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開出合作條件:台灣政權仍歸蔣介石】

據歷史學者范小方及毛磊所著的《國共談判史綱》記載,在曹聚仁擔任兩岸「密使」的同時,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委員章士釗(他是1949年參加過北平(即現在的北京)和談的南京政府代表團代表)也為國共接觸而奔波。在此之前,章士釗曾帶著中共領導人給蔣介石的信來到香港,會見了國民黨駐香港負責文宣工作、主持《香港時報》的許孝炎。

章士釗的斡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57年4月,許效炎從香港入境,經廣州乘火車抵北京。第三天,周恩來在北京會見了蔣介石派出的的特使宋宜山(也是蔣的學生)。不久, 在周恩來安排下,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與宋宜山商談,就第三次國共合作協商。李維漢提出中共關於合作的四條具體條件:

(1)兩黨可以通過對等談判,實現和平統一;

(2)台灣可以作為中央政府統轄下的自治區,享有高度自治;

(3)台灣地區的政權仍歸蔣介石領導,中共不派人參與,而國民黨可派人到北京參加中央政權的領導;

(4)美國軍事力量撤離台灣海峽。

宋宜山回到香港後,蔣介石並沒讓他回台灣當面彙報,而是讓他先寫一書面報告。宋宜山即寫了一篇1.5萬字的報告,交由許孝炎轉給蔣介石。由於宋宜山的報告對共產黨和大陸的成就讚揚過多,蔣介石看後大為不悅,認為宋宜山被赤化了。再加上大陸此時已開始了反右鬥爭,使蔣介石認為國共談判的時機並不成熟,從而中止了國共間進一步的接觸。

1946年,毛澤東與蔣介石

【蔣介石向美國表態「寧為玉碎」】

另一邊廂,曹聚仁也在國共兩黨之間奔波。據CIA的情報稱,1957年2月,國民黨的叛將張治中寫信給台灣的軍事統帥陳誠,表示希望國共和解之意,但沒有提出具體的建議。過了一個月,曹聚仁寫信給蔣經國,提出六點和談建議。

同年9月間,曹聚仁又分別寫信給蔣經國、黃少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和俞大維(時任國防部長),重提國共和談建議。蔣經國把曹聚仁的信拿給美國官員看,並強調蔣介石永遠不會與中共談判的,還說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1958年8月23日,海峽兩岸發生著名的「金門炮戰」事件,曹聚仁來京的次數也就更多了。據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傳1949~1976》所述,1958年10月13日,即作出炮擊金門的決定五十天後,在周恩來、李濟深、張治中、程潛、章士釗的陪同下,毛澤東告訴曹聚仁:“只要蔣氏父子能抵制美國,我們可以和他合作。”毛澤東在此次接見中的談話後來被周恩來概括為“一綱四目”,並於1963年初通過張治中致陳誠的信轉達給蔣介石。

同年10月,章士釗也寫信給國民黨的元老吳忠信,要吳忠信轉告蔣介石——有一天美國會出賣蔣介石的,因為他看到「華沙會談」的密件,美方已向中共建議以金門馬祖交換中共放棄對台灣的主權主張。CIA的揭秘文件稱,這封信受到了蔣介石的重視。

到了1960年元月,國民黨的降將傅作義寫信給陳誠夫人譚祥的妹妹,要求她轉告陳誠反對美國的「兩個中國」陰謀,以及中共絕不放棄台灣的堅定立場。次年7月,曹聚仁又寫信給蔣經國,告知中共有意以廈門和金門為國共之間的緩衝地帶,並辟金、廈為自由港;1962年3月,曹再次寫信給蔣經國,重提了這項提議。但蔣經國卻把信件拿給白宮看了,並表示將不予理會。

台灣方面對國共再次談判採取了一種既不讓曹聚仁撒手,又不具體表態的態度,這樣一拖就是幾年。

【蔣介石心存疑慮 國共和談夭折】

到了1965年夏,當國民黨二號人物李宗仁回到大陸,受到北京方面熱烈歡迎。為此,蔣介石父子也展開了行動——經常來往於香港和台北負責聯絡工作的王君通知曹聚仁,蔣經國在近期將親臨香港,接他到台灣商量要事。

《國共談判史綱》稱,在與蔣經國的會談中,曹聚仁介紹了中共方面的條件,然後逐條討論,商談,蔣氏父子也不斷提出自己的意見。經過幾次討論,很快達成六項條件,其主要內容為:(一)蔣介石攜舊部回到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個省區,仍任國民黨總裁。北京建議撥出江西廬山地區為蔣介石居住與辦公的湯沐邑;(二)蔣經國任台灣省長,台灣除交出外交與軍事外,北京只堅持農業方面必須耕者有其田;(三)台灣不得接受美國任何軍事與經濟援助。財政上有困難,由北京按美國支持數額照撥補助;(四)台灣海空軍併入北京控制。陸軍縮編為四個師,其中一個師駐廈門和金門地區,三個師駐台灣;(五)廈門和金門合併為一個自由市,作為北京與台北之間的緩衝與聯絡地區。該市市長由駐軍師長兼任。此師長由台北徵求北京同意後任命,其資格應為陸軍中將,政治上為北京所接受;(六)台灣現任文武百官官階和待遇照舊不變。人民生活保證只可提高,不准降低。

曹聚仁與蔣氏父子在日月潭談妥了這六項條件後,立即返回香港,將談判情況及六項條件報告給了中共。但美國則因為懷疑這六點建議是中共起草的,因此向台灣方面施壓。

1965年10月間,河南籍的立委唐嗣堯曾在台灣立法院提出書面質詢,呼籲國共再度合作,使蔣介石大怒,質詢被收回銷毀,而唐嗣堯也遭到了開除黨籍的處分。

但讓蔣介石產生更大疑慮的因素是,1966年,大陸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這一運動的風浪也波及到台灣,蔣介石對國共重開談判產生了疑慮,從而改變了主意。至此,國共兩黨重開談判再度擱淺。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