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楊健撰文以親身經歷 軟銷高鐵便利高效

博客文章

楊健撰文以親身經歷  軟銷高鐵便利高效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楊健撰文以親身經歷 軟銷高鐵便利高效

2018年02月04日 17:31 最後更新:17:46

香港高鐵預計今年第三季開通,不過,要日後的高鐵達至方便快捷高效,仍有待香港立法會審議通過一地兩檢行方案,唔知第三季能否完成到審議。

毛拍手今日睇到中聯辦網站,有篇題為「千里南昌一日還」的文章,係副主任楊健撰寫,以自己親身經歷,去年初想去南昌探望病重的老朋友,但擔心一個周末往返時間不夠,有在鐵路工作的朋友就大力建議他到廣州坐高鐵,於是他就「博一博」,結果發現旅程舒適準時,真係做到鐵路朋友講的當天往返,楊健以第一身經驗提醒大家,有了一地兩檢,香港高鐵會帶來很大的便利。

文章情理兼具,值得一看,思考一下香港的發展。

全文如下:

千里南昌一日還

楊健

説起來是去年初的事了。

南昌一位老友重病住院了,很想過去探望,可時間有點緊,路途有點遠,正糾結時,廣州鐵路集團的朋友來電話,快言快語地説:“這不是問題,坐高鐵呀,包你當天往返!”

在廣鐵朋友的遊説下,我網購了一張週六上午G86次廣州南至南昌西的車票,並於週五晚提前從香港來到廣州。

那天風和日麗,天藍景明。第一次乘高鐵前往千里之外的江西老家,我既有些新奇又有點興奮。

8時整,列車準時啟動,時速緩緩攀升。車廂前方壁板上一個電子顯示器不停閃動,吸引了我的目光。它不斷顯示列車速度的變化:100,150,200,300……我的心也隨之怦怦加速。側望窗外,景物追風逐電般掠過,村莊、田野、山巒、樹木,如同一幅幅畫卷,迎面疾撲過來又轉瞬即逝,跟我玩起了“快閃”。突然想起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訪問日本乘坐新幹線時的感嘆:“像風一樣快!”,那時新幹線最高時速僅為210公里,而如今中國高鐵最高時速達350公里,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列車一路飛奔,風馳電掣,似乎觸個按鈕就可衝上天去,微閉雙眸,輕馭遐思,有一種頃刻間變身風之子、飛行俠禦風而行的感覺。

體驗了十多分鐘高鐵速度帶來的緊張刺激後,我開始享受它的平穩舒適。

前些年出訪英國時,曾經從倫敦坐火車去愛丁堡,幾個小時的車程裏,列車慢慢悠悠、搖搖晃晃、咣咣噹噹,讓我暈了一路。而坐在快如閃電的我國高鐵車廂裏,幾乎感覺不到一點晃動。我記起不久前看過的一篇報道,有位瑞典遊客拍攝了一段在中國高鐵列車上立硬幣的視頻,在國外互聯網上引發熱議。長達9分鐘的視頻裏,列車奔馳如飛,硬幣直立不倒,驚呆了許多外國人,讓中國高鐵在國外圈粉無數。一時興起,我也從兜裏找出一枚5元港幣,輕輕放到窗臺一立,果然紋絲不動,不由心中嘖嘖稱奇。

觀察車廂設施,其舒適、方便堪比飛機的頭等艙。高鐵的座位有三種類型,即二等座、一等座、商務座,我擇中買了一等座。一等座每排4座,座位寬大,可以調節,能俯能仰;間距寬敞,進出自如,能坐能伸;絨布沙發,柔軟舒服,能躺能睡。喜歡打牌的朋友們還可把同一朝向的兩排座椅調成相對而坐,方便四人切磋牌技。更溫馨的是,座椅旁還安裝了充電插座,扶手上留有耳機插孔,乘客充電、聽音樂各取所需。

列車開了一段時間,發現不少乘客都興奮地拿起手機拍窗外的風景。這條線途經廣東、湖南、江西等省,一路崇山峻嶺、江河蜿蜒、阡陌縱橫,可謂秀色可餐。我也經不住誘惑,從包裏掏出卡片相機,貼近車窗玻璃,攝下一路美景。儘管車速飛快,近景成了虛影,但遠處畫面眉清目秀,近景的虛化反有了襯托主體的效果。

三個多小時眨眼過去,大約11時30分左右,列車播音員預報前方到達站“南昌西站”。列車開始減速,令人詫異的是,從疾飛變成慢行,身體幾乎沒有絲毫感覺。更讓人驚嘆的是,當列車穩穩停住的那一刻,前方電子顯示器清晰顯示:11:44:00,竟與車票上的抵達時間分毫不差,甚至精準到秒,神奇極了!

