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全面檢討隧道及主幹道收費後,提出香港仔隧道及城門隧道,所有車種全日劃一收費由5元調整至8元,至於中九龍繞道,所有車輛全日劃一收費10元。
香港仔隧道。政府新聞處圖片
運輸及物流局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指,假設提高香港仔隧道收費至8元,預計對交通影響輕微,車流略微減少,替代路線黃泥涌峽道的車流會輕微增加,但道路仍有足夠容車量應付交通,每年隧道收入會增加約5000萬元至總收入1.57億元。
城門隧道方面,當局預計上調收費對交通影響輕微,隧道及替代路線大埔道及八號幹線的車流大致保持穩定,相關路段仍有足夠容車量應付,每年隧道收入預計增加約4700萬元至總收入1.32億元。
城門隧道。政府新聞處圖片
至於中九龍繞道,政府假設固定收費10元,每年收入預計為2.57億元,認為有效發揮分流功能,預留適量剩餘容車量應付未來交通需求增長,並收回部分營運成本。另一個不予收費的情景,將接近沒有剩餘容車量,亦未能達致用者自付原則;而固定收費17元的情景,隧道收入較高,但使用率會偏低。
運輸及物流局。資料圖片
當局目標爭取本立法年度內提交相關附屬法例,香港仔隧道及城門隧道的新收費預計可於立法完成審議後一個月內實施;至於中九龍繞道,則爭取在2026年年中全線開通,如獲立法會支持,屆時同步開始收費。
中九龍繞道。
至於過海隧道收費,政府建議暫時維持各車輛收費和繁忙時段安排,並持續監察交通情況,適時作出科學為本的交通管理措施,包括考慮透過《行車隧道(政府)條例》調整分時段收費的安排。
國際海事組織根據其成員國審核機制,審查本港履行國際海事組織強制性文件中相關責任的情況。近日發布的結果顯示本港於多個審核範疇皆取得卓越成績。
香港註冊船舶懸掛的國旗和區旗。運輸及物流局圖片
運輸及物流局發言人表示:「國際海事組織成員國審核機制的審核結果證明中國香港致力踐行甚至超越國際義務的要求。作為國際海事組織的聯繫會員,我們將繼續保持卓越表現,鞏固中國香港作為國際領先的航運中心地位。」
「審核結果其中一大亮點,是我們的船舶註冊處獲得了國際海事組織的讚許。香港船舶註冊處按總註冊噸位而言位列全球第四,而香港註冊船隊亦以其優良質素享譽國際。香港註冊船舶在全球港口國監督檢查的滯留率維持在0.69%的低水平,遠低於全球平均比例的3.30%,反映我們一直致力維持並提升香港註冊船隊的安全性、可靠度及公信力。」
香港船舶註冊處按總註冊噸位而言位列全球第四。政府新聞處圖片
是次審核於二○二三年十一月四日至十三日進行,涵蓋中國香港在船旗、沿海和港口責任方面的執行情況。審核組認可中國香港在履行國際海事組織強制性文件的規定方面設有完善的記錄程序,並適時透過本地立法和發布指引落實相關要求。海事處亦會定期進行管理檢討,以及進行內部和外部審核,以有效實施相關文件的規定。
是次審核更展現了中國香港在多個領域的積極發展和良好措施,以致力推動海運業持份者培育安全意識和防污染文化。其中一項良好措施是主動要求懸掛中國香港旗的船舶定期適時完成抵達港口前的檢查清單,以確保這些船舶符合國際海事組織強制性文件的規定。此外,海事處亦透過與持份者舉行定期會議和研討會、發布通函及香港商船資訊等方式,提供實用資訊,以適時通知持份者國際海事組織的最新強制性規定。
中國香港在是次審核中表現卓越,優於國際海事組織審核的其他成員。審核僅發現中國香港在兩項發現項及一項觀察項方面有改進空間,包括需要更全面監察向國際海事組織通報強制性資訊的情况,以及檢視政府驗船師的培訓進度。相比之下,國際海事組織於二○一六年至二○二二年對其他成員共進行82次審核,平均每次審核發現16項發現項及兩項觀察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已於審核後短時間內提出並採取獲國際海事組織接納的行動,跟進有關的發現項及觀察項。
審核報告已上載至國際海事組織及海事處網站(www.mardep.gov.hk/tc/materials-and-publications/publications/reports/reports-of-marine-department/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