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提振軍心 計劃周詳 左宗棠速戰速決收復新疆

歷史長河

提振軍心  計劃周詳  左宗棠速戰速決收復新疆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提振軍心 計劃周詳 左宗棠速戰速決收復新疆

2022年01月21日 10:00 最後更新:12:36

新疆位於中國西北,是古時的「西域」所在地,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這個地方稱為「新疆」始於清乾隆期間,當清軍平定準噶爾,三年後消滅阿睦爾撒納勢力,乾隆帝就將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取名源自新闢疆土,出自乾隆十五年(公元1760年),乾隆帝給陝甘總督楊應琚的諭令:「新辟疆土如伊犁一帶,距內地遠,一切事宜難以遙制。」

在甘肅的清軍。(網上圖片)

在甘肅的清軍。(網上圖片)

這塊由清朝「開闢」的土地,到了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遭到中亞古國浩罕汗國的塔吉克人阿古柏軍閥入侵。阿古柏趁新疆發生動亂,率軍佔據新疆十多年。到了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欽差大臣陝甘總督左宗棠,率領6萬湘軍勞師遠征,向新疆進軍。阿古柏在新疆經營已久,手下有數萬悍匪,背後又有列強英俄以及鄂圖曼帝國撐腰,但左宗棠揮軍,卻將阿古柏打到一潰千里。左宗棠僅用了一年,就消滅阿古柏叛軍,收復新疆。

更多相片
在甘肅的清軍。(網上圖片)

新疆位於中國西北,是古時的「西域」所在地,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這個地方稱為「新疆」始於清乾隆期間,當清軍平定準噶爾,三年後消滅阿睦爾撒納勢力,乾隆帝就將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取名源自新闢疆土,出自乾隆十五年(公元1760年),乾隆帝給陝甘總督楊應琚的諭令:「新辟疆土如伊犁一帶,距內地遠,一切事宜難以遙制。」

1875年在蘭州留影的陝甘總督左宗棠。(網上圖片)

這塊由清朝「開闢」的土地,到了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遭到中亞古國浩罕汗國的塔吉克人阿古柏軍閥入侵。阿古柏趁新疆發生動亂,率軍佔據新疆十多年。到了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欽差大臣陝甘總督左宗棠,率領6萬湘軍勞師遠征,向新疆進軍。阿古柏在新疆經營已久,手下有數萬悍匪,背後又有列強英俄以及鄂圖曼帝國撐腰,但左宗棠揮軍,卻將阿古柏打到一潰千里。左宗棠僅用了一年,就消滅阿古柏叛軍,收復新疆。

清軍當時使用的火炮。(網上圖片)

事實上,自從清政府在1839至1842年鴉片戰爭後,被認為暴露了清廷本身孱弱不堪,清軍其後面對列強的主戰事中兵敗如山倒,那左宗棠又為何能夠以壓倒性的姿態收復新疆?

中亞古國浩罕汗國的塔吉克人阿古柏。(網上圖片)

至於雖然阿古柏也有數萬之眾,但核心戰鬥力只是一萬裝備洋槍的從浩罕汗國跟著他過來的部隊。另外,幾萬從陝甘逃出來的白彥虎等人的部隊,裝備都只是鳥槍火銃和刀矛,另外在當地強徵的壯丁並沒有作戰能力。當阿古柏依仗的騎兵,遇上湘軍加特林機槍,有即使賊軍躲在城中,也架不住湘軍的新式大炮的轟炸。清軍雖然對付歐美軍隊比較勉強,但對付阿古柏的烏合之眾還是比較輕鬆。

佔據新疆的阿古柏軍隊。(網上圖片)

第二,左宗棠為出征做了精心的準備。為取得西征的勝利,左宗棠四處籌集資金糧草,尤其是紅頂商人胡雪巖幫助他在外國銀行借來大筆貸款,這是左宗棠能夠進軍新疆的重要保障。清政府在收復新疆問題上大力支持這名漢族大臣左宗棠,慈禧也一反常態表示支持。各省紛紛支持左宗棠,承擔了西征行動三分之二的協餉。西征前,左宗棠已經籌措了上千萬兩白銀和4000多萬斤糧草。

