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寧買上實 唔買煤氣

博客文章

寧買上實   唔買煤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寧買上實 唔買煤氣

2025年05月16日 15:17 最後更新:05月23日 09:35

近日資金流入香港,銀行有點水浸,有美女舊同事來短訊提問,說銀行定期存款最近利息低了很多,有無穩定高息股現價可入?煤氣(0003)OK嗎? 見有5 厘息,可否分注入?

我的答案係「非常唔OK」。煤氣是一隻公用股,22.8倍市盈率,相當貴,不同朋友問問題有不同方向,答案也應該不同,若看煤氣近期走勢,轉強了少少,有少少反覆向上的感覺,短期或可走高少少。但美女朋友問的不是中短線投機,而是取代銀行存款收息,我就認真唔建議買22.8倍市盈率的股份收息。

煤氣死撐住派0.35元息,5年不變。

煤氣死撐住派0.35元息,5年不變。

若同是公用股,中電(0002)市盈率14.1倍,息率4.8厘,派息近似,但市盈率低好多,意味股價平好多。煤氣可以派到5厘息,基本上係把全年盈利派凸出街,其派息比率是114%,即是說盈利百分百派出,再把相當於盈利14%由公司補貼的錢來加入派息。相反中電派息接近5厘,但其派息比率僅67%,即把盈利三分二派出去,三分一保留為公司資產,作未來發展。由於公用股盈利增長有限,頂多只值十多倍市盈,22.8倍的市盈率實在超級貴。

我對美女舊同事說,若真要收息,不如買上海實業(0363),上實現價市盈僅4.7倍,市盈率超低,息率7.7厘,是高息半公用股,上實派息比率僅36%,即集團只把三分一盈利派出街,另保留三分二作未來發展。

上實派息亦相當穩定,近年都派到0.94元息。

上實派息亦相當穩定,近年都派到0.94元息。

美女朋友說,早前聽我意見在9.7元買了上實,現在升到12元以上,原打算食糊。我說若想走波幅,上實一年低位是10.26元,高位13.84元,通常在這些位置波動,若升至13.8元,可沽一沽,回落10%再買,這是中線炒進出的策略。但若問題是取代定期收息,則我認為上實即使在12元以上,但作仍有7.7厘息,好過定期好多,即使買入後股價跌至10元,長揸都冇壞。

講返煤氣,何以弄至22倍市盈率咁貴?主要是早年經常玩十送一紅股策略,普通散戶有息派,又有十送一紅股,股價在送紅股除淨後又升,好像多送了10%利息,所以散戶對煤氣趨之若鶩,搞到市盈率天咁高,不過煤氣2021財年取消十送一紅股,去年煤氣常務董事黃維義接受訪問時重申,暫時再無機會派紅股,除非利潤有10%以上升幅,否則不要想會派紅股。

媒氣在2022年停止送紅股後股價就急插。

媒氣在2022年停止送紅股後股價就急插。

其實派紅股等於不斷增發股份,把股份攤薄,每股盈利會不斷下降,所以派紅股實際上是看似益股東的掩眼法。股東買股最真實的利益是收到股息,若論派息,煤氣、中電和上實派息也相當穩定,過去3年派息差不多,但以煤氣114%的派息率、中電67%的派息比率、及上實36%派息比率比較,就知道煤氣谷盡吃奶之力才可維持派息,而上實派息36%,不等於公司其他錢丟進鹹水海,而是保留資金給公司投資,若管理有方,生意會愈做愈大,盈利愈來愈高。

總括而言,我想提醒散戶,煤氣並不是值得長期投資的股份,關鍵原因是太貴,股民唔識計數,仍殘留當年送紅股幻想,如今仍接受如此高的股價及市盈率,若從長線收息而言,買如此高市盈率股份,就潛藏著不低的股價回落風險。

(如想睇多啲陸羽仁分析大市貼股票,即訂閱「石榴台」,逢周日至周五,日日睇陸羽仁專欄,吼實有乜好股可以投資!)




陸羽仁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睇內銀股跌晒眼鏡

 

近期內銀大股走勢強橫,周五跌市內銀都跌得少過人,特別是建行(0939)、工行(1398)和農行(1288)走勢特別強橫,3隻都升穿7年高位。以建行為例,2018年之後未上過7元,今次在6月頭升穿7元後,繼續向上,周五收7.63元,跌幅0.1%,少過大市0.6%跌幅。

內銀升到這樣,不能以業績解釋。內銀股大多在4月底公布首季業績,國有5大行只有農行多賺2.2%,工行(1398)及建行(0939)均少賺4%,中行(3988)少賺近3%,郵儲銀行(1658)和商業銀行招商銀行(3968)亦少賺逾2%,淨息差則齊齊顯著收窄10個基點以上。

當時高盛發表研報指出,建行等5間內地大型國有銀行首季純利均略遜預期,其他大型國有企業銀行純利亦按年下跌約2%至4%,除農行外大多數內銀貸款增長都未如預期強勁,相信將引發投資者對於全年度派息能否維持的關注。

不過內銀股在業績後股價跌一跌又上,不斷升穿高位,令證券界跌碎一地眼鏡。

相信內銀的強勁表現和內地5月初公布《公募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修訂版要求有關。新管理辦法對公募基金業績基準有所約束,要求主動權益類基金投資組合與滬深300指數為主的業績比較基準,偏離度不得超過10%,促使公募基金在資產配置上更加與滬深300指數靠攏。內地推出這個新要求,主要針對很多公募基金長期跑輸大市,故要求它們不能再跑輸10%以上。

按照今年首季數據,公募基金在內銀板塊的配置比例約3.5%,相較於滬深300指數權重低配9.99個百分點,相較中證800指數權重低配6.99個百分點。由此可見,A股內銀板塊在公募基金配置比例存在差距。

業績落後的公募基金唯有加注指數權重股應對,特別是加注買內銀股,買A股買不夠,就南下來香港追內銀H股。

建行內地A股由3年多前的2022年10月開始起步,展開一個長期升浪。

建行內地A股由3年多前的2022年10月開始起步,展開一個長期升浪。

睇內銀走勢,建行內地A股由3年多前的2022年10月開始起步,展開一個長期升浪,上升走勢相當完美。建行香港H股遲了一年,由2年多前的2023年10月開始起步,展開一個長期升浪,H股走勢波動大一點。

建行香港H股由2年多前的2023年10月開始起步,展開升浪。

建行香港H股由2年多前的2023年10月開始起步,展開升浪。

建行A股8.86元人民幣,比H股7.63港元,仍有27%溢價。建行H股雖破晒高位,但現價市盈率也只是5.46倍,息率5.7厘,其實仍然唔貴,今年盈利雖輕微下調,但未至大跌。

內銀股後市唔太識睇,內地利息向下,內銀A股息率4.6厘,仍然是收息之選,若然內銀A股繼續走上升軌,內銀H股升得咁急,應會調整,但深度回調後,長線仍可能反覆向上。

(如想睇多啲陸羽仁分析大市貼股票,即訂閱「石榴台」,逢周日至周五,日日睇陸羽仁專欄,吼實有乜好股可以投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