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解放後溥儀故宮故地重遊 年近半百沒有惋惜遺憾

歷史長河

解放後溥儀故宮故地重遊 年近半百沒有惋惜遺憾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解放後溥儀故宮故地重遊 年近半百沒有惋惜遺憾

2020年02月10日 10:00 最後更新:02月11日 11:58

幾十年後「回家」,由皇帝變成平民,經歷比他人還多,心情是怎樣的?

故宮,又被稱作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帝王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最為宏大,最為完整的古建築群,由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紫禁城至今年剛好600年。紫禁城現成為故宮博物院,專事保管故宮歷史文物、檔案文獻、宮殿建築以及古代藝術珍品,並整理研究及陳列展出。

更多相片
民國政府派人到故宮打包文物 (網上圖片)

幾十年後「回家」,由皇帝變成平民,經歷比他人還多,心情是怎樣的?

1949年北平解放時的北京故宮午門 (網上圖片)

194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北平後,不久成立故宮博物院。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北京故宮被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49年時的故宮太和門,大門上掛着「歡迎國際友人蒞臨參觀」條幅 (網上圖片)

據溥儀的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回憶錄《溥儀與我》中說過,說她自己婚後和溥儀重遊過兩次故宮,第一次是在1963年5月2日。據了解,當時故宮的門票是一毛錢。對於重回自己的家而要門票時,不知道當溥儀他是甚麼心境,但可以透過李淑賢的回憶來了解一下。

李淑賢與晚年的溥儀 (網上圖片)

李淑賢說,當他們進入玄武門時,溥儀告訴她,當年自己就是在這裡,被馮玉祥趕出宮,就的就1924年的「北京政變」時了。李淑賢形容,當時的溥儀說這件事的時候,早已沒有了惋惜和遺憾,言語當中透露的只有平和,這也是令李淑賢沒有想到的。

1949年故宮內金水河 (網上圖片)

剛剛進入故宮之後不久,他們就看見一群人圍在一個導遊身邊,聽導遊講述故宮的歷史以及之前宮中的事情,溥儀就笑着拉着李淑賢過去一起聽,導遊說著:「這兒就是當年宣統皇帝讀書的地方。」溥儀和妻子倆人相視一笑。起初李淑賢還擔心其他人會認出溥儀,但溥儀完全不擔心,聽著導遊講的時候,還時不時都笑起來。

1949年午門西側的雁翅樓 (網上圖片)

溥儀聽完導遊講解後,再告訴李淑賢,笑說導遊說當時的我是在這裡讀書,但實際上我根本不愛學習,讓老師停課他就停課。溥儀又向李淑賢回憶當年:「上課時候老師讓我們幾個背課文,但是他睏了就打瞌睡,我就用紙捏成一個細棍,偷偷地捅他的鼻孔玩,捅的他連打了好幾個噴嚏,實在是太好笑!」

1949年太和門前的廣場和內金水橋 (網上圖片)

溥儀到了故宮,免不了充當李淑賢的「導遊」。事實上,當年應該沒有人更清楚他住了十多年的地方。據說,溥儀在另一次重遊故宮時,他便發現有很多不對之處,很多擺設都有問題。比如說原來西暖閣一面用來緊急逃生的暗門被填住,但這裡是皇帝的專用通道。還有就是光緒帝寢宮裡的寶劍,它是被德高望重的大喇嘛開過光,因此才能夠被光緒掛在寢宮辟邪鎮宅。而溥儀一眼就發現,寶劍掛反了位置。

1949年午門北面 (網上圖片)

溥儀說,那柄寶劍原本是要掛在對門的牆上才有作用,但卻被人胡裡糊塗地掛在了側壁,自然沒有用處。據說溥儀這麼一路走一路看,還發現了很多錯誤,最令人啞然失笑的,便是寢宮中放置的光緒照片。

故宮博物院的創建,始於部分設館的1914年的「古物陳列所」,至1928年完善體制成為國家博物院。193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躲避日本侵略。1948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遷文物中,約三分之二隨民國政府播遷台灣。

民國政府派人到故宮打包文物 (網上圖片)

