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穩樓市保經濟增長 內地首套房貸利率下限有望突破4.1% 涉及23個城市

博客文章

穩樓市保經濟增長 內地首套房貸利率下限有望突破4.1%  涉及23個城市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穩樓市保經濟增長 內地首套房貸利率下限有望突破4.1% 涉及23個城市

2022年09月30日 11:49 最後更新:12:06

9月29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階段性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符合條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決定在2022年底前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新發放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

按照新政,對於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均連續下降的城市,在2022年底前,階段性放寬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現行規定執行。

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有望低於4.1%

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2022年9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均保持不變。

按照規定,新發放首套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得低於相應期限LPR(按9月20日5年期以上LPR為4.3%);二套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得低於相應期限LPR加60個基點(按9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計算為4.9%)。

另按照今年5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對於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不低於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減20個基點,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現行規定執行。

因此,此前各地首套房貸利率下限為4.1%。

按照此次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的最新政策,符合條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決定在2022年底前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新發放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此次政策在此前房貸利率下限下調20個基點的基礎上,允許下調的基點更大,或者說允許在4.1%的利率的基礎上進一步下調。

23城符合新政門檻

按照要求,此次允許下調新發放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的城市主要針對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均連續下降的城市。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央行明確了房價過冷的城市可以運用這項工具,即主要針對的是房地產市場疲軟的城市。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數據,至少有23個城市符合條件,普遍屬於當前房地產交易疲軟、房價跌幅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的城市。其中,二線城市8個,分別為哈爾濱、蘭州、武漢、大連、天津、石家莊、昆明和貴陽。三線城市15個,分別為泉州、溫州、瀘州、岳陽、宜昌、北海、大理、秦皇島、湛江、包頭、安慶、濟寧、常德、襄陽和桂林。

新政指出,按照「因城施策」原則,符合條件的城市政府可根據當地房地產市場形勢變化及調控要求,自主決定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派出機構指導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配合實施。

從當前各地執行的房貸利率情況看,按照貝殼研究院監測數據,受8月22日5年期以上LPR下調的影響,9月百城房貸利率均有所下調,截至9月19日,已有86城房貸主流利率低至首套4.10%,二套4.90%的下限水平。同時,一線城市房貸利率最高,首套平均為4.6%,二套平均為5.13%,二三線城市平均利率水平接近下限。

為何放寬?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表示,這一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利於支持城市政府「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在當地政策範圍內,銀行和客戶可協商確定具體的新發放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水平,有利於減少居民利息支出,更好地支持剛性住房需求。

繼5年期以上LPR年內3次下調之後,此次利好政策為何依然瞄准了房貸利率下功夫?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這說明房貸利率依然是提振樓市行情的重要工具。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從近期熱點城市「一城一策」信貸和限購等政策看,紓困力度不小,但需求端的市場預期並沒有得到明顯的緩解。所以,需要更強有力政策。通過進一步降低房貸利率,降低購房特別是首套房成本,以扭轉市場預期,提高入市的剛需。

將如何影響樓市?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2022年以來,全國各地已優化樓市政策超800條優化,但整體政策效果並不明顯,根據中指數據,9月,重點100城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降幅仍超20%,「金九」成色不足,購房者置業情緒低迷,觀望情緒濃厚,房地產成為拖累宏觀經濟穩定恢復的關鍵因素。

陳文靜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下行趨勢尚未得到明顯改善,此次人民銀行及銀保監會通過階段性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利於降低購房成本,激發置業需求入市,但當前房地產市場預期整體偏弱,四季度,仍需更大力度、更大範圍、更快節奏地優化政策,特別是針對核心二線城市,適度允許基本面較好的城市市場熱度回升,產生示範效應,有助於帶動整體市場預期恢復。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政策出台勢必使得銀行的自主權增大,預計四季度將迎來新一輪房貸降息潮,有助於降低房貸成本和提振市場交易行情。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認為,後續視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而定,不排除將這一舉措擴大至更多城市,或單獨下調二套房房貸利率下限的可能。同時,預計四季度5年期LPR報價也有望進一步下調,由此帶動房貸利率更大幅度全面下行,進而推動樓市最快在年底前後出現趨勢性回暖勢頭。這將是四季度穩增長、控風險的一個重要著力點。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美量子「糾纏」十年 內地論文稱美國霸主優勢漸失

