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年青觀眾買少見少 港台逆流而上加入搶奪

博客文章

年青觀眾買少見少 港台逆流而上加入搶奪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年青觀眾買少見少 港台逆流而上加入搶奪

2023年02月06日 11:04 最後更新:11:11

每年春節港台都會舉行團拜,官台雖然收視平平,但角色相對中立,加上有主責官員撐場,各大電子傳媒都會俾面出席。經過3年疫情,今年港台在新廣播處長張國財主持下再度舉行,有出席感覺新官上場,對活動似乎花了不少心思,期望能藉此推廣港台形象。

一如大部份慶典,活動少不了助慶節目,團拜特別安排了不同族裔表演,政治完全正確。同一時間,張國財特別強調走年青人路線,由司儀到歌手都要表演出青春氣息。今年港台慶祝公共廣播95周年,雖然歷史悠久,但心態永遠年青。

本港人口和全球大部份發展中國家一樣進入高齡化,過去市務人員認為銀髮族是高消費的一群,皆因戰後出生的一代,在經濟騰飛的時候進入社會,成為發展過程中的最大得益階層。在子女成長,生活無憂下,他們的消費力遠較年青人強。不過,自從本港政治環境激化,年青人缺乏向上流動性成為議題,媒體的取向也悄然慢慢改變,現在連官辦的傳媒機構都要加入爭奪這個市場。

媒體以年青人為目標,屈指數來單是電視有Viu,以及後來的J2、去年Hoy電視重新訂位,同樣想主攻青年階層,再加上港台電視。然而,香港的出生人口持續下降,加上這兩年爆發的移民潮,年青電視觀眾不斷減少,要進佔這個市場實在如逆水行舟,特別是對收視率不高的電視台,除非年青觀眾比例異常高,否則就算定位要年青化,但真正能夠吸收的目標觀眾實際數目實在很有限。

港台使用公帑,使命不完全考慮經濟效益,特區政府期望能夠改變年青人對社會疏離感,官辦媒體就有需要配合,估計這是港台加入爭取年青人市場的原因。只是,在各電視台一窩蜂爭取一個收縮中的市場,成本必定會變得愈來愈高。




潘朵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香港

往下看更多文章

JPEX代言變渾水 廣告行頭添涼意

2023年09月25日 17:02 最後更新:17:12

虛幣資產平台JPEX涉嫌違規在社會掀起波濤,除了款項巨大,風波捲入不少知名人士,都增加了公眾的關注。對廣告界來說,風波無疑是在淡風吹起的市道,再加一陣涼意。

JPEX懷疑資不抵債,參與投資的公眾有可能蒙受不菲損失。這類新興金融產業,增加知名度,建立公眾信心往往是經營成敗的關鍵,故此平台用了不少辦法進行推廣,包括在媒體上賣廣告、利用網紅宣傳,當然還有透過有影響力的知名人士去增加外界對公司的信心。一向活躍的名人林作,以及形象中產有智慧的張智霖,家境富裕的藝人莊思敏都跌入了渾水。

除了僱用藝人,因為JPEX有透過公眾廣告渠道投放廣告,事後亦引起了討論。

廣告客戶僱用代言人和透過媒體去宣傳推廣,最重要的作用是引起聯想。按一般情理,明星藝人收酬勞拍攝廣告,某程度上是代入角色,「做戲咁做」,公眾應該明白。然而,明白歸明白,感性上受眾還是會受到影響,所以明星推介仍有很高的市場價值。

另一方面,有知名度的藝人會珍惜羽毛,在接拍廣告時會考慮產品的可靠度,這種非合約性或法律性的理解,也令成為代言的明星或名人負上一定的道德責任。從過去本地個案,類似事件很少引起索償或法律訴訟,只要沒有刑事責任,涉事者主要是名聲上受到拖累。

藝人接拍廣告不能唯利是圖,明知商戶有不良操作仍然代言,是否合作通常會通過經理人審查,如果僱用的企業有透過大廣告公司策劃,過程會有一定篩選,但主要是從支付費用等角度考慮,其他主要是看有沒有公開的負面紀錄如破產欠債。今次JPEX風波,外界以政府要求登記註冊畫線,都算是合理的標準。

和藝人接拍廣告代言稍有不同,網紅的身份相對尷尬,因為他們一般予人感覺不單純是講客戶一早度好的對白,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有主觀的意見投入,一旦出事引起的後果或會較嚴重。

JPEX涉及的是懷疑違規經營甚至詐騙,與經濟大環境的關係不是很直接。不過,對廣告業或媒體參與者來說,事件仍令人增加了對客戶的戒心,而假如未來行情持續低迷,擔心廣告客戶出事機會都會增加。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