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毛澤東講「十七難」背後的故事

博客文章

毛澤東講「十七難」背後的故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毛澤東講「十七難」背後的故事

2019年01月23日 19:27 最後更新:20:49

本周初中國公佈2018年的經濟增長放慢,中國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解讀數字時說,中國去年經濟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他既提到外部的貿易保護主義,也提到中國本身亦有轉型之痛。

過去中國多數宣傳自己的好,很少講自己的不好。而寧吉喆的講話只是前奏,接著官方發表過習近平主席在本周一(1月21日)舉行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習主席在會上指中國的形勢總體上是好的,黨中央有堅強的領導力,經濟穩中求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但他也明確提出防範風險的要求,包括一、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二、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三、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黑天鵝」事件是指那些出現機會很小,但具顛覆性的災難;而「灰犀牛」事件是指那些經常被提示,但未得到充分重視的大概率風險事件,中美衝突就是這類「灰犀牛」事件。

外媒很重視習主席講危機的講話。

外媒很重視習主席講危機的講話。

習主席這樣自揭瘡疤,惹起外媒大篇幅報道,有朋友問我如何解讀此事。我認為可以有兩層解讀。第一層解讀是中國開始敢於直面問題。過去,中國很少講失敗,怕人民不接受。現在承認有外圍貿易戰的壓力,有轉型之痛,亦同時具體指明如何積極作為,正正說明了國家的管治正趨向成熟,敢於應承認問題,甚至承認某項改革失敗,其實這是自信的表現。

第二層解讀是毛澤東講到的「十七難」。《新華社》報道相關新聞的時候,提到1945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作結論報告,講到準備吃虧的時候,一口氣列出了十七個困難,藉此引入習主席講要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

毛澤東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會議。

毛澤東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會議。

毛澤東在1945年5月31日七大會議作總結報告的時候,出人意料地說要準備吃虧,要應付十七個困難。當時二次大戰步入尾聲,日本敗像已呈,就在日本宣佈投降之前的兩個多月,當大家興高采烈的時候,毛澤東竟然提出了十七條難題,其中包括要準備挨外國人的罵、挨國內大罵、準備被國民黨佔去大塊根據地、準備被消滅若干萬軍隊、準備爆發內戰、準備外國幫助蔣介石打共產黨等等。在抗戰即將勝利的時候,毛澤東好像庸人自擾般自數困難,與當時的氣氛頗不適應。     

其實,毛澤東已經預視到當日本人戰敗之後,國共必將反臉,中國內戰一觸即發。他講十七難之前,原來還有一個小故事。曾任毛澤東的秘書的胡喬木在1991年11月關於毛澤東的七大講話有一個回憶,話毛澤東當時提到太平天國的例子,表示寧可失敗,決不投降。毛當時說,「太平天國有幾十萬軍隊、成百萬的農民,打了十三年,最後在南京城被清兵攻破的時候,一個也不投降,統統放起火燒死了,太平天國就這樣結束了。他們失敗了。但他們是不屈服的失敗,什麼人要想屈服他們,那是不行的。」胡喬木的解讀是,「就像毛澤東講十七條困難一樣,這樣講,當然不是氣餒,而是為了激發大家更昂揚的氣概。這說法是表示一種決心,一方面認為必然會勝利,同時帶有一種誓師的味道。」他認為「越是在勝利的時候,越要有一種應付重大事變或艱險的精神準備,甚至想到失敗了從頭做起。這不能說是無事自擾,相反倒是一種理性自信。」

講到打仗,中國如今有兩場仗,一場是國內經濟轉型升級之戰,另一場是面對美國挑戰的國際之戰。官媒把習主席講到困難,連繫到毛澤東講十七難,恐怕背後有一重更深的意義,就是「寧可失敗,決不投降」。相信老外傳媒對中國的歷史的認知有限,不知習講話背後的深意。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