2024年03月28日 09:24 最後更新:09:35

過去十年,中國動搖了美國在量子領域霸主地位。

《南華早報》27日聚焦中國量子科技發展態勢,指中國正縮小與美國量子主導地位差距,不僅專利申請量全球佔比超過美國,在美國長期領先的量子計算領域,也勢均力敵,尤其在量子通信領域有明顯優勢。報道稱,相較於美國大搞對華技術限制,中國在量子技術領域展現出開放合作態度。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旗下《中國發明與專利》雜誌3月報道,過去十年,中國量子技術實現歷史性飛躍,從落後於頂尖國家到成為專利和生產領域的領先者。

雜誌另一篇關於全球量子技術論文也稱,中國在此期間實現了「量子優勢」。論文稱,美國早在1994年把量子技術納入國家規劃,中國直到2013年才把該技術納入國家計劃。盡管中國在該領域起步較晚,但2009年,中國的量子技術專利申請總量首次超過美國。

論文表示,中國「迅猛發展」的先進量子技術能夠與美國並駕齊驅。不過,美國仍然是量子技術專利被引用最多的國家,主要是在量子計算這一塊。

《南華早報》引述相關論文報道,美中發展量子技術採取不同戰略——中國專注於利用量子科學來保護通信安全,而美國則尋求發展先進的計算能力。但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最新專利數據表明,美國長期領先領域正受中國挑戰。

論文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2年,量子計算佔中國國內專利授權總量的56.5%,已超過量子通信的30.3%。憑藉量子資訊科學,量子電腦能夠比經典電腦更快地解決複雜問題。2003年到2022年間,全球量子技術專利申請有37%來自中國,超過了剛剛超過28%的美國。

《南華早報》報道,「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優勢尤其明顯,取得了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等里程碑式的成就。」雖然普遍認為美國在量子計算和量子傳感(或先進的運動檢測技術)居於長期領先地位,比如總部位於倫敦的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 2022年報告指出,中國在量子計算技術方面落後美國約五年。但這間公司上月發布最新報告認為,中美兩國如今「幾乎勢均力敵」。中方論文預測,隨著量子傳感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關注,專利預計將大幅增加。

2016年8月16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新華社資料圖片

2016年8月16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新華社資料圖片

此外,根據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上月向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聽證會提交報告,除了超導相關研究等特定子類別,美國被認為在量子計算的大多數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然而,中國在量子計算特定方面的優勢讓美國的領先地位「值得商榷」。

《南華早報》報道,科學家之間的國際合作是量子研究一大特點,但中美在這一問題上呈現差異。

去年8月,拜登政府打著「去風險」發布一項行政令,禁止美國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公司投資中國量子計算、半導體和某些人工智慧領域。

相比之下,中方關於全球量子專利的論文指出,「需要深化和擴大國際合作」,包括與美國的技術合作。論文稱,盡管中國量子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創新環境仍「需要優化」,包括更多的政策規劃。

值得注意的是,量子技術作為新質生產力中未來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次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被提及。去年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快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指出,2025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的佔比要達35%,在類腦智慧、量子資訊、可控核聚變等方面要提前佈局。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進行有效載荷光學性能測試。新華社資料圖片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進行有效載荷光學性能測試。新華社資料圖片

內地封面新聞報道,作為中國量子光學和量子資訊科學的開拓者、先行者與奠基人,中科院院士郭光燦說,中國的量子計算水準「目前位於國際第一梯隊。」不過,郭光燦也稱,在量子計算方面,中國仍與美國水準相差較大,仍需努力。「對比美國的進步,日本、德國還在直追,我們必須有緊迫感,抓緊相關研究。」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