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不容有失的拯救行動 香港秘密大營救

歷史長河

不容有失的拯救行動 香港秘密大營救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不容有失的拯救行動 香港秘密大營救

2022年09月05日 10:00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被日軍占領,滯留在香港的抗日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及其家屬800餘人,在日軍嚴密封鎖和日夜搜捕中突然「人間蒸發」。數月後,他們陸續安然在抗戰大後方或根據地出現,使日軍大為震驚。

日軍入城 (網上圖片)

日軍入城 (網上圖片)

這支被稱為「文化遊擊隊」的撤退隊伍,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幫助下,分水、陸兩路,由東、中、西三線撤離香港,其中中線陸路:香港—九龍—大帽山—深圳河—白石龍—坪山—惠州—老隆—韶關,然後轉道至桂林、重慶或蘇北等地;東線水路:香港—大鵬灣—惠陽或海陸豐根據地;西線水路:香港—長洲島—澳門—中山—台山— 江門,再轉往內地。這些人中,有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大都是國之瑰寶。他們或是共產黨人,或是左翼人士,或是民主人士,或是國民黨愛國人士,只要是愛國的、支持抗戰的,都在營救之列。周恩來在發給香港的急電中特別強調:「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不怕困難、不惜犧牲,想盡一切辦法把他們搶救出來,轉移到安全地帶。」

廖承志在廣州與脫險的文化界人士合影(前排左起:茅盾、夏衍、廖承志;後排左起:潘漢年、汪馥泉、郁風、葉文津、司徒慧敏)(網上圖片)

廖承志在廣州與脫險的文化界人士合影(前排左起:茅盾、夏衍、廖承志;後排左起:潘漢年、汪馥泉、郁風、葉文津、司徒慧敏)(網上圖片)

為了安置好這些文化人的食宿,保證安全,地下工作人員和東江遊擊隊員們花費了很大氣力。

中共地下黨組織建立了不同的聯絡點,以方便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分散隱蔽,並不停變換,以確保安全。這些聯絡點有的是漂亮的洋房,有的是普通的住宅,有的是在飯店商場內,有的是在廢棄的校舍內。大批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的到來,讓吃飯成了頭等大事。當時糧食非常緊缺,所有糧店都掛出「沽清」的招牌, 食品店早就被搶購一空,關門大吉者十之八九,兵荒馬亂哪還有什麽生意可做。為了獲得必要的糧食,地下黨員想盡一切辦法。他們或一大早就和市民一道到「配給站」排長龍,或在護送完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返程中冒險夾帶一些。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在聯絡點填飽肚子,再次整理行裝上路,考慮到他們很多人沒有長途步行的經驗,地下黨還組織進步工人夾雜在同行的「難民」隊伍中間,幫他們背包袱、拿行李。

港九大隊秘密轉送文化界人士 (網上圖片)

港九大隊秘密轉送文化界人士 (網上圖片)

沿線滿是敵偽崗哨,又要翻越土匪出沒的大帽山、穿過日軍封鎖的深圳河岸,而且要時刻防備國民黨頑軍和日、偽軍對遊擊區進行夾擊,還要與「山大王」和當地偽組織交涉,遊擊隊困難重重。


大帽山是從荃灣到元朗方圓百里山區中最高的一座,海拔900餘米,歷來是窩匪之地,其中最大的兩股土匪各有人槍百條,是遊擊隊開辟交通線的嚴重阻礙。要是遊擊隊自己通過,機動靈活,加上有武裝,不會有太大困難,但要保證大批手無寸鐵的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安全通過,並且做到萬無一失,就必須采取強硬措施。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採取了「迫虎離山」的措施,一面派人上山與兩股匪首談判,一面向東江遊擊隊搬來救兵,做出先禮後兵的姿態,要求他們讓出地盤。很快這兩股土匪就在大帽山銷聲匿跡,遊擊隊完全控制了大帽山,並分段派出武裝警戒。由於遊擊隊當時是以「綠林好漢」面孔出現的,他們做的這些工作,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在當時並不十分清楚。廖沫沙在《東江歷險長留念》的回憶文章中記載:「爬了一陣山,在山坡下坐在平地休息,遠遠望見山頭的路口,有兩個身穿便衣卻手握盒子槍的人站在那里……當我們走到那兩個拿槍人的跟前,他們不但不攔路,反而客客氣氣地讓到兩旁,擺手示意,讓我們不停腳步地前進……我至今還記得,在一排平房休息,又遇到持短槍的十多人也是綠林好漢,他們不但不向我們要『買路費』,而且代我們一行新雇兩名挑夫,而且還代我們付出挑夫的腳力費。」廖沫沙稱其為「青山有價不收錢」。

香港秘密大營救路線圖解說 (資料圖片)

香港秘密大營救路線圖解說 (資料圖片)

