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在迎接劉少奇骨灰的專機上(資料圖)

王光美在迎接劉少奇骨灰的專機上(資料圖)

對於上海人民來說,恐怕許多人都還記得,解放後少奇同志第一次在上海公開場合出現,和上海人民見面的情景。

那是1957年4月下旬,一個春雨綿綿的下午。少奇同志穿著一套普通的黑色呢制服,到龍華機場迎接外賓,接著站在敞篷汽車上,迎著春雨和花瓣,同上海100萬歡迎群眾見面。少奇同志當時雖已59歲了,但看上去是那樣健康,那樣神采奕奕,像個四十幾歲的人。在以後幾天的活動里,無論是在宴會上,在20多萬人的群眾大會上,在申新九廠或少年宮裏,少奇同志那簡短的、富有吸引力和鼓動性的講話,那謙遜樸素、平易近人的風度,都留給人們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最後一天,在飛機場和採訪的記者道別時,主動和記者們握手,並說「你們辛苦了」,「再見,再見!」那親切、安詳的眼光,更令人難忘。

當記者和王光美同志談起這些往事時,她深有所感地說,少奇同志對上海是很有感情的,是十分關心的,因為上海是黨的誕生地,也是他早年參加革命活動的地方。

1920年,22歲的少奇同志參加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為了更好地學習俄國革命的經驗,這年秋冬之際,他到上海法租界霞飛路漁陽里6號的社會主義青年團總部留蘇預備班學習俄文,翌年赴蘇留學。1922年他又回到上海參加工人運動,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前身「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任職。以後他到江西安源煤礦工人俱樂部工作,後任工會主任,使安源工會成為中國早期職工運動的最堅實和持久的核心之一。以後,他來往於廣州、安源間。1925年,他被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副委員長後,到上海和李立三、蔡和森等同志一起領導了「五卅運動」,並經常來往於廣州、上海間。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他又從湖北回到上海搞黨的地下工作。1930年6月第二次赴蘇,回國後又到上海任黨中央職工部長工作。1932年,少奇同志到江西中央蘇區,就是從上海出發的。

至於解放後,王光美同志說,少奇同志更是經常到上海。他關心上海的人民,關心上海的建設,為上海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到高興,對上海城市建設的規模、佈局、方針、環境保護以及如何建立衛星城鎮、逐步消滅城鄉差別等,都作過具體的指示。他反覆告訴上海市委的同志,上海城市建設「要從實際出發」,「要重視人民的身體健康」,「要為孩子著想,不能顧此失彼,不能坑害後代」,「要有長遠打算,不要像一些水利工程那樣,挖了填,填了挖」。1965年秋天,少奇同志在上海開會、視察,從當時國民經濟恢復、繁榮的情況,再一次滿懷激情地展望了未來。王光美同志說,她聽見少奇同志在火車裏就各方面的問題對陳丕顯同志談了許多。1966年1月少奇同志又對家人和工作人員說:「如果馬克思再給我10年時間,跟同志們一起干,一定可以把中國搞得更好!」

談到這裏,王光美同志沉默了。她悲痛地說:「並不是少奇同志沒有10年好活,而是一場浩劫奪去了他的生命!‘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林彪、江青、陳伯達一夥,動員了40萬人,查閱了400萬卷敵偽檔案,但從未向少奇同志當面核對或查證過一件事。他們找不到任何證據,就採用法西斯手段,製造假證,羅織罪名,對少奇同志進行政治陷害和人身迫害,造成了我黨歷史上最大的冤案!」

最後,王光美同志談到了少奇同志對家人的嚴格要求。她說,少奇同志平時謙虛謹慎,平易近人,一向嚴於律己,經常要求家人與人民同甘苦。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少奇同志要孩子們在學校吃飯。當時孩子們要回家來吃,是完全有條件的。但他卻說:「人民吃不飽,我們有責任。讓孩子們嘗嘗吃不飽的滋味,等將來他們為人民工作的時候,就可以更好地總結經驗教訓,再不要讓人民吃不飽了。」他告誡孩子們要在大風大浪中經受鍛煉,人民將來會信任他們的。他說:「只有全國人民的孩子幸福了,我的孩子才能有幸福。」

1961年,少奇同志到湖南視察,看見老家寧鄉給他修整了舊居,供人參觀。他說:「群眾住房這樣困難,應該與人民同甘苦,怎能把自己住過的房子空起來?」他當時就讓把舊居分給群眾住。王光美同志說,少奇同志恢複名譽後,也希望不要搞什麼故居修復,住在裏面的居民仍舊應該讓他們住下去!

訪問結束時,我們問王光美同志,她是否打算寫本回憶少奇同志的書?她說,過去曾收集過一些材料,現在還沒有完全找回來,但目前實在太忙,這要等以後退休了再說。她說,她不斷收到許多熱情的來信,除了對她表示慰問外,還對少奇同志表示深切的懷念。她衷心感謝大家對她的好意,同時這也證明,在人民的心裏,早已為少奇同志恢復了名譽,五中全會莊嚴地宣告為劉少奇同志平反昭雪,正反映了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的願望!

1980年5月 本文摘自《劉少奇的最後歲月》,黃崢 著,九州出版社,2011.12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