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4世紀黑死病肆虐 加速蒙元崩塌

歷史長河

14世紀黑死病肆虐 加速蒙元崩塌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14世紀黑死病肆虐 加速蒙元崩塌

2020年02月14日 10:00 最後更新:02月16日 12:59

黑死病歐亞急速傳播,成為蒙古「征服世界」的致命殺手。

蒙古在中國北部大漠擴張,更橫掃歐亞建立帝國,幅員囊括歐亞大陸中心大部分地區,這次統一大業,開闢中國和黑海、地中海之間的北方貿易通道,促進貿易擴張,加上從地中海到中東再到印度洋和南海的南方通道,一個準全球化體系正在形成,蒙古似乎能「征服世界」。然而,蒙古統一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黑死病爆發,令到世界體系發展大幅倒退。

更多相片
元代壁畫的蒙古人 (網上圖片)

黑死病歐亞急速傳播,成為蒙古「征服世界」的致命殺手。

15世紀畫作描繪意大利爆發黑死病的情況 (網上圖片)

據著名世界史研究者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指出,公元紀年開始時,人類社會「產生四個不同文明疾病圈」—中國、印度、中東和地中海(含歐洲),每個「疾病圈」囊括大約五六千萬人,與各自環境建立平衡。各「疾病圈」相對封閉,阻止各種「怪」病在體系間傳播。

西方14世紀描繪的蒙古殲敵場景。蒙古馬匹,也成為病菌傳播的快速交通工具 (網上圖片)

據指,在中印緬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齧齒動物群體中,或許一直存有腺鼠疫桿菌流行病源,當地人長期生活下,已多少適應這種病菌。由於有無人區、河流和其他自然屏障,一直將這個病區與其他地區隔開,直到1252年以後,南征北戰的蒙古人將鼠疫桿菌帶進雲南和緬甸。蒙古人對這種疾病幾乎毫無抵抗力,蒙古馬匹也成為快速交通工具,將病菌的虱子攜帶到北方大草原上的齧齒動物中,那些動物棲身的洞穴,鼠疫桿菌甚至能夠在寒冬中存活。

金帳汗國札尼別汗圍困熱那亞卡法 (網上圖片)

麥克尼爾認為,黑死病並沒有直接傳到蒙古。最可能是,鼠疫在公元1331年侵入中國,然後接下來的15年間,鼠疫經過遍佈歐亞商旅驛站之間蔓延,到了公元1346年傳到克里米亞。

畫作描繪1349年黑死病於今天比利時古城圖爾奈流行,民眾搬弄大批棺槨 (網上圖片)

早在黑死病肆虐地中海世界前,歐洲開始感受到死亡陰影。14世紀20年代末,佛蘭德斯的紡織業出現困境;14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意大利銀行業已開始經濟萎縮,而這些地方此時還未有鼠疫。事實上,當時貿易的另一方,已經被黑死病爆發影響急速萎靡。由於蒙古統一,和平為歐洲及中國的貿易帶來「小陽春」,但也是因為這樣,黑死病急速傳播,成為蒙古「征服世界」的致命殺手。

元代壁畫的蒙古人 (網上圖片)

元代壁畫的蒙古人 (網上圖片)

據著名世界史研究者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指出,公元紀年開始時,人類社會「產生四個不同文明疾病圈」—中國、印度、中東和地中海(含歐洲),每個「疾病圈」囊括大約五六千萬人,與各自環境建立平衡。各「疾病圈」相對封閉,阻止各種「怪」病在體系間傳播。

蒙古人成功建立大帝國,卻為相對封閉的地區架起橋樑,促成高危傳染病傳播。於繁盛時期(即介乎1279至1350年),蒙古帝國將哈拉和林、伏爾加河地區、克里米亞及中國的大都(即北京)的商隊驛站連接起來。從流行病學角度來看,商隊貿易網擴張導致一個後果,就是大草原上的齧齒動物與新病毒帶菌者相遇,病菌中很可能就有腺鼠疫,最終導致14世紀後半期黑死病世界性大流行。

15世紀畫作描繪意大利爆發黑死病的情況 (網上圖片)

15世紀畫作描繪意大利爆發黑死病的情況 (網上圖片)

據指,在中印緬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齧齒動物群體中,或許一直存有腺鼠疫桿菌流行病源,當地人長期生活下,已多少適應這種病菌。由於有無人區、河流和其他自然屏障,一直將這個病區與其他地區隔開,直到1252年以後,南征北戰的蒙古人將鼠疫桿菌帶進雲南和緬甸。蒙古人對這種疾病幾乎毫無抵抗力,蒙古馬匹也成為快速交通工具,將病菌的虱子攜帶到北方大草原上的齧齒動物中,那些動物棲身的洞穴,鼠疫桿菌甚至能夠在寒冬中存活。

西方14世紀描繪的蒙古殲敵場景。蒙古馬匹,也成為病菌傳播的快速交通工具 (網上圖片)

西方14世紀描繪的蒙古殲敵場景。蒙古馬匹,也成為病菌傳播的快速交通工具 (網上圖片)

麥克尼爾認為,黑死病並沒有直接傳到蒙古。最可能是,鼠疫在公元1331年侵入中國,然後接下來的15年間,鼠疫經過遍佈歐亞商旅驛站之間蔓延,到了公元1346年傳到克里米亞。

那一年,黑死病在一個蒙古王子率領的軍隊中爆發,當時欽察汗國(金帳汗國)札尼別汗圍困當時屬於熱那亞、克里米亞的貿易城市卡法。蒙古人把死亡的鼠疫病人屍體,以投石機投入卡法城,後來一名熱那亞商人把鼠疫帶回意大利,從而引發歐洲黑死病大瘟疫。這有可是歷史上第一次生物戰。

金帳汗國札尼別汗圍困熱那亞卡法 (網上圖片)

金帳汗國札尼別汗圍困熱那亞卡法 (網上圖片)

早在黑死病肆虐地中海世界前,歐洲開始感受到死亡陰影。14世紀20年代末,佛蘭德斯的紡織業出現困境;14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意大利銀行業已開始經濟萎縮,而這些地方此時還未有鼠疫。事實上,當時貿易的另一方,已經被黑死病爆發影響急速萎靡。由於蒙古統一,和平為歐洲及中國的貿易帶來「小陽春」,但也是因為這樣,黑死病急速傳播,成為蒙古「征服世界」的致命殺手。

畫作描繪1349年黑死病於今天比利時古城圖爾奈流行,民眾搬弄大批棺槨 (網上圖片)

畫作描繪1349年黑死病於今天比利時古城圖爾奈流行,民眾搬弄大批棺槨 (網上圖片)

麥克尼爾還提出一個明顯的佐證,從14世紀30年代晚期起,有關蒙古帝國境內的歐洲商人和傳教士的信息已減少,到該世紀中葉幾乎完全消失。儘管在世紀之交時,陸路仍然是大家的首選,但到公元1345年,有記錄可查的駐留中國的最後一位意大利人馬黎諾里(Giovanni de' Marignolli),迫於動盪內陸局勢(無論在軍事上還是疫情上),只得以行程更遠的海路回鄉。歸鄉的商人和傳教士,不久就發現自己家鄉陷入與亞洲大陸一樣的疫情。據指,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大約7500萬人死亡。

當時元朝整個政治及社會狀態已經不穩,而疫情肆虐,中國民眾為避免染病求助於鬼神,焚香聚眾,佩帶紅色布條辟邪,至漸漸聚眾鬧事,「紅巾起義」即源於此。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