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南宋抗蒙40年 孟家軍猛將輩出成主力

史空穿梭

南宋抗蒙40年 孟家軍猛將輩出成主力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南宋抗蒙40年 孟家軍猛將輩出成主力

2020年12月02日 10:00 最後更新:12:59

南宋偏安江南,但仍能抵抗強大的蒙古軍隊長達40年,與當時南宋猛將如雲不無關係。

蒙古軍隊 (網上圖片)

蒙古軍隊 (網上圖片)

在南宋眾多名將之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孟珙。他出身將門,曾祖孟安、祖父孟林均為岳飛部將。孟珙早年曾隨父抗金,並參與滅金的蔡州之戰。滅金後,南宋與蒙古爆發戰爭,孟珙便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由於他在抵抗蒙古軍的傑出表現,甚至被後世軍史家稱之「機動防禦大師」。

蒙古鐵騎 (網上圖片)

蒙古鐵騎 (網上圖片)

不過,更為人所稱道的是,孟珙在任之時,發現和培養了大量人才。這些人在孟珙去世後都發揮巨大作用,成為了南宋各戰場上的主力戰將。除了孟珙的親生兄弟外,如王堅、劉整、高達、李庭芝等等,都非常出色。論陣容,孟家軍絲毫不弱於岳飛的岳家軍。

蒙哥 (網上圖片)

蒙哥 (網上圖片)

因擊退蒙哥軍隊而聲名大噪的王堅,便是孟家軍一員。王堅早年曾加入孟宗政的忠順軍,並秘密潛入蒙古軍造船之地,燒毀其船隻二千多艘。後來加入孟珙部下,成為其得力將領。蒙古軍攻四川,王堅隨孟珙入川禦敵。

公元1258年,蒙哥汗親率大軍圍攻合州,久攻不下釣魚城,便是因為得王堅與副將張珏堅守。後來蒙哥在攻城時,更被炮石擊中而受重傷而死,間接令蒙古軍退兵,史稱釣魚城之戰,其功不可抹。可惜後來遭賈似道排斥,改任和州知州兼管內安使,沒過多久便鬱憤而卒。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