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世界4變 支聯會跌入顛覆死胡同

博客文章

世界4變  支聯會跌入顛覆死胡同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世界4變 支聯會跌入顛覆死胡同

2021年04月26日 19:27 最後更新:19:37

這個世界有一種人叫做「早鳥」(early bird),他們會得風氣之先。

或許街坊工友服務處的梁耀忠,就是這種人,所以他在去年12月退出支聯會常委會,更在剛過去的周末,以自己因非法集結被入罪、將被褫奪葵青區議員議席為由,正式通知支聯會,他的議員辦事處會停止運作,亦由即日起退出支聯會。

支聯會在1989年因六四事件而生。我早前已講過,在成立24年後,在2013年的六四晚會上,公然宣布不再叫「愛國愛民,香港精神」的口號。就在2014年佔中前,放棄「愛國」口號,恐怕這不是偶然。不愛國,就正式走到阿爺的對立面上了。

今年是支聯會成立32年,也是《港區國安法》訂立後第一個六四周年,相信支聯會面對的挑戰,也將是史無前例。當中最關鍵的問題,究竟一個堅持「結束一黨專政」的組織,如今能否再合法地存在?

由支聯會成立至今的32年,這個世界經歷巨變。

1. 中國變了。在1989那些年,中國發生這麼多事,背景是東歐鐵幕瓦解,蘇聯步向倒台。美國政治學家福山(Francis Fukuyama)也是在1989年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中發表論文《歷史的終結?》(The End of History?),預示西方民主制度是歷史的終結,社會主義國家將會走入墳墓。福山的預言,一度被西方奉為圭臬。

32年過去,世界倒轉了。當年全面倒向西方的東歐國家,沒有多少個成功。她們的社會主義政權倒下,要麼變成資本起舞,要麼變成新的專制。反觀中國,堅持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卻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帶領8億人民脫貧,產生高度的制度自信。在去年抗擊疫情一仗,令中國再加強了自信,她怎會再聽你講當年六四什麼什麼的那一套呢?

2. 國際環境變了。中國的發展進步,反召美國之忌。從2010年的宣布重返亞洲,到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美國敵視中國的行為不斷升級,發動顏色革命搞垮中國,差不多去到要掛在口邊的地步。香港不能不在中國和美國之間二選一了,香港人遊走在兩國中間的灰色地帶,不再存在。口號激進、思想老舊的支聯會,本來就只能在這種灰色地帶生存。如今就像跳出魚缸的金魚一樣,呼吸開始困難。

3. 憲法變了。中國為抵禦外來的顛覆力量,在2018年修改憲法,當時外界最關注的,是中央建議取消國家主席連任期限,但忽略了是次修憲的另一關鍵,是在《中國憲法》第1條第2款新增了一句「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中共以入憲來確立其執政憲制性,這也是中國82年修憲後的最重大憲法改變。

當年教我的英國憲法學老師話,如何分辦一個人是否犯煽動叛亂罪,在於你是否在公眾地方,鼓動人推翻不可改變的國家制度。所以你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大叫「保守黨政府下台!」這樣無所謂,因為按英國制度,執政黨可以轉換。但若你高叫「女王下台」,你就犯上煽動叛亂罪,因為女王在位按制度不能改變(記著她也不是民選的)。

所以按此推論,當中國憲法確立中共不變的執政地位後,你大叫「結束一黨專政」,本身就可能已觸犯了煽動叛亂罪。

4. 本地法律變了,國安法立了。去年6月底人大常委會訂立了《港區國安法》,當中第22條「顛覆國家政權罪」禁止「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制度」的行為。支聯會涉嫌觸犯相關罪名。

有人話,支聯會叫這口號叫了32年都得,為什麼現在不成?第一是世界發生了上述4變。第二是過去不執法,不等如將來不能執法。

支聯會不放棄綱領,已跌入顛覆死胡同,不存在活動空間,其成員既可能觸犯法律,也無法通過參選資格審查,在政治上是一種絕症。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