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袁紹為何不脅天子號令諸侯? 當時形勢解讀

歷史長河

袁紹為何不脅天子號令諸侯? 當時形勢解讀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袁紹為何不脅天子號令諸侯? 當時形勢解讀

2019年08月10日 10:00

曹操的成功,顯然令袁紹決定愚蠢,但了解形勢,也許合情合理。

東漢末年,曹操能夠越來越強盛,兼併群雄統一北方,有實力逐鹿中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將漢獻帝控制在自己手中,獲得號令天下的資本。而當初佔據四州、號召力最強軍閥袁紹,其實可以比曹操先行迎奉漢獻帝,我們很易會「事後孔明」,提出一個問題就是為何沒有這樣做,否則袁紹就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實在失策至極。

更多相片
影視中的曹操救駕 (網上圖片)

曹操的成功,顯然令袁紹決定愚蠢,但了解形勢,也許合情合理。

影視中的袁紹 (網上圖片)

早在袁紹奪取冀州之初的公元191年,曾動過迎奉漢獻帝的念頭,他曾聽取謀士沮授建議,表示願意派兵西迎皇帝,但事後不了了之。等到漢獻帝從長安冒死逃回洛陽,即公元196年,袁紹在沮授的建議下,再度起過迎奉皇帝念頭,但最後還是放棄,讓曹操「冷手執個熱煎堆」。

影視中的袁紹 (網上圖片)

首先,袁紹一直不承認漢獻帝的正統地位的。當初袁紹與「國賊」軍閥董卓決裂,在關東舉起討逆旗幟,起因便是反對他廢少帝立獻帝。在袁紹眼中,漢獻帝不僅為董卓傀儡,名不正言不順,非正統。為此,袁紹還曾聯合冀州牧韓馥,打算擁立宗室劉虞為帝,只是劉虞堅決不合作。

影視中的袁紹 (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袁紹不需要藉助漢獻帝來擴充實力。他作為關東反董卓聯盟盟主,不僅形象氣質好,出身極為高貴,自高祖至父輩,四代皆居三公之位,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在當時政治氣侯來說,號召力極強,輕易可以召集天下豪傑共舉大事。更何況袁紹在當上盟主後,獲得關東各州郡長官黜陟、賞罰的權力,形同關東「皇帝」,也許沒必要藉助漢獻帝威望,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還有就是,設身處地來考慮,袁紹也擔心漢獻帝與河北士族合流,威脅自己地位。東漢是個世族士族佔據統治地位的朝代,世家大族雖然經常結盟,但各自都有強烈地域差別意識,非到萬不得已,絕不肯接受外地家族統治。袁紹所屬的汝南袁氏儘管是豪族,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但總體上來說根基還在河南,若想在河北立足、統治當地,卻也是極難。所以,袁紹一旦迎獻帝到鄴城,那麼河北世家大族便容易聯合,以擁戴皇帝為名,袁紹最終有被壓制的風險。這點,袁紹謀士郭圖和大將淳于瓊也看得清楚,所以他們才勸諫主公不要迎奉獻帝。無論是否聽從皇帝命令,都會削弱自己的權勢,實在不划算。

影視中的曹操救駕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曹操救駕 (網上圖片)

早在袁紹奪取冀州之初的公元191年,曾動過迎奉漢獻帝的念頭,他曾聽取謀士沮授建議,表示願意派兵西迎皇帝,但事後不了了之。等到漢獻帝從長安冒死逃回洛陽,即公元196年,袁紹在沮授的建議下,再度起過迎奉皇帝念頭,但最後還是放棄,讓曹操「冷手執個熱煎堆」。

袁紹在迎奉漢獻帝一事上的拖延,後世大都認為是因他優柔寡斷、目光短淺,但事實未必如此。因為作為跨據四州、帶甲百萬的大軍閥,袁紹不可能看不到迎奉皇帝的大「優勢」,他沒有這樣做,就要了解他的形勢。

影視中的袁紹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袁紹 (網上圖片)

首先,袁紹一直不承認漢獻帝的正統地位的。當初袁紹與「國賊」軍閥董卓決裂,在關東舉起討逆旗幟,起因便是反對他廢少帝立獻帝。在袁紹眼中,漢獻帝不僅為董卓傀儡,名不正言不順,非正統。為此,袁紹還曾聯合冀州牧韓馥,打算擁立宗室劉虞為帝,只是劉虞堅決不合作。

在袁紹看來,漢獻帝並非正統,但曹操不然,他雖然一度參加及率領關東的「反董聯軍」,也曾經視劉協為偽皇帝,但現實考慮,又不得不調整下思路及策略。在曹操打算「脅天子」時,與袁紹相比地盤小兵也少,在諸侯當中的號召力微乎其微,大概只能迎奉漢獻帝,榨取獻帝僅餘的價值−其實也是豐厚的政治資本−藉此擴充勢力才是可靠出路。

影視中的袁紹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袁紹 (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袁紹不需要藉助漢獻帝來擴充實力。他作為關東反董卓聯盟盟主,不僅形象氣質好,出身極為高貴,自高祖至父輩,四代皆居三公之位,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在當時政治氣侯來說,號召力極強,輕易可以召集天下豪傑共舉大事。更何況袁紹在當上盟主後,獲得關東各州郡長官黜陟、賞罰的權力,形同關東「皇帝」,也許沒必要藉助漢獻帝威望,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相反,曹操則不同,他出身為宦官的孫,僅為兗州刺史,政治號召力極弱。更加要命的是,曹操早期奉行敵視名士政策,殘忍處死兗州大名士邊讓,導致大批曾依附於他的大名士如陳宮、張邈等人與他決裂,令他差點兒丟失根據地。所以,曹操如不掌控獻帝藉助威望,根本不足以「號令天下」。

影視中的袁紹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袁紹 (網上圖片)

還有就是,設身處地來考慮,袁紹也擔心漢獻帝與河北士族合流,威脅自己地位。東漢是個世族士族佔據統治地位的朝代,世家大族雖然經常結盟,但各自都有強烈地域差別意識,非到萬不得已,絕不肯接受外地家族統治。袁紹所屬的汝南袁氏儘管是豪族,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但總體上來說根基還在河南,若想在河北立足、統治當地,卻也是極難。所以,袁紹一旦迎獻帝到鄴城,那麼河北世家大族便容易聯合,以擁戴皇帝為名,袁紹最終有被壓制的風險。這點,袁紹謀士郭圖和大將淳于瓊也看得清楚,所以他們才勸諫主公不要迎奉獻帝。無論是否聽從皇帝命令,都會削弱自己的權勢,實在不划算。

正是基於以上三點考慮,袁紹連番婉拒河北士族的代表沮授的建議,不肯迎奉被其他諸侯視為「政治工具」的漢獻帝來河北。但最終益了曹操,使得後者得以壯大實力。後世屢屢把袁紹拒絕迎奉漢獻帝視為愚蠢之舉,但就當時的情勢而論,他這樣做的確合情合理,只是因為他後來敗給了曹操,才讓這些正當理由變得蒼白無力。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