在南昌逗留了約五小時,去醫院看望了住院的老友,在親戚家吃了午飯,還去紅谷灘新區看了兩處新景,下午17時我坐上了返程的高鐵。

返程車行時間比來時略長,四個半小時裏,我上了一會兒網,還睡了一覺。上網主要搜索了有關高鐵的信息。高鐵帶給我震撼,也帶給我好奇:為什麼中國高鐵技術在短時間內世界領先?為什麼高鐵建設速度如此之快?我找到了答案。

原來,為了完成“研製新一代時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車”的目標,國家從2008年開始,集結了25所一流大學、20多個國家級實驗室與工程中心、40家中央級研究機構和500多家企業的科技力量開展專項行動計劃,參與計劃的科研人員達1萬多人,最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中國高速列車技術,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

原來,國家制定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僅“十二五”期間,全國高鐵建設投資達1.8萬億人民幣。至2016年底,全國有29個省市自治區開通了高鐵,高鐵運營里程達到2.2萬公里,佔全球高鐵運營總里程的65%;2016年發送旅客量達14.7億人次,佔全球高鐵年發送旅客量的近六成。國家還在持續加大投入,到2025年,中國高鐵通車里程將達到3.8萬公里,形成“八縱八橫”的高鐵網。

 “厲害了,我的國!”我情不自禁地像網民一樣發出讚嘆。

21時32分,列車抵達廣州。

剛出車站,廣鐵朋友的信息到了,問我:“回到廣州嗎,路途順利否?”我想了想,回復了12字:“快如飛,坐好睡,秀可餐,日落歸。”

他很快發回一個開心的笑臉,鼓動我有時間多享受高鐵遊,並告知,現在全國許多大中城市形成了千公里生活圈,乘高鐵出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不少工薪族把公休假化整為零,與雙休日拼湊一起,出門四五天,花費三四千,一兩年時間把臨近省份的景點都玩遍了,還笑稱為“窮遊”。

他的話令我憧憬,我欣然回復道:“等香港高鐵開通,與國家高鐵聯網,我一定安排個公休假,直接從香港出發,去西南看看神往已久的苗寨、萬峰林和大理、香格里拉,當一回高鐵窮遊族”。

前幾天看到媒體報道,特區政府與中國鐵路總公司簽署營運準備備忘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今年第三季通車後,計劃初期每日開行127對列車,其中13對跨線長途列車可直達北京、上海、貴陽、昆明、福州、廈門等14個城市。我想,我的“窮遊”夢不遠了。

(本文作者為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媒:廣交會中國報價太吸引 關稅嚇不跑美國買家

2024年04月24日 16:31 最後更新:16:40

「中國産品價格太低,買家根本不擔心關稅問題。」

美媒彭博社如此總結在第135届中國廣交會上觀察到的這種「主流觀點」。

彭博社報道截圖

彭博社報道截圖

在這個中國最大的貿易盛會上,大多數人仍看好出口,華南地區連日的强降雨絲毫沒有澆滅境外採購商的熱情,場館四處是人們熱火朝天做生意的畫面。

4月15日,中外客商行走在第135屆廣交會展館內。新華社圖片

4月15日,中外客商行走在第135屆廣交會展館內。新華社圖片

報道稱,許多買家和賣家都對貿易戰升級的風險不太在意,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産品的價格實在「太有競爭力」,令人難以抗拒;而且,中國産品的質量相對於其他亞洲競爭對手也更有優勢。

「我的客戶告訴我,就算徵收50%的關稅都不至於趕跑他們。」一家售賣卡車零部件的中國出口商介紹稱,美國買家承包了他大約一半的訂單,他們會再以四倍於採購價的價格出售給消費者。

4月15日,採購商在廣交會展館辦理證件。新華社圖片

4月15日,採購商在廣交會展館辦理證件。新華社圖片

儘管在美國大選年這個特殊時刻,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都在對華大打「關稅牌」,目標産品清單越拉越長,近來已經接連對金屬、船舶和電動汽車等中國産品出手;歐盟也亦步亦趨,對中國電動車和太陽能産品發難。但彭博社發現,在廣交會上看到的大多是對中國出口的樂觀情緒。

