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中國有過兩支「東北邊防軍」,都曾擔負保衛東北邊防重任,但在面對強敵時,採取了不同的對策,以至有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一支是張學良的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面對日寇的進攻,奉行“不抵抗主義”,幾個月失地千里,部隊帶著國恨家仇全部退進關內……

更多相片

上世紀中國有過兩支「東北邊防軍」,都曾擔負保衛東北邊防重任,但在面對強敵時,採取了不同的對策,以至有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東北軍在訓練

「九一八事變」日軍炮轟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

圖為日軍佔領吉林東北軍軍械廠

在東北堅持抵抗的少數東北軍官兵

奉命組建東北邊防軍的部隊誓師大會

接到組建命令後,趕往集結地點的東北邊防軍部隊

東北邊防軍警惕地守衛在邊防線上

一支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邊防軍」,面對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迅速出兵,打出了國威軍威!

。自此,南京國民政府取得了全國形式上的統一。12月31日,國民政府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張作相、萬福麟為副司令官。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駐瀋陽。奉軍隨即被改編為東北邊防軍,簡稱東北軍,歸屬國民政府統一領導。

東北軍在訓練

1930年中原大戰後,東北軍成為中央軍以外旁系中最強大的武裝力量。1931年5月根據國民政府陸軍編製改編後,東北軍取消了軍和師的編製,以旅為平時最大編製,分國防軍和省防軍。共有國防軍步兵25個獨立旅另一師(3個旅),騎兵6個獨立旅另一師(相當旅),炮兵3個獨立旅;省防軍步兵3個旅,騎兵2個旅。另有空軍5個航空隊、飛機260架;海軍2個海防艦隊、1個江防艦隊,共有大小艦船20多艘,總噸位約3.22萬噸,海軍陸戰隊3個大隊。總兵力約30萬人。

「九一八事變」日軍炮轟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日本關東軍只有一萬多人,30萬東北軍部隊遵令“絕對不准抵抗”。這不能不提及之前發生的一件事,這就是1929年5月發生的「中東路事件」。當時,中國東北當局與蘇聯政府駐哈爾濱領事館就中東鐵路(原名東清鐵路,民國以後稱“中國東省鐵路”,簡稱中東鐵路)發生糾紛並引發了武裝衝突。因篇幅所限,事件的起因和過程就不詳談了,只說說結果:東北軍損兵折將,一敗塗地,滿洲里等重要城市失守,最終以東北軍失敗而告結束。

這個「中東路事件」對張學良的打擊太大了。「中東路事件」之前與之後,張學良判若兩人。才剛剛30歲的少帥心中產生了這樣一個順理成章的推理:東北軍打不過蘇俄軍隊,而日俄戰爭中日本又打敗了俄國,按照A大於B、B大於C、則A肯定大於C的簡單數學公式,那東北軍肯定不是日軍的對手。而偏偏日本人也是這樣認為的。密切關注東北戰局的日軍,通過中東路一戰認為蘇軍“未來令人可畏”,其作戰能力“不可低估”;而對東北軍,則認為“簡直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日本陸軍的“暫避蘇聯、先打中國”的“南進”主張急速抬頭。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奉命起草了《關東軍佔領滿蒙計劃》,狂妄宣稱,對付張學良,都用不到真劍,只要用竹刀揮舞一下,就能把他擊退。

我們經常說的一萬多關東軍PK三十多萬的東北軍,也不完全準確。因為在「九一八事變」前,東北軍步兵精銳和大部炮兵分佈在平津及河北、察哈爾一帶。東北軍留駐東北的尚有步兵12個旅、騎兵3個旅、炮兵1個旅和省防旅,其中遼寧駐軍7.5萬人,吉林駐軍8萬人,黑龍江駐軍2萬人,熱河駐軍1.5萬人。雖然人數有19萬之眾,但裝備都較關內精銳部隊差。尤其是省防軍,一個旅的作戰能力抵不上國防旅的三分之一。而且兵力部署過於分散,難以形成有效的戰鬥力。東北軍19萬人部署在南起山海關北至滿洲里的東北廣大地區,分散沒有重點。