護送工作派的是最好的交通員,每批文化人還配組人數兩倍以上的進步工人或要到內地參加抗戰的進步青年,以便沿途照顧、掩護。他們的行動大大感動了文化人。這些來自城市的文化人,雖然住著山家,吃着「大鍋飯」,卻仍能舒暢、活躍,不以為苦。通過大撤退,他們更深地體會到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鬥爭的偉大意義,鄒韜奮自稱他們是一支「文化遊擊隊」。


這次大營救穿越敵偽多道封鎖線,歷時近200天,跋山涉水,行程萬余里,遍及10餘省市,共營救出抗日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及其家屬800餘人,實現了「決不把一個愛國進步的人士留在香港」的目標。此外,被營救的還有一批國民黨軍政官員及其家屬,以及日軍集中營的英、印、荷、比等國官兵和國際友人百餘人。茅盾稱之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營救工作的成功,是中國共產黨創造的歷史奇跡,表明黨中央對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的關懷,堅定了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與信心,爭取了他們中的大部分在新中國成立後留在內地,並在文藝界、學術界等擔任重要職務,從而使新中國文學藝術迅速繁榮起來。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往下看更多文章

始建於清光緒年間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

2024年04月19日 10:00

松齡圍位於廣東惠州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距離圩鎮約3公里。松齡圍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該處在近代中國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曾為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由松齡圍、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成立遺址老屋祠堂、鏟頭坳伏擊戰遺址、白芒坑保衛戰遺址、洪亞仁茶店遺址組成現今的白芒坑革命遺址群,面積約3.5平方公里。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1927年12月27日,由廣州起義餘部組建的工農紅軍第四師在師長葉鏞率領下,由龍門縣城轉戰白芒坑,在松齡圍休整了三天。洪亞仁茶店的老闆用茶水熱情招待了紅四師官兵。紅四師官兵在白芒坑期間與群眾的關係也十分密切。白芒坑有個「三眼泉」,是當地群眾取水飲用的地方。紅四師駐紮在白芒坑期間,擔心飲用水不夠群眾喝,便將「三眼泉」挖深、拓寬。後來,經過抗日隊伍、解放軍隊伍不斷的修建完善, 「三眼泉」成為頗具革命傳奇色彩的「紅軍井」。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1944年3月10日,洪月沖、洪月明、洪亞仁、洪木安及呂甫英等人以舞醒獅為名進行串聯活動,在白芒坑老屋祠堂成立了30多人的農會組織,洪月沖任會長,洪月明任副會長;同時成立了婦救會,劉運英任會長,朱石妹任副會長。6月25日,白芒坑民兵自衛隊洪進光、洪水安在茶店地段放哨時,在洪亞仁的協助下抓獲了1名為日軍探路的漢奸,當場查獲其隨身攜帶的日軍軍用地圖和指南針。白芒坑民兵自衛隊與平陵鄉聯防隊配合在鏟頭坳伏擊巡迴騷擾平陵地區的日軍,傷敵10多人,斃敵2人,繳獲槍支和彈藥若干。農會會長洪月沖為掩護部隊撤退受重傷犧牲。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1948年4月12日,國民黨軍保八團一個加強營和平陵吳伯梅聯防隊共500餘人從西、南、北三面圍了當時駐守平陵白芒坑村的博龍河人民解放軍部隊——飛龍隊。飛龍隊60多人在謝光、邵國良、林志的指揮下和白芒坑民兵的配合下奮起反擊,搶佔制高點,激戰一天,最終將敵擊潰。此戰擊斃國民黨軍8人,擊傷30多人,是一場以少勝多的保衛戰。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整體保存較為完整。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遺址松齡圍,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坐東南向西北,總面闊55.15米,通進深26.4米,占地面積約1456平方米,有房屋80多間,結構形式為土坯磚瓦結構,是典型的客家三進式建築,目前保存較好,用於開放展覽。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遺址老屋祠堂,原為三堂三橫、土木結構的客家圍龍屋,前有池塘,後有群山,中間為洪氏祠堂,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目前,舊址只剩下一個用鐵片臨時搭建的拜祭點,其他房屋都已坍塌。現在已經平整土地,重新開始種植作物。遺址前有村道橫穿而過,後種有30畝樟樹。鏟頭坳伏擊戰遺址,位於山坳,兩邊是高山密林,植被保存良好,前往遺址的沿途現已鋪設好水泥路。白芒坑保衛戰遺址,位於山林,林木茂盛。洪亞仁茶店是白芒坑村民洪陽明夫婦帶著兒子洪亞仁,在村口路邊開設的一個茶亭,方便過往客人歇腳、飲食。目前,洪亞仁茶店遺址已經納入龍門紅軍園建設,在距離原址20米處重建。重建後是是一間鋼筋混凝土水泥磚砂石結構的瓦房,牆體土黃色,琉璃瓦頂,位於龍門紅軍園入口右側,前有小廣場,側面是荷花塘,建築占地面積約46.6平方米。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於2010年10月28日被龍門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授予其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5年2月13日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9月被中共惠州市委公佈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8月被中共龍門縣委授予龍門縣黨員教育基地。2018年被惠州學院授予繼續教育培訓專案現場教學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