塞繆爾•傑克遜(Samuel Jackson)是一家波斯尼亞家具公司的採購員。他在展會上說,他能以歐洲製造商一半的價格買到標準「非常非常相似」的産品。

關於關稅問題,他不以為然,「關稅可能會産生一些影響,但中國太大了,他們還有其他國家可以賣。」

第135屆廣交會新能源汽車展區。新華社圖片

第135屆廣交會新能源汽車展區。新華社圖片

文章進一步指出,即使對來自欠發達國家的買家來說,中國産品也很便宜。

對於第一次來中國的坦桑尼亞機械貿易公司老闆丹尼爾•盧蘭達拉(Daniel Lulandala)來說,廣交會上令人心動不已的報價,正在幫助他實現拓展商業版圖的夢想。現在他考慮在家鄉開辦一家工廠,使用一台價格約為8000美元的中國機器生産積木。他有信心能在三個月內回本。

談到與中國製造商直接談判的興奮時刻,盧蘭達拉表現出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情:「如果我早幾年就來這裏,我現在的生意可能會更上一層樓。」

彭博社報道稱,許多貿易商都表達出一個態度,即無論如何世界都需要中國商品,他們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解决關稅問題。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汽車配件進口商亞曆克斯•斯特頓(Alex Student)向彭博社介紹了一種抵消關稅的辦法——改用「離岸價」,這意味著物流和倉儲成本由他的美國客戶承擔,而作為關稅基礎的銷售價格將會下降。

斯特頓套用一句美國諺語說道,「解决問題的方式不止一種。」但他也坦言,對中國製造的商品徵收關稅,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是美國消費者。他透露,當特朗普政府開始徵稅時,他在國內的零售商拒絕支付更高的價格,而是要求他讓出口商提供稍微便宜一點的版本。

「到頭來,是誰在為關稅買單?是消費者。」斯特頓直言不諱道,「你要麽為了保持利潤而放弃産品質量,要麽繼續使用相同産品但損失更多的利潤。」

為了加强供應商多元化,斯特頓提到,他的公司去年也從越南進口了一些商品,此外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部分産品也在考察範圍內。

這是二十多年來,斯特頓第一次購買中國製造以外的産品。但他認為,這些國家的産品若想和中國競爭,仍前路漫漫。斯特頓說,也因此,即便是在「最壞的情况」下,中國商家仍有可能獲得他公司約75%左右的業務,「我無法預見這個數字會變得更小。」

在《南華早報》23日刊登的該報記者何慧峰對廣交會的觀察中,讓這位自本世紀初就開始報道廣交會、見慣出口訂單波動的資深記者「震驚」的是,「今年外國進口商出乎意料强勁的回流」。

她在報道中寫道,在巨大的展覽中心,新能源汽車及智慧出行展區最擁擠。展臺前擠滿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買家,這讓「幾乎每個中國參展者都納悶:為何今年來了這麽多外國人?」

文中稱,一些出口商表示,人數激增可能是因為需要補貨甚至提前備貨,以應對美國大選期間甚至大選後中國産品可能被針對的風險。更有趣的是,一些海外參展者表示,儘管西方報道稱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産能過剩」造成威脅,但他們無法抵禦物美價廉中國産品的誘惑。

一位外國進口商說:「買還是不買?我終於親身體驗到中國電動汽車——那麽多品牌和型號,價格也不貴。非常棒。」有美國買家還拍攝了關於售價9000美元的比亞迪品牌電動汽車的視頻,短視頻在網上瘋傳,這款在美國被禁售的中國電動車價格之低令人難以置信。

4月15日,客商在廣交會展館內體驗賽車遊戲。新華社圖片

4月15日,客商在廣交會展館內體驗賽車遊戲。新華社圖片

何慧峰還提起,以往她還能在午休時間找出口商交談,但這次他們根本抽不出時間。有出口商說:「以前是我們等客人,主動聯繫他們,現在是他們排隊等我們。」還有出口商提到,今年來自俄羅斯、中東和南美洲的買家有所增加,而且他們願意在更多交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

據央廣網24日報道,第135届廣交會已於23日順利進入第二期展會。截至23日17時,來自全球213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採購商156927人綫下到會,比上届同期增長21.2%。第二期進口展共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家企業參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企業亮點紛呈,共有144家企業參展,占比約65%。

第一期展會於4月19日落下帷幕,最終交易額尚未公布,但一些省市的交易團已經公布「戰績」:天津交易團累計意向成交2.51億美元,較第134届秋季廣交會同期增長8.1%;溫州交易分團成交意向達9113.9萬美元;湛江企業現場簽下意向訂單達9105萬美元……

廣交會上的盛况是中國外貿穩中向好的生動縮影。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規模達10.2萬億元,單季首次突破10萬億元,增速為5%,創6個季度新高,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升至14.5%。

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在4月19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對廣交會2萬多家參展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手訂單增長或者持平的企業占比達到81.5%,比上届提高16.8個百分點。企業對訂單情况相對樂觀,開拓國際市場也更加踴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