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pload_article_image

屋邨版《尋人記》《回家》以真摯人情味代替說教贏口碑

無綫最近播出的單元式節目《回家》收視和口碑不錯,若單論收視,這個以名人訪談為主的節目當然無法和《獎門人》這類合家歡形式的綜藝相比,但接近14點的收視在類近特寫的類別中就相當突出,尤其是當節目是由政府贊助,有指定的訊息需要傳播。

《回家》是以知名人仕重回昔日成長的屋邨作為敍事框架,不同的名人包括演藝界的謝君豪、森美、黎耀祥,體育界的黃金寶等,透過憶述成長經歷,帶出對公共屋邨生活的緬懷,間接增加市民大眾對房屋政策的認受性。雖然節目背負有表達正面訊息的使命,依然能吸引大批觀眾,從宣傳角度算是十分成功。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參與節目的受訪者高度投入功不可沒,像森美在重遊昔日遊玩之地時忽然感觸落淚,謝君豪示範在公眾地方學功夫的片段,觀眾都覺得有很真實的情感表現,對在屋邨長大的一輩人而言,認同感不免油然而生。監制在泡制整個節目的氣氛露了一手,中間也要多謝贊助的房委會沒有要求硬銷一大堆政策內容。

《回家》吸引力來源之一,是有種撲素的生活氣息,這種感覺在過去受歡迎的雜誌式節目中似曾相識。同屬無綫大熱的時事系列《尋人記》中,就經常出現重遇故人的場景,舊街坊街頭再聚的親切,不涉及利益考慮的問候和關心,正是都市人最渴求的心靈營養。

- 閱讀更多 -

潘朵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兩個法庭兩套標準

最近有兩宗法庭判決,一宗在香港,另一宗在美國,值得細思。 一、「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