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香港一家布廠在展覽會上做了600多萬元港幣的生意。一個英國商人訂購了一批女用的針織手袋。除新聞記者之外,廣展會不讓隨便拍照。中午閉館時,李歡偷偷摸摸站在中蘇友好大廈門口拍了一張。

1956年,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在廣州中蘇友好大廈開幕。 圖/CNSPHOTO

1956:廣交會序幕

有人說,上帝在把中國大門關上的時候,卻留下了一扇窗,這扇窗就是廣交會

1956年秋,香港商人李歡收到了赴廣州參加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的邀請函。

「我不擔心私產被合營。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搞三反五反,政策一直變,對我們也沒什麼影響。我們都知道共產黨領導下的國家是什麼樣,所以也不奇怪。」今年86歲高齡、人稱“歡叔”的李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香港老牌愛國華人商會南北行公所的理事長、遠大貿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歡是一個鐵杆「老廣交」。在他位於香港干諾道西的辦公室里,有一排柜子,裏面專門收藏了他這半個多世紀以來參加展覽會和廣交會的紀念品,包括請帖、紀念章、粉色來賓魚尾簽等。

1956年,正值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跟1946年起便與廣州做生意的歡叔不同,港澳商人中普遍存在著被「充公」的顧慮。

新中國的大手筆

1955年4月,嚴亦峻調任外貿部駐廣州特派員。

這時,正逢萬隆會議召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逐步取代“一邊倒”,成為中國對外政策的基石。1956年4 月,毛澤東指出:“不管它多反動,只要願意同我們做生意的,願意同我們建立外交關係的,我們都爭取,不論是小的還是大的資本主義國家。”

但當時,中國面臨的貿易禁運比蘇聯還嚴重。東南亞各國政府都採取了限制從中國進口的政策,一些國家公開禁止輸入中國商品,給中國的土特產尤其是輕工業品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困難。

嚴亦峻1946年起就在革命老區從事經濟工作,常常用老區的土特產從白區換取急需的藥品、紙張和布匹等。這個思想靈活、敢想敢做的特派員認為,廣州臨近香港這個東亞轉口貿易中心,應該有更大的作為。

1955到1956年,廣州先後舉辦了「華南物資交流大會」“廣東省物資展覽交流大會”和兩次“廣州出口物資展覽交流會”,不少港澳商人參加了這幾次展會。尤其是1955年10月的“廣州出口物資展覽交流會”,原定成交指標為2000萬港元,實際完成3500多萬港元。

他想,既然小型的辦得不錯,何不辦個大的?

正好1956年春,香港華潤公司總經理張平來廣州,看望從華潤調入外貿部任出口局副局長的舒自清,嚴亦峻也在座。

管理著中共在香港的十餘家黨產的華潤公司,建國後劃歸對外貿易部管轄,成為中國各進出口總公司在香港的總代理,與東南亞、歐美等許多國家建立了廣泛的貿易關係。

萬隆會議後,張平感覺到,外貿工作的局面大不相同了。

華潤檔案館收藏的一份提交給外貿部的報告顯示,1955年4月的萬隆會議之後,海外僑商對訂購「中國製造」商品的恐懼心開始改變。一些銷路無法打開的品種,現在銷量大增,而且一度供不應求。鋼筆最初擬到港500??1000打,萬隆會議後成交逾30萬打;以前青島啤酒每月銷450箱,但5月至7月,銷售竟達30000箱,每月銷量增加23倍以上。還有一些商品大漲價,銷區擴大至加拿大等美洲國家。許多僑商主動來信要求建立聯繫,銷售國貨。

1955年起,香港華潤大廈專門辟出了一處地方,用於出口商品陳列,供來來往往的港澳和海外商人參觀、洽談。1956年元旦,華潤大廈里的「出口商品展」開幕,一時間國內外商人絡繹不絕,一些商品的訂單甚至超過了國內的供應能力。