在甘肅的清軍部隊。(網上圖片)

在軍心方面,左宗棠和湘軍將士萬眾一心,全都抱著誓死收復新疆的決心。據了解,左宗棠以68歲高齡抬棺出征,率軍分三路全面圍剿阿古柏軍。湘軍大將劉錦堂更一馬當先、悍不畏死,率領2萬湘軍子弟衝鋒在前,一個月就打進新疆腹地。在昌吉地區的米泉古牧地,劉錦堂率部與賊兵激戰六天,殲滅匪軍6000餘人,把匪軍一直追到迪化城。此外,由於阿古柏在新疆橫徵暴斂,不得民心,遭到各民族反對,新疆各族都支持左宗棠。

1875年在蘭州留影的陝甘總督左宗棠。(網上圖片)

1875年在蘭州留影的陝甘總督左宗棠。(網上圖片)

事實上,自從清政府在1839至1842年鴉片戰爭後,被認為暴露了清廷本身孱弱不堪,清軍其後面對列強的主戰事中兵敗如山倒,那左宗棠又為何能夠以壓倒性的姿態收復新疆?

首先,左宗棠率領的六萬的西征軍,多是精挑細選的湘軍精銳,戰鬥力強,裝備精良,清一色的歐美新式裝備。據了解,他們配備德國毛瑟1871型步槍、美國斯賓塞連珠槍、加特林機槍、新式後膛快炮等,裝備水平比歐美軍隊一點不遜色,遠比阿古柏軍精良。

清軍當時使用的火炮。(網上圖片)

清軍當時使用的火炮。(網上圖片)

至於雖然阿古柏也有數萬之眾,但核心戰鬥力只是一萬裝備洋槍的從浩罕汗國跟著他過來的部隊。另外,幾萬從陝甘逃出來的白彥虎等人的部隊,裝備都只是鳥槍火銃和刀矛,另外在當地強徵的壯丁並沒有作戰能力。當阿古柏依仗的騎兵,遇上湘軍加特林機槍,有即使賊軍躲在城中,也架不住湘軍的新式大炮的轟炸。清軍雖然對付歐美軍隊比較勉強,但對付阿古柏的烏合之眾還是比較輕鬆。

中亞古國浩罕汗國的塔吉克人阿古柏。(網上圖片)

中亞古國浩罕汗國的塔吉克人阿古柏。(網上圖片)

第二,左宗棠為出征做了精心的準備。為取得西征的勝利,左宗棠四處籌集資金糧草,尤其是紅頂商人胡雪巖幫助他在外國銀行借來大筆貸款,這是左宗棠能夠進軍新疆的重要保障。清政府在收復新疆問題上大力支持這名漢族大臣左宗棠,慈禧也一反常態表示支持。各省紛紛支持左宗棠,承擔了西征行動三分之二的協餉。西征前,左宗棠已經籌措了上千萬兩白銀和4000多萬斤糧草。

佔據新疆的阿古柏軍隊。(網上圖片)

佔據新疆的阿古柏軍隊。(網上圖片)

在軍心方面,左宗棠和湘軍將士萬眾一心,全都抱著誓死收復新疆的決心。據了解,左宗棠以68歲高齡抬棺出征,率軍分三路全面圍剿阿古柏軍。湘軍大將劉錦堂更一馬當先、悍不畏死,率領2萬湘軍子弟衝鋒在前,一個月就打進新疆腹地。在昌吉地區的米泉古牧地,劉錦堂率部與賊兵激戰六天,殲滅匪軍6000餘人,把匪軍一直追到迪化城。此外,由於阿古柏在新疆橫徵暴斂,不得民心,遭到各民族反對,新疆各族都支持左宗棠。

在甘肅的清軍部隊。(網上圖片)

在甘肅的清軍部隊。(網上圖片)

巧合的是,左宗棠進軍新疆時,阿古柏的靠山鄂圖曼帝國國內發生嚴重飢荒,而盟友沙俄則趁火打劫,阿古柏只能向英國求援。清政府有見及此,也對英國軟硬兼施,讓英國人站到了清朝一邊。英國人最終在關鍵時刻沒有幫到阿古柏,他內外交困,最終憂鬱而亡,其殘部逃往俄國。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