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魏晉南北朝的婚姻現實又好笑 要求門當戶對導致騙婚爭婚

歷史長河

魏晉南北朝的婚姻現實又好笑 要求門當戶對導致騙婚爭婚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魏晉南北朝的婚姻現實又好笑 要求門當戶對導致騙婚爭婚

2022年06月21日 15:27 最後更新:15:34

在《禮記・卷七》就有提及「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就是說婚姻作為萬倫之始,首要的功能就是繁衍後代。那麼如何促成一段婚姻?唯一可取的標準便是「門當戶對」,而這個亦是魏晉南北朝婚姻文化中的一大時代特色。

《禮記》(網上圖片)

《禮記》(網上圖片)

不過其實門當戶對的概代早在西周時期中的禮樂制度就已經苗頭初露。那時「等级身份不同,不得嫁娶」,就是禁止貴族跟平民通婚,要求百姓遵守着「禮不下庶人」的原則,因此貴族與庶民是不能結為夫妻的。

禮樂文化中的曾侯乙編鐘(網上圖片)

禮樂文化中的曾侯乙編鐘(網上圖片)

有別於周朝的良賤不婚,魏晉南北朝看重的門第是介乎於官員間,即是士族與寒門之別。何為士族?在《東漢末期的大姓名士》中,唐長孺就此解釋:「東漢以来培养滋長的大姓、名士是構成魏晉士族的基礎。但決不是所有漢末大姓、名士都能在魏晉時成成為士族,唯有在魏晉時期顯贵的家族最有資格成為士族。」台灣學者毛漢光更指出唯有「累官三代以上及居官五品以上,同時合於這兩個條件者,視為士族」。可見士族不僅是世代出仕,於社會、經濟和政治上都有着特權。自魏文帝曹丕接納尚書陳羣的建議,以九品中正制選士,士族、官僚、儒門在朝廷的地位就有了明細的劃分。很多時候評審員都是出自於名門望族,以致於他們在評定士人時,往往只問出身,不問功德。最後造成門第子弟壟斷上品官位,出身不顯的只得淪為卑品官吏,加劇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門閥政治。

隋文帝後來於公元587年廢除了九品中正制,並以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是為科舉制的藍本。(網上圖片)

隋文帝後來於公元587年廢除了九品中正制,並以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是為科舉制的藍本。(網上圖片)

士庶天隔令士族與寒門的對立情況日溢嚴重。不少寒門子弟不論在社會地位上、政治上都遭受壓制,當中互不通婚最為有趣。士族為了展現望族的優越,在婚姻特別要求門當戶對,決不與寒門子弟通婚。顯赫僑姓當中就有我們耳熟能詳的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和蘭陵蕭氏,而當中王、謝、袁三家就經常聯婚,尤以王、謝两家嫁娶最頻繁,比如王導的嫡孫王珣娶謝萬之女為妻,王珉亦同娶其女兒為妻等。士庶不婚在魏晉朝甚至常見到連皇族都默許,就在北魏詔令中有提及:「皇族貴戚及士民之家不得與非類婚侶」。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地位在婚姻的重要性似乎就慢慢變得理所當然,約定續成。

那麼士庶通婚又有甚麼後果呢?在南北朝社會,人們會以「婚宦失當」一字對士庶通婚進行貶斥。在門第觀森嚴的社會薰圍下,若有「婚宦失當」一事發生,該士族則受到所有上流人士排斥和鄙視。譬如南朝時東海王源將女兒嫁給富陽滿氏,卻被人告發,甚至御史中丞沈約更是上書支持要「免源所居官,禁錮終身」,視此為高門大戶之恥。可見,門戶相配是多麼的重要。

簪纓世家間通婚除了有政治需求外,婚禮的隆重程度更反映着宗門的榮光,而「侈婚風」不僅在貴族間流行,就連一般百民百姓也追求。除了追求金銀玉器作為儀式的器物,在同牢之禮時更是美食畢設,所以南朝官員庾炳之嫁女時花費百萬也是不足為奇。要是商人之家,小康有餘,到了婚喪嫁娶,勢必傾盡錢財。而正因為「侈婚風」,婚姻變得物質化和兒戲。在社會上,不乏有人以嫁女兒來賺出高價彩禮錢,甚至騎驢找馬,接受多家彩禮,等收到更多彩禮就把現有的拋棄。就是因為這樣,騙婚和爭婚糾紛不斷浮現,更有一女許配多夫的鬧劇。比如在《北齊書》中,就有「司徒錄事參軍盧恩道私貸庫錢四十萬,聘太原王乂女為妻,而王氏已先納陸孔文禮聘為定」這樣的笑話。

簪纓世家(網上圖片)

簪纓世家(網上圖片)

雖說魏晉南北朝的婚俗文化不可取,但卻十分真實。真實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反映現今,二是本質赤裸。的確昔日的門第觀在現今都不難看到,古人一語「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在今人的觀念中影響很深。「侈婚風」更是常見,畢竟人生就這麼一次大事。魏晉南北朝在為婚姻添上門第、錢財的枷鎖同時,今人亦然。另外,在本質上的真實。有別於其它朝代禮制繁多,魏晉南北朝對女性的限制比較寬鬆。即便是離異不必活在世人的指責中,大概在是戰亂的烽火下的一絲喘息吧。總體而言,我們亦不必過份否定魏晉南北朝的婚俗文化,因為壞的必有好的一面。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