遼寧艦兩大航母編隊曾轉戰黃海、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聯動相關軍兵種兵力,組織互為條件、互為對手的實戰對抗!
據新華社報道,近日,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圓滿完成遠海實戰化訓練任務返港。在這次遠海實戰化訓練中,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轉戰黃海、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堅持實行實戰、聯戰聯訓、體系練兵,聯動相關軍兵種兵力組織互為條件、互為對手的實戰對抗,完成偵察預警、防打擊、對海艦防攻戰、對海戰和飛行對戰艦。

央視視頻展現了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近日在黃海、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的實戰演練。
軍事專家「大霧攔江」在《觀察者網》分析,遼寧艦和山東艦都採用的是滑躍式甲板,無法起飛固定翼預警機,現有的直-18預警直升機的探測能力有限,故從演習內容中的「偵察預警」及聯動相關軍兵種可判斷,在這次演習中,出動了遠程固定翼預警機,提前演練如何在固定翼預警機協助下展開海空攻防。
據分析,未來中國航母打擊群最主要的假想敵,就是部署在西太平洋的美國航母打擊群,中國艦載機需應對大概率是配備有固定翼預警機、隱形艦載機和電子戰飛機輔助的完整艦載機聯隊。

遠海實戰訓練,海空域氣候條件複雜,訓練強度大,對保障艦載機起降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從這次演練持續的時間和地點看,中國兩大航母群隔空對抗,甚至衝出第二島鏈,並在美國最關切的關島周邊海域展開攻擊。可以說,在該海域模擬演練海空大戰,實戰的味道更重,未來美國海軍想要武力干預台海局勢,基本沒有從日本本土南下的可能性,大概率是從關島出發,故在關島到台灣之間的遼闊海域,很可能就是美航母實際的地點,故這次中國雙航母編隊在第一二島鏈之間的對抗演練,也算是熟悉地形了。
至於官方報告中提到的「互為條件、互為對手的實戰對抗」,儘管遼寧艦和山東艦服役多年,但一直缺乏對練,西方媒體就曾猜測,中國航母編隊多次拿路過的美國航母打擊群作為「假想敵」展開「模擬攻擊」,且不論猜測有多真確,這種所謂的演練最多只能測試攻擊步驟,但無法檢驗實際效果,也無法評估後續對手可能的反擊,故雙航母展開實戰對抗演練的意義就非常重要了。

是次演練提升航母編隊體系作戰能力。
不但可演練艦載機全甲板出動的高強度攻擊手段,還可利用各種艦載和機載感測器評估攻擊效果,及在遭到攻擊後的防禦措施、反擊步驟,從中獲取關鍵戰術。
「大霧攔江」認為,更重要的是兩大航母打擊群相互攻防,還有其他軍兵種配合,很可能會演練如何應對陸基反航母導彈的遠程打擊,這是美軍尚不具備的打擊手段。
此外,據日本防衞省統合幕僚監部統計,從5月25日至6月22日止,兩艘中國航母的艦載機起降次數合計1120架次,其中遼寧艦佔約700次、山東艦佔420次,實施範圍均在鄰近日本東南島嶼的西太平洋一、二島鏈間。
最令人驚訝的是,在6月9日和6月14日兩天,遼寧艦的單日艦載機起降達到了創紀錄的約90次。考慮到美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平均艦載機起降架次也不過120至140架次左右,噸位小、搭載艦載機數量少且採用滑躍式起飛的遼寧艦能達到這樣的出動頻次,足以證明中國海軍已經將其作戰效能發揮到極致了。

據日本防衞省統合幕僚監部統計,從5月25日至6月22日止,兩艘中國航母的艦載機起降次數合計1120架次。
儘管此次山東艦的最高日出動約50架次,但山東艦是遼寧艦的優化改進版本,實際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和出動能力「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可確定的是兩艘中國航母的聯合作戰能力,實際上已可輕鬆壓倒美國任何一艘超級航母。
有軍事專家6月30日向《環球時報》表示,兩個航母戰鬥群開赴遠海進行實戰對抗,驗證了中國航母戰鬥群作為獨立的作戰體系,來對抗相關軍事力量的能力。
據報告顯示,此次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在遠海進行實戰化訓練期間,外軍艦機多次抵近偵察、跟踪監視,編隊全程保持高度戒備、隨時反應的作戰狀態,多次組織艦載機戰鬥起飛,專業穩妥處置應對。
軍事專家張軍社認為,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此次轉戰至西太平洋海域開展對抗演練,這是一個極為積極的信號,既訓練了航母編隊的對空防禦能力,也訓練了航母編隊對敵方航空母艦的打擊能力,且是次是中國航母走得比較遠的一次,相當於把防線向外拓展,意味著禦敵於國門之外的能力在提升,海上防禦作戰的縱深在擴大。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