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拜登向東盟投1.5億美元想撬中國牆腳 外媒:蒼白,擋不住中國

博客文章

拜登向東盟投1.5億美元想撬中國牆腳 外媒:蒼白,擋不住中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拜登向東盟投1.5億美元想撬中國牆腳 外媒:蒼白,擋不住中國

2022年05月14日 09:40 最後更新:09:52

5月12日至13日,一場約了半年的美國-東盟特別峰會終於上演。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除菲律賓和緬甸領導人外,東盟國家領導人首次齊聚白宮。

美國東盟峰會

美國東盟峰會

據白宮公佈的日程,東盟國家領導人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其他兩黨議員共進工作午餐,與貿易代表戴琪和商務部長雷蒙多會談,拜登將在白宮為他們舉辦晚宴。拜登政府高級官員11日對記者說,拜登不會單獨挑選任何一位領導人進行雙邊會議,但會與他們每一位都有“短暫的私人會面時間”。第二日,東盟領導人將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和國務卿布林肯共進午餐,隨後,他們還將在白宮第二次會見拜登,進行大約兩小時的會談。

此次峰會時值美國與東盟建立關係45周年,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指出,隨著中國在東盟地區影響力日漸增長,白宮希望借該峰會與東盟建立“更深層次”的關係,從而“阻止該地區向中國傾斜”。《華盛頓郵報》稱,即使是在俄烏衝突之中,拜登政府也試圖表明,它並沒有忘記中國這一21世紀的“戰略競爭對手”。拜登政府認識到,與中國的競爭需要“在歐洲之外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

一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告訴路透社表示:“我們需要抓緊”,稱美方不是要求各國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不過,美方要清楚地表明,美國尋求更緊密的關係。

拜登向東盟投1.5億,中國未來三年將向東盟提供15億援助。

拜登向東盟投1.5億,中國未來三年將向東盟提供15億援助。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向東盟投資1.5 億美元,包括6000萬美元的海事計畫,美國海岸警衛隊將在“印太地區”指派更多人員並設立培訓小組,以“幫助滿足合作夥伴對海上培訓和能力建設的要求”。

美國還將投資4000萬美元建設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幫助東盟國家實現脫碳,以及加強電力系統建設,加快清潔能源技術部署等。另外還將投資1500萬美元美元幫助東南亞應對新冠疫情。額外的資金將説明東盟國家制定數字經濟和人工智慧法律。

不過,路透社指出,與中國的深厚關係和影響力相比,這些承諾還是顯得有些蒼白。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指出,拜登政府將利用此次峰會來討論即將推出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但“不太可能看到具有約束力的美國承諾”。有地緣戰略分析認為,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側重于安全,但在經貿領域缺乏必要的“麵包和黃油”。

“印太經濟框架”的構想最早由拜登在去年10月27日出席第16屆東亞峰會時提出。該框架重點關注的領域包括供應鏈彈性、清潔能源、稅收和腐敗四大領域,以及“公平和彈性”的貿易新規則,例如要求合作夥伴簽署高勞工標準等。各國“可以選擇參與他們感興趣的部分,而不必全部參加”。

CNBC引述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林韋玲指出,雖然美國仍在充實印太經濟框架的內容,但它不太可能給東盟留下深刻印象。缺乏市場准入,以及較高的勞工和環境標準可能和一些東盟國家不相適應。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協會研究員科蘭茲克直言,鑒於世界上仍有其他重要議題,對峰會的期望將“相當低”。印太經濟框架可能會取得一些進展,但不太可能看到具有約束力的美國承諾。

《外交政策》雜誌指出,拜登政府提出的“印太經濟框架”只是為彌補特朗普政府退出《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留下的“印太戰略”空白,從而推出的“缺乏內容的替代物”,無法減緩大多數亞洲國家與中國“日益加深的經濟融合”。

不僅如此,該經濟框架在向東盟國家提出提高勞工標準等繁瑣要求的同時,沒有提供美國的市場准入作為回報。《外交政策》指出,對東盟來說,這是一個“無痛無益”的經濟框架,一個幾乎“沒有人真正想要”的經濟框架,“結果必然是一團糟”。