報,為籌備中共八大和方便蘇聯專家用車等,中央決定進口一批轎車,要張平立刻訂購。

於是,張平向德國賓士汽車公司購買了100輛賓士轎車,併購買了5萬餘支瑞士手錶。

也讓新中國在西方人眼裏具有了一種神秘的吸引力。

三個人分析了外貿工作的新形勢,都認為可以有更大的動作。

香港的展室小,樣品有限,運費貴,人力也不足,能否在國內舉辦一次大型的出口商品展,也是張平心裏的疑問。三人一拍即合,決定向上級建議,在廣州舉辦一次大型出口商品展。

外商的護照不會被蓋章

嚴亦峻把這一想法報告了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陶鑄,當即得到贊成。

6月12日,嚴亦峻向外貿部和廣東省委正式呈報了《建議在廣州舉辦全國出口商品展覽交流會》的請示,建議在當年九、十月間舉辦這次展會。報告中列舉了此舉的四大優點:更全面宣傳我國出口商品;更廣泛邀請港澳以及東南亞部分近東地區的華僑和當地民族商人參展;熟悉東南亞市場,收集情況,以順利開展今後工作;組織交易談判,爭取更多成交。

報,同意外貿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的名義,共同主辦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並要求各地區和各部門積極協助,大力支援。

隨後,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籌備委員會成立,廣東省副省長古大存擔任主任委員,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副主席冀朝鼎、外貿部出口局副局長舒自清和外貿部駐廣州特派員嚴亦峻等擔任副主任委員,嚴亦峻兼秘書長。

華潤公司被責成提供海外客商名單。

此時,距將於11月舉行的出口商品展,只有短短兩個月時間了。

華潤公司成立了兩個小組。一是以華潤總經理張平為組長的「外商小組」,負責邀請外國商人;一個是以華潤副總經理何平為組長的“華商小組”,邀請港澳和海內外的華商和僑商。

邀請外商和華商成為展覽會成敗的關鍵。華潤公司面臨著兩大難題。

首先是外商對公私合營的擔心。1956年,中國正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改造,許多僑商和華商的親屬也在被改造之列。「香港抽紗業普遍存在顧慮,在國內有聯號的公司深恐在運動中影響香港業務,無聯號的不敢將原料寄國內加工,怕被‘充公’。」華潤給外貿部的一份報告裏寫道。

另外一個問題是,當時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只有24個,許多國家沒有中國大使館,外商如何辦理來中國的簽證?

這兩個問題上報到國務院。國務院經過與外交部、公安部等相關部門的協調,作出了答覆:保證外商合法權益,來去自由;外商可持華潤的邀請函到香港中國旅行社登記,先進入大陸,再到海關辦理簽證手續。香港中國旅行社1949年由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接收,是香港四大中資企業之一。

華潤擬好名單,經外貿部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審批後,成為正式的邀請名單。之後,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的名義發出邀請函。邀請函共有數千份,包括七十餘國家的客商。

港澳地區的華商由香港中華總商會代發邀請函。自1956年起,該商會為廣交會代發給香港地區華商客戶的請帖四十餘年。香港中華總商會是香港老牌華商團體,一直與內地和海外華人商會保持著密切的經貿關係,曾憲梓、霍震寰都曾擔任其會長。當時,港澳地區進出口商的政治情況相當複雜。華潤公司1954年的一份報告就提到:中華總商會年底前後的改選,「將有一番激烈鬥爭,因台灣分子亦在蠢蠢欲動」。

「華潤委託港中總發函,港中總對商家進行審查,才能發請帖給你。不然有特務進來怎麼辦?」李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李歡記得,從香港到廣州,坐的是燒煤的火車,「噗噗噗過那個隧道,衣服都黑了」。

外商則需先到香港,帶上官方邀請函和護照,去彌敦道的香港中國旅行社辦理手續,填寫申請表和有關表格。然後這些文件連同護照被迅速送到廣州,辦理簽證。兩天後,外商可到天星碼頭對面的九龍火車站接待室,領取護照、證明文件和一張從香港到深圳羅湖的火車票。抵達羅湖口岸後,所持的護照、文件和所有行李經過嚴格審查後,他們才能繼續前往廣州市區。

