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9萬噸巨艦改成無人機航母 美媒:中國無人母艦讓美軍感受到壓力
近日,美國軍工企業按照海軍的要求,著手將90000噸級的一款巨型軍艦,改造為無人機、無人艇航母,這將給美國海上作戰模式帶來重大變化。中國在此之前已經接收了全球首艘無人母船,在美媒看來,這讓美國軍方感受到了壓力。
內地防務動態微信公眾號《空天力量》引述媒體報道指,美國國家鋼鐵和造船公司在美國海軍現役「遠征海上基地艦」的基礎上,形成了改建一種全新無人作戰平台航母的計劃。該計劃涉及對「遠征海上基地艦」進行一系列重大的修改,從而攜帶大量無人機和無人艇進行作戰。它將是美國海軍「無人艦隊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

美國海軍「遠征海上基地艦」。
「遠征海上基地艦」本身已經是一種高度靈活的支援艦艇,是阿拉斯加級油輪的改進型號。它有成熟的作戰部署能力,主要用於支持美軍各種部隊前沿部署的支援保障工作,特別是特種作戰部隊兩棲作戰和空中掃雷任務。為了滿足美國海軍的最新需求,特別是在無人潛航器作戰領域的需求,美國企業提出把這一90000噸級的艦艦,改裝成無人作戰平台的母艦。美國企業看上這一級別的艦艇,主要是因為該艦艇使用了商業設計的油輪作為基礎,內部空間巨大,可以部署寬大的飛行甲板面積和無人艇艙室。預計每艘無人機、無人艇航母的造價,接近一艘瀕海戰鬥艦的水平,大約5億美元。

新的母艦將增加飛行甲板。
據稱,美國方面可能對6艘「遠征海上基地艦」進行改裝。該艦艇將給美國海軍帶來新的運營概念和作戰模式,在一個平台上融合目前的先進遠征海上基地、分布式海上作戰、高風險瀕海環境作戰等模式。這不能不讓人想到美國軍方對中國的一些作戰構想,例如美軍幾大兵種已經多次提出分散式的在南海等地區部署大量美軍平台,削弱中國遠程導彈打擊能力的影響。而這一艦艇可以控制大量無人平台,可以負擔一部分原本只能由少量航母、兩棲攻擊艦負擔的任務,同時適合淺水沿海地區的作戰需求,成本上也有優勢,有利於促進美軍這一構想的實施。
然而,類似的艦船已經在中國出現了。中國的全球第一艘智能科學考察無人系統母艦「珠海雲」號,已經正式交付使用。它與美方構想類似,主要依靠攜帶的各個無人系統完成擔負的各種任務。這一母艦完成了多項海試任務,實現了測試目標,並正式交付給用戶。「珠海雲」號是世界上第一艘自主航行、可遠程實施遙控的智能海洋科考船,可攜帶大量無人系統。這一母艦已經拿下了中國船級社第一張「智能船舶」證書。它的推進動力、智能體系、定位操縱系統、作業調查支持體系等都具備中國自主知識產權。
相比之下,美軍基地艦的改裝,更側重於著眼於未來的運營、作戰需求,易於拓展和改進。在核心能力方面,新的無人機航母融匯了航空設施、水下水面航行器靠泊、物資暫存支持,以及指揮和控制體系。這6艘巨型艦艇還將確保攜帶的無人機、無人艇可以在得到充分保護的條件下進行停放、靠泊。
改裝後,這一戰艦設置了一個船體後部的飛行甲板,可以搭載較多的無人機,甚至可以起降F-35B隱身戰鬥機。過去,「遠征海上基地艦」已經被用於支持各種小型無人機和無人艇,經過改裝後,可以顯著擴展現有的能力。例如,它將可以容納更大的水下無人航行器,包括波音共識建造的「逆戟鯨」無人潛艇。新的旋轉式無人潛航器釋放和回收系統,將令無人平台的出發、回收變得更簡單、更快速。而且,新的設計可能會避免在艦艇底部開設巨大的無人艇進出開口,這樣在波濤洶湧的水域作業時,母艦的穩定性能得到改善,擴大這一母艦和無人艇的使用率。

美國新的無人艇收放設計。
美軍新的母艦突出了提供出色指揮和控制能力的設計目標,增加了近40個作戰決策人員的工作位置,所以可以更好掌控大量的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和情報工作,能以更多的方式同時開展各種作戰行動。
在這方面,中國的「珠海雲」號直接邁入了高度智能自主作業的階段,甚至可以自動化實施無人艇收放。在試驗階段,中國母艦已經完成了連續12個小時自主操作的任務,避障各種障礙,自主規劃航行路徑,工作效率明顯有了提高,達到了設計目的。美國「動力」網站評價說,「珠海雲」被業界視為「全世界第一艘具有遠海開闊水域自主航行、可遠距離遙控的科考船」,高度定制的智能操作系統令其特別適合控制各種各樣的無人平台。船員可以通過遠程遙控的方式,與這一母艦的導航操縱系統高度結合,便於進出繁忙的港口,或者複雜的淺水區域,在盡可能自主航行的基礎上,保證在最複雜的工作階段進行人工干預。
正因為中國無人母艦的人工智能技術水平起點很高,才讓美國軍方感受到了壓力。從美媒分析來看,美國海軍提出的「無人艦隊」計劃,主要就是為了在海上無人作戰平台上取得對中方的優勢。

中國「珠海雲」號科考船。
值得強調的是,「珠海雲」已經是交付使用的成熟產品,這令中方的努力暫時獲得了領先一步的優勢。此外,中國軍方在無人機、無人艇的發展上也有明顯的突破,包括了長航時、高空或者大深度、高航速的各種型號,例如近期飛越日本週邊海峽的WZ7偵察無人機。長航時無人潛艇已經充分運用於海洋科考和作戰運用,例如參與閱兵的HSU-001無人潛艇。具有武裝能力的無人機、無人艇已經服役。無人機群控技術得到了實際運用。自主駕駛的無人機、無人艇也有較多的運用實例。
當然,美國方面的構想有其明顯的亮點,例如它基於90000噸的現有艦艇,規模上遠超「珠海雲」。這給美國的這一艦艇帶來了許多的好處。例如,該艦艇主飛行甲板很大,是美國海軍艦艇之中第三大的飛行甲板,它在確保執行起降F-35B戰鬥機的任務的同時,還可以不間斷的實施無人機起降操作,這是該母艦噸位巨大優勢的具體表現之一。如前所述,它在無人艇的操作上也有突破性的改善和發展。
目前來看,中國和美國的相關無人機、無人艇母艦比起傳統作戰艦艇,特別是航母來說,都是相對便宜的作戰平台,適合大量建造,部署到世界上許多個地點,完成數量較多的任務。這一平台或者設計構想的潛力很大,具體的開發工作才剛剛開始,它的全新能力還將不斷的出現和演變。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