雖然美國極力“拉攏”東盟國家,但《外交政策》指出,這對改變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基本經濟平衡“沒有什麼作用”。

根據中國商務部網站資訊,東盟2020年和2021年均是中國最大貿易合作夥伴。2021年雙邊貨物貿易總額達5.67萬億元人民幣。東盟所有10個成員國都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相關文件。東盟國家佔中國外貿總額比重14.5%,逾七分之一;佔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的半壁江山。去年11月,中國承諾將在未來3年再向東盟各國提供15億美元發展援助,用於東盟國家抗擊疫情和恢復經濟。

美國“國防一號”網站發文稱,當拜登在華盛頓歡迎東盟國家領導人時,中國對東盟國家的影響力早已不限於貿易和投資領域了。中國民營企業“也參與塑造了”中國在東盟的影響力,比如提供短信、電子支付和新聞分享的多功能應用程式微信在東盟國家中越來越受歡迎,2020年,微信支付被印尼中央銀行授權使用,成為這個東盟最大經濟體的合法支付方式。

對於美國的拉攏,東盟國家已多次表示不願選邊站隊。峰會期間,柬埔寨首相洪森的顧問高金華明確告訴路透社,柬埔寨“不會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選邊站”。

印尼目前是2021至2024年東盟-美國夥伴關係協調國,印尼工商會主席在華盛頓表示:“我們想與中國合作。我們想與美國合作。我們想與歐洲合作。我們希望與所有人合作。不要讓我們選擇。”

越南政府總理范明政12日在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表演講時指出,在獨立與依賴之間,越南始終本著胡志明主席“沒有什麼比獨立自由更可貴”的精神選擇獨立。

美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主席奧修斯向《華盛頓郵報》表示,東盟國家希望實現多元化,希望在發展經濟方面有多種選擇,但“沒有任何一個東盟國家會說,‘我們真的很想被一個夥伴國主宰’。他們在擁有盡可能多的朋友和交易夥伴上擁有巨大的興趣。”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林韋玲認為,“東盟可能希望看到美國對東盟主導的機制提供更多支持,而不是建立像四方安全對話和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等美國主導的小型多邊組織。”

總結西方外交界不看好美國東盟合作,1. 美國不願開放市場准入,而這是東盟國家最需要的;2, 美國想要的是安全合作,針對中國,東盟國家不願意選邊站;3, 美國仍然不能放下身段,做不到平等相待。中國東盟峰會,無論是國家主席還是國務院總理出席,都會抽出相同的時間,分別與各國領導人會晤,通常約20至40分鐘,但在東盟國家抱怨拜登無安排單獨會面後,白宮官員才稱在晚宴期間,拜登會與他們每一位都有“短暫的私人會面時間”,但都不會單獨挑選任何一位領導人進行雙邊會議,相比之下,美國誠意有幾大,不用多說。

再看看外交部羅列中國同東盟未來合作計劃,強調是給11國20多億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上宣佈,中國願再向東盟國家提供1.5億劑疫苗援助,在未來3年再向東盟提供15億美元發展援助,用於東盟國家抗疫和恢復經濟,未來5年力爭從東盟進口1500億美元農產品。中方一貫言出必行,將繼續盡己所能,把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落到實處,同東盟一道共同建設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的共同家園。

發言人趙立堅又強調,中國和東盟不搞零和博弈,不推進集團對抗。只要是促進本地區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合作倡議,中方都歡迎。

至於美方相關倡議是不是針對中國,叫記者可以去問問美方。中美都是亞太國家,完全可以擁有共同的“朋友圈”。關鍵是要傾聽亞太國家維護和平、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的心聲,堅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要從本地區共同和長遠利益出發,為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以健康的心態和建設性的做法為亞太區域合作多做實事。

中國東盟合作有互惠的實利,中國亦有俾足面東盟,美國想撬牆角,難度好高。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習近平

往下看更多文章

韓國G8夢想破滅:依賴與失落的背後

2024年04月23日 13:07 最後更新:13:12

韓國總統尹錫悅推行親美路線,甚至不惜犧牲國家尊嚴以爭取國際認同,特別是渴望加入G7俱樂部。然而,近期韓國遭受重挫,G7峰會在即,但韓國並未出現在受邀名單上,令其G8夢想化為泡影。