民國政府派人到故宮打包文物 (網上圖片)

194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北平後,不久成立故宮博物院。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北京故宮被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段時間,故宮成為了國家景點,但對於清遜帝溥儀來說,這是他以前的家。1959年溥儀被國家特赦,成為了普通公民。這時已年過半百的溥儀,於1963年有了一次故地重遊的機會。

1949年北平解放時的北京故宮午門 (網上圖片)

1949年北平解放時的北京故宮午門 (網上圖片)

據溥儀的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回憶錄《溥儀與我》中說過,說她自己婚後和溥儀重遊過兩次故宮,第一次是在1963年5月2日。據了解,當時故宮的門票是一毛錢。對於重回自己的家而要門票時,不知道當溥儀他是甚麼心境,但可以透過李淑賢的回憶來了解一下。

1949年時的故宮太和門,大門上掛着「歡迎國際友人蒞臨參觀」條幅 (網上圖片)

1949年時的故宮太和門,大門上掛着「歡迎國際友人蒞臨參觀」條幅 (網上圖片)

李淑賢說,當他們進入玄武門時,溥儀告訴她,當年自己就是在這裡,被馮玉祥趕出宮,就的就1924年的「北京政變」時了。李淑賢形容,當時的溥儀說這件事的時候,早已沒有了惋惜和遺憾,言語當中透露的只有平和,這也是令李淑賢沒有想到的。

李淑賢與晚年的溥儀 (網上圖片)

李淑賢與晚年的溥儀 (網上圖片)

剛剛進入故宮之後不久,他們就看見一群人圍在一個導遊身邊,聽導遊講述故宮的歷史以及之前宮中的事情,溥儀就笑着拉着李淑賢過去一起聽,導遊說著:「這兒就是當年宣統皇帝讀書的地方。」溥儀和妻子倆人相視一笑。起初李淑賢還擔心其他人會認出溥儀,但溥儀完全不擔心,聽著導遊講的時候,還時不時都笑起來。

1949年故宮內金水河 (網上圖片)

1949年故宮內金水河 (網上圖片)

溥儀聽完導遊講解後,再告訴李淑賢,笑說導遊說當時的我是在這裡讀書,但實際上我根本不愛學習,讓老師停課他就停課。溥儀又向李淑賢回憶當年:「上課時候老師讓我們幾個背課文,但是他睏了就打瞌睡,我就用紙捏成一個細棍,偷偷地捅他的鼻孔玩,捅的他連打了好幾個噴嚏,實在是太好笑!」

1949年午門西側的雁翅樓 (網上圖片)

1949年午門西側的雁翅樓 (網上圖片)

溥儀到了故宮,免不了充當李淑賢的「導遊」。事實上,當年應該沒有人更清楚他住了十多年的地方。據說,溥儀在另一次重遊故宮時,他便發現有很多不對之處,很多擺設都有問題。比如說原來西暖閣一面用來緊急逃生的暗門被填住,但這裡是皇帝的專用通道。還有就是光緒帝寢宮裡的寶劍,它是被德高望重的大喇嘛開過光,因此才能夠被光緒掛在寢宮辟邪鎮宅。而溥儀一眼就發現,寶劍掛反了位置。

1949年太和門前的廣場和內金水橋 (網上圖片)

1949年太和門前的廣場和內金水橋 (網上圖片)

溥儀說,那柄寶劍原本是要掛在對門的牆上才有作用,但卻被人胡裡糊塗地掛在了側壁,自然沒有用處。據說溥儀這麼一路走一路看,還發現了很多錯誤,最令人啞然失笑的,便是寢宮中放置的光緒照片。

1949年午門北面 (網上圖片)

1949年午門北面 (網上圖片)

溥儀看了光緒帝的住處,發現房間擺放的照片不是光緒本人,沒是向工作人員提出了問題。工作人員找來了專家,溥儀向專家說:「這張照片不是光緒帝,而是攝政王載灃。」專家卻反駁。溥儀之後淡淡的說:「我雖然不太懂歷史,但我知道這張照片是我爸。」父親的樣子必然不會記錯。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