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命令陳(賡)、謝(富治)縱隊三個旅,楊(勇)、蘇(振華)縱隊三個旅、張宗遜縱隊兩個旅從山西過黃河,協同邊區部隊保衛延安。

考慮到邊區人口稀少,供給十分困難,毛澤東和中央軍委設想的第二方案是從其他戰略區調集主力,從外線配合內線保衛延安,粉碎胡宗南對延安的進攻。這也是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關於保衛延安的主要方案。

彭德懷在戰前動員會上

報中估計,胡宗南進攻延安兵力不超過十五個團,「敵指揮差,兵力疲勞,士氣不振,我可擊破敵之進攻,保衛延安。」

不過,作為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的彭德懷在貫徹毛澤東保衛延安的總意圖時,也有著自己的獨立見解和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認識,這就是在強調內外線配合時,他較多地考慮內線獨立作戰的問題,在強調保衛延安的同時,也設想放棄延安後的處置。

1946年11月11日,彭德懷在保衛邊區和延安的幹部動員大會上指出:邊區主力部隊要決心殲滅進犯蔣軍的全部或大部,游擊隊、自衛軍要展開普遍的游擊戰、地雷戰,困死和餓死打進邊區的敵人。在其他人都在談論保衛延安、儘可能禦敵於我境之外的時候,他提出了開展游擊戰,困餓打進邊區之敵。雖然這還只是一般的號召,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彭德懷當時的想法。

報中指出:以教導旅在正面利用地形、堅固工事,頑強抵抗進犯軍,待敵主力進攻時,向南突擊,收復關中,奪取中部(今黃陵)、宜君、同官、白水等地。或在胡軍進攻前,向隴東之西峰、寧縣、正寧地區進攻。

報中提出了陝甘作戰的三個方案:(1)迅速消滅隴東敵四十八旅,然後主力轉向關中;(2)我主力迅集於張村驛、直羅鎮線,準備殲擊北進或東進之一路;(3)「讓敵深入延安、延長後待敵困難增多時再從敵側後殲擊。」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方案均未設想內外線配合的問題,從這點看,這似乎表明在對待外線配合內線保衛延安的問題上,彭德懷更強調內線獨立作戰。此其一。其二,第三方案設想到了放棄延安,誘敵深入,在內線殲敵的問題。這是一個重大的轉變。

但是,這第三個方案很可能不是毛澤東當時強調的重點,而是最壞情況下的處置。3月6日,毛澤東仍強調:我們「須保持延安及邊區,以便鉗制胡軍。只要延安與邊區存在,即能鉗制大量胡軍不敢東調。」毛澤東的意圖仍是利用延安吸引和牽制胡宗南集團。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