韓聯社報道

韓聯社報道

據韓聯社報道,2023年的G7峰會將在意大利普利亞舉行,儘管韓國外交部多次嘗試協商,但未能改變意大利的決定。回想尹錫悅夫婦去年在日本廣島G7外圍會議上的喜悅表情,如今對比顯得尤為諷刺。

尹錫悦的外交政策親美反華被質疑

尹錫悦的外交政策親美反華被質疑

對中國而言,G7並非追求的目標,早在1999年至2008年間,中國連續被邀請加入,卻選擇婉拒。相比之下,韓國視G7為提升國家地位的關鍵,期望借此躍升為全球強國。然而,韓國對G8的執著反而使其陷入尷尬境地,失去尊嚴。

2014年俄羅斯因克里米亞事件退出G8後,韓國看到了入會希望,但直至2021年文在寅才得以參加G7+N會議。韓國普遍認為,加入G7的最大障礙是日本。今年5月,日本邀請韓國參加廣島G7峰會,一度讓韓國看到曙光。

韓國媒體和政界過於樂觀,甚至有人宣稱韓國在心理上已是G8成員。然而,現實是,韓國連參加外圍會議的穩定資格都未確保。面對意大利的G7峰會,韓國積極爭取,甚至與意大利比較經濟實力,希望能獲得認可。然而,意大利最終並未邀請韓國,韓國的期待落空。

分析指出,G7成員國的選取並非東道國意大利一言堂,真正的決策權在於美國。尹錫悅政府誤判形勢,過度依賴美國,忽視了自身外交策略的重要性。事實上,2021年文在寅受邀,正是因為其親中立場和與日本的緊張關係,符合美國的戰略需要。

尹錫悦上任後改變過往韓國在中美博弈中較為中立的立場。

尹錫悦上任後改變過往韓國在中美博弈中較為中立的立場。

韓國若繼續追隨美國對抗中國,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G8夢想的破碎,揭示了韓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脆弱性。真正的尊重來自於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非依附於他人。韓國應反思其外交戰略,避免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承擔不必要的代價。G8夢碎,是韓國盲目跟隨美國的代價,也是其外交政策失誤的警示。

韓國的G8夢想破滅,反映出其在國際舞台上的焦慮和定位困惑。韓國政府和民眾對G7的痴迷,某種程度上暴露了對自我價值的不確信。韓國媒體和政界的過度反應,似乎忘記了國家尊嚴不應僅僅依託於外部的認可,而應源於內在的實力和獨立性。

回顧歷史,韓國的經濟發展和科技成就無疑是值得自豪的。韓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佔據重要地位,文化產業影響力巨大,這些成就本應是其自信的來源。然而,過分追求G8身份,反而讓韓國在國際舞台上顯得過於急切,缺乏從容。

實際上,G7的核心議題和成員國組成反映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利益共識。儘管韓國經濟發達,但在全球治理和國際事務中的角色仍有待拓展。韓國應更專注於提升自身在全球體系中的實際影響力,如加強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合作,推動區域一體化進程,而不是單純追求G7的身份標籤。

此外,韓國應重新審視與鄰國的關係,尤其是與日本的關係。兩國的歷史糾葛和現實競爭不應阻礙正常的外交互動和合作。真正的強韌在於能夠處理好複雜的關係,而不只是尋求外部的接納。

尹錫悅政府應認識到,國家的地位和尊嚴並不取決於是否屬於某個特定的集團,而在於如何積極參與全球事務,推動和平與發展。韓國應該更加自信地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利益和特色的外交道路,而不是一味迎合他國意志。

最後,韓國的經驗教訓對於其他同樣渴望國際認可的國傢具有啓示意義。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貢獻,不應該將自身的價值衡量標準局限於某些特定的國際組織。真正的強大來自於內心的堅定和對外交往的智慧。

總結起來,韓國的G8夢想雖破,但不應就此沈淪。相反,這是一個契機,促使韓國反思其外交政策,尋找更加務實和自主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國家的國際地位,贏得世界的尊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