但他們的護照不會被蓋章,只是在一份海關文件上蓋章,以免他們回國後遇到麻煩。

「對華禁運只會損害他們自己的利益」

1956年11月初,廣州市內最好的新華、新亞、和平、東亞等旅館,以及其他幾十間旅店和餐廳粉飾一新,準備迎接客人。

200多外國商人、海外華商和港澳商人陸續抵達廣州。

李歡住的是委託香港中國旅行社預定的新華賓館。因接待設施嚴重不足,珠江岸邊停泊的客艇也住滿客人,接待方只好動員客人去投親靠友。這也推動了廣州酒店業的發展。

11月10日,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在中蘇友好大廈開幕。展覽區面積共一萬八千平方米,分為工業品、紡織品、食品、工藝品和土特產品5個館。

當天,《人民日報》頭版發表題為《祝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的社論。社論中寫道: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的展出,又一次有力地證明,在互相尊重國家主權和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展各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是我國政府一貫遵循的原則。社論還譴責了美國的對華禁運,「只增加了西方國家和受西方帝國主義控制的國家的經濟困難,損害了他們自己的利益」。

了廣展會的消息。時任香港《大公報》記者的畢清後來回憶,5輛解放牌汽車從廣州南站開往中蘇友好大廈的途中,被圍觀的數百群眾堵得動彈不得。有的仔細查看車頭銘牌,有的輕輕撫摸車身,有的俯下身子看底盤,還有的圍著司機問個不停。「我身處其群眾包圍之中,熱淚盈眶。」

解放牌汽車開到展覽會場時,因為新奇,李歡還爬上去試開了一下,「哇,方向盤好重」。李歡記得,在展會上還看到了體型笨重的收音機、天津的永久牌自行車等。“很高興,我們自創的。”

但最受歡迎的還是中藥等傳統國貨。

「當歸、玉桂,還有從山上採的野生靈芝,小小的,哪有現在這麼大,還有東北的人蔘,都很好。治感冒的銀翹解毒片、治跌打損傷的葯都有。」李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採購了一批糧油、食品、中藥和土產,但花了多少錢不記得了。

正好來廣州訪問的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高德根等人也參觀了廣展會,對中國新開發的中藥品種非常讚賞。因此,在1957年9月的新加坡工業商品展覽會上,特地設立了中國藥品展覽。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從此每年都來參加廣交會。

除了中藥,紡織品也很走俏。香港一家布廠在展覽會上做了600多萬元港幣的生意。一個英國商人訂購了一批女用的針織手袋。

除新聞記者之外,廣展會不讓隨便拍照。中午閉館時,李歡偷偷摸摸站在中蘇友好大廈門口拍了一張。

從廣展會到廣交會

展覽會持續了兩個月。

1957年1月9日,展覽會閉幕。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人同中國的貿易代表團做了6000筆交易,成交商品1000多種,金額在2000萬英鎊以上。其中,88%是同亞洲和非洲地區的商戶成交的。成交的商品中,除了土特產品、絲綢、茶葉和礦產品等傳統出口商品以外,還有150種新商品,很大一部分是工業產品。

主辦單位進行工作總結時,建議每年在廣州舉辦兩三次全國性出口商品交易會。

3月4日,外貿部發文稱,根據廣展會的經驗,通過交易會當面看貨、當面商談的方式,對推銷小商品很有幫助。因此,同意在廣州舉辦一次出口商品交易會。

當月,廣交會常設機構——中國出口商品陳列館成立,定為處級事業單位,隸屬於外貿部駐廣州特派員辦事處和廣東省外貿局。

4月25日,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開幕。首次廣交會的展品實際上大多是廣展會上的東西,只是做了一下調整和補充而已。

廣交會每年春、秋兩季定期舉行,即便在文革中也未曾中斷。從第一屆起,嚴亦峻連續擔任了19屆秘書長,直到1966年的春交會。

後,向華潤提出希望開展進出口外貿。12月20日,華潤向外貿部上報,第一次正式提出對台貿易,認為這是一個開展統戰工作的好機會。1957年2月15日,外貿部下達《對香港華潤公司1957年工作的幾點意見》,肯定了對台貿易的方案:「要爭取同台灣方面的人士建立聯繫,減少對立情緒,增加了解,配合和平解放台灣的工作。」

但一直到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發表,才有45名台商從泰國轉道香港,冒著回台後被判刑的風險,到廣州參加廣交會,從此開啟了海峽兩岸封鎖30年後的貿易。

2012年4月,第111屆廣交會即將揭幕。 ★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