而日軍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以瀋陽為中心、以南滿鐵路為線的地區內。佔據交通要衝,便於迅速前出。並且駐附近的日本海外兵團之一的朝鮮駐屯軍也可迅速增援。

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制定的《解決滿洲問題方案大綱》認為「在20萬張學良軍的包圍下,1萬日軍以尋常交戰方式不能與之對抗。倘至事態緊急,一觸即發之際,如不搶先發動攻擊,斷難取勝。」因此關東軍從一開始就採取突然襲擊、迅速佔領要點,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式,以彌補與東北軍在兵力上的差距。

圖為日軍佔領吉林東北軍軍械廠

而中國軍隊的剋制和忍耐,更是大大出乎關東軍的意外。北大營的8000名守軍被只有700名左右的日軍一個大隊擊潰。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關東軍迅速佔領了遼、吉的交通要道和城市,因兵力嚴重不足,一再電催增加兵力。為此,日本軍部從朝鮮、上海和日本本土先後增調第二十師團、第十師團、第八師團、第十四師團、第六師團進入東北。加上原來的第二師團和獨立鐵路守備隊,總兵力近10萬人。中國軍隊錯失了最好的防守反擊時機。

在東北堅持抵抗的少數東北軍官兵

無論怎麼說,「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東北軍在兵員數量的優勢是絕對的,但正是因奉行不抵抗主義,使得對手看似一場不可能成功的軍事冒險僥倖獲勝。

歷史沒有如果,但是可以不讓它重演!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中國周邊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美國軍隊入侵朝鮮之後,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東北地區從戰略後方變成國防前哨。為保衛東北邊防,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毛澤東主席和中共中央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應變決策,決定調幾個軍到東北地區,加強東北邊防,以作未雨綢繆之計。

1950年7月13日,中央軍委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抽調第十三兵團(第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四十軍),第四十二軍,炮兵第一師、二師、八師和一定數量的高射炮兵、工兵、戰車部隊組成共25.5萬人東北邊防軍。以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蕭勁光為副司令員,蕭華為副政治委員。周恩來即日將《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送毛澤東審查並函告《決定》起草的簡況。毛澤東當天批示:「同意,照此執行。」

奉命組建東北邊防軍的部隊誓師大會

東北邊防軍戰鬥序列

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粟裕

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員蕭勁光

東北邊防軍副政委蕭華

第十三兵團

司令員兼政委鄧華

副司令員洪學智、韓先楚

第三十八軍(轄第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師)

軍長梁興初

政委劉西元

第三十九軍(轄第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師)

軍長吳信泉

政委徐斌洲

第四十軍(轄第一一八、一一九、一二○師)

軍長溫玉成

政委袁昇平

第四十二軍(轄第一二四、一二五、一二六師)

軍長吳瑞林

政委周彪

炮兵第一師

炮兵第二師

炮兵第八師

高射炮兵、騎兵、工兵、汽車兵部隊

接到組建命令後,趕往集結地點的東北邊防軍部隊

東北邊防軍警惕地守衛在邊防線上

隨後,作為戰略機動兵團的第十三兵團及第四十二軍等部隊的25萬大軍迅速在東北南部集結待命。當時作為東北邊防軍主將的粟裕因病未到職。以後不久又調第九、第十九兵團作為二線部隊,分別集結於靠近津浦、隴海兩鐵路線的機動地區。

由於10月初美軍越過三八線向北猖狂進犯,朝鮮形勢危急。10月4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組成志願軍入朝作戰。中共中央決定,立即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由彭德懷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挂帥出征。10月8日,毛澤東發佈命令:「著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開赴朝鮮。

新中國成立初期東北邊防軍的組建,不僅鞏固了東北邊防,而且為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抗擊美國的侵略進行了極其重要的戰前準備,也為後來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赴朝參戰

來源:中國軍網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