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記熟17條跑步黃金法則 長跑長有唔怕傷

生活事

記熟17條跑步黃金法則 長跑長有唔怕傷
生活事

生活事

記熟17條跑步黃金法則 長跑長有唔怕傷

2019年11月13日 08:29

唔想跑到傷,就要留意~~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越來越多人愛上長跑,鍛鍊身體也鍛鍊心智毅力。但要跑不得其法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如何做到長跑長有,記得留意以下17個練跑法則﹕

【專一性法則】對於一項賽事最有效的訓練方式,就是模仿即將參加的比賽。這是一個最基本同時也非常重要的法則。如果你希望在比賽中以某一個配速完賽,那你就需要按照這個配速進行訓練。跑者訓練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相同的環境下進行練習。

【10%法則】每周的訓練量增加幅度不要超過10%。如果跑步者增加訓練量太快,容易出現受傷。

【2小時法則】飯後大約2個小時後再進行跑步訓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兩個小時已足夠讓胃內的食物消化,即使是吃了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果你等待的時間不夠長,食物會消化吸收得不充分,運動中就會增加腹部痛性痙攣、腹脹甚至是嘔吐的風險。而如果吃的食物含高蛋白和高脂肪,則需要等待3個小時。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10分鐘法則】每次跑步從進行10分鐘的快走和慢跑開始,跑完也用同樣的方法開始收操。運動前的熱身可以幫助身體增加血液流量,並且提高核心肌群的溫度。而運動後的慢跑則更加重要,因為突然停止運動可能造成抽筋、噁心嘔吐,甚至是頭暈的情況。在氣溫較高的情況下,熱身時間可以適當減少。

【2天法則】如果連續兩天感到疼痛,可能就是受傷的先兆。即使是完全休息五天,也不會對你的健康水平產生很大影響。


【習慣飲食法則】在訓練或者比賽之前不要吃或喝一些新的食品或飲料,要堅持你所習慣的飲食。因為你的腸胃已經習慣於特定的營養元素,如果變換食譜會增加消化不良的風險。

【交談法則】跑步時,當你還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說話,證明你的速度還在能力範圍之內。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心跳和呼吸頻率在目標有氧區範圍內的跑者可以輕松交流說話。而那些做不到的人,證明速度已經超出能力範圍了。

【32公里法則】在參加馬拉松比賽之前,至少要跑一次32公里的距離。模擬馬拉松的長距離訓練,需要分為多次,而且很耗時間。當你能跑32公里的時候,它能幫助你在腦海中對全馬的難度和距離有個大致的印象。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碳水化合物法則】在長距離比賽之前的幾天,飲食方面加強對碳水化合物的重視。不過在日常訓練或者短距離比賽前就無需過度補充碳水化合物。

【補眠法則】在每周的訓練中,每跑一英里(約1.6公里),每晚應增加1分鐘的睡眠時間。如果一周跑30英里(約48公里),每晚應多睡半個小時。睡覺是最好的修復訓練損傷的方式,正常人平均需要7個半小時到8個小時的睡眠,而訓練的話,睡眠量就需要再增加。

【補給法則】在任何比賽、訓練或者長跑之後,都需要攝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混合物,或者在30-60分鐘之內補充水分。你需要攝入碳水化合物替代被損壞的肌糖原,補充蛋白質修復肌肉。理論上,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比例是4:1。


【交叉訓練法則】跑步者如果僅僅是為了跑步,容易導致受傷。交叉訓練和力量訓練能讓你變成一個更強壯和更健康的跑者。低壓力的運動,像自行車和游泳有助於讓你在跑步時使用輔助肌肉,同時讓主要肌肉得到休息。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勻速法則】實現個人PB(最好成績)的最佳方法就是勻速跑完比賽。馬拉松比賽的世界頂級選手都是在勻速中完成比賽的。如果你在比賽的一開始跑得太快,後面你將付出沉重代價。

【完賽時間法則】比賽距離越長,你的配速就要越慢。配速越慢,你能在這個配速保持得時間就越長。

【新鞋法則】當跑了700-800公里後,就要換雙新鞋了。在鞋磨損得很厲害之前,就要買新鞋穿,或者準備多一些鞋交替著穿。

設計圖片
【10℃法則】跑步時穿衣保持的溫度要比溫度計顯示的溫度高10℃。如果你穿的衣服正好適應今天的天氣,那麼當你剛出去時,你會覺得剛剛好。然而當你開始跑了一段時間後,開始出汗會覺得很熱。在天氣冷的情況下,風衣和運動緊身褲會讓你覺得跑步時十分輕盈、溫暖。在天氣熱的情況下,穿一件薄薄的運動T恤和短褲能讓你在跑步時沒有任何負擔。

【長跑速度法則】完成最長距離跑步的配速,和跑5公里的配速相比,每1公里至少慢2分鐘左右。長距離比賽時不能跑得太慢。而跑得太快的話又影響恢復,增加受傷的風險。

病患聲稱手術後醒來後被「鬼壓床」無法動彈,台灣麻醉科醫生揭背後原因係...

示意圖

示意圖

病患聲稱手術醒來後被「鬼壓床」動彈不得

在醫療實踐中,被全身麻醉後的病患在手術醒來時,偶爾會出現一種被稱為「鬼壓床」的狀態,病患在經歷這種狀態後,描述其過程是「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張不開眼、動彈不得」。

台醫生解釋「鬼壓床」由肌肉鬆弛劑剩餘影響所致。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麻醉科的王逸萍醫生解釋說,在進行術前訪視時,經常會聽到病患分享「鬼壓床」這類經驗。她指出,這種症狀多由於肌肉鬆弛劑的剩餘影響所致。這類藥物在手術過程中使用,可以讓手術部位的肌肉得到適當放鬆及靜止,防止不自主的肌肉活動而干擾手術進行。然而,肌肉鬆弛劑的副作用可能會導致病患在甦醒後經歷呼吸困難和肌肉無力的情況,這種情況即是病患所指的「鬼壓床」。

示意圖

示意圖

利用肌肉張力監測儀器掌握病患肌力回復情況可減少麻醉副作用

為了減少這些副作用,除了醫生會在手術後給予病患肌肉鬆弛劑的回復劑外,現代醫學亦提供了肌肉張力監測儀器,以監控病患的肌力回復情況。這些監測儀器,例如非侵入性的攜帶型設備,能通過病患手部神經的電刺激,測量手指的肌力運動情況,幫助醫生評估病患肌肉張力的回復狀態。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應在術前和病患溝通以製訂最適合的麻醉計劃

王醫生強調,使用這些監測儀器不僅能在手術中幫助醫生監測病患肌力放鬆的程度,還有助於提高手術的順利性和安全性。此外,醫生在術前訪視中與病患進行討論及溝通,然後根據過去的麻醉經驗來定制一個最適合的麻醉計劃,這種預防性的措施可提高病患的麻醉安全性。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