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回歸7. 1慶回歸應有的意義和氣氛 值得花大氣功做好做強

博客文章

回歸7. 1慶回歸應有的意義和氣氛 值得花大氣功做好做強
博客文章

回歸7. 1慶回歸應有的意義和氣氛 值得花大氣功做好做強

2023年04月16日 12:41 最後更新:12:48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來港落區,同時參與國家安全日講座活動。在這段時間,電視新聞連日報導各種和國安相關的訊息,報紙都有支持加強立法,執法的基礎。種種跡象顯示,中央沒有因為社會的表面平靜而放鬆警覺,遊行示威繼續被視為需要嚴格規管的活動。

怎樣保持社會正常運轉是當前新課題。現在是4月份,有愛國組織已決定撤回5.1的遊行申請,跟著的焦點,可能輪到怎樣迎接7.1的安排就應該做好準備。

7月1日是慶祝回歸的日子,早在1997年前這個時間卻被刻意打造成遊行示威的日子,還被標簽為顯示「一國兩制」是否真正落實的試金石,每年這個日子的主調不是全港歡騰的氣氛,而是發泄不滿的機會,報紙傳媒事前的議題是遊行人數有多少人,示威的主菜話題是甚麼,結果在這種效應影響下,香港成為了示威之都。

去年是《國安法》實施後的首個回歸慶祝,由於是25周年的大慶日子,國家主席習近平南下,政府預備了盛大的晚會,雖然當日風球高懸,但節目在各電視台如常播放,收視率相當理想,成為首個不再是示威佔取主調,慶祝活動成為焦點的回歸日。由於有回歸晚會的特別安排,就算市民無法如常外出散心而有點美中不足,但可能已是過去25年最平和的一次7.1。

不同的節慶有不同的喻意,清明是慎終追遠,中秋是人月團圓,回歸主調應該包括民族的團結,對國家的自豪,當中帶有歡樂和愉快的心情,這些色彩要透過活動和宣傳帶到社會,為市民建立共同價值觀,當中的含意為政者宜加正視、重視。

《國安法》連同疫情的洗禮,為香港帶來重新開局的機會。回首過去,7.1被怨怒取代歡欣並不是自然或偶然發生的現象,是有心人刻意把回歸打造成憂患重重的效果。在經過社會事件和疫情的衝擊,沒有了遊行示威打對台後,怎樣令這個日子重現應有的意義和氣氛,是應該花大氣力精神去做好的大事。




潘朵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夏寶龍

往下看更多文章

《Do姐》《膽粗粗》有客支持 細台力拼旅遊節目

2023年09月18日 15:34 最後更新:15:43

「Do姐」鄭裕玲離巢無綫後首個電視視目《去邊啊Do姐》啟播,除了收視高低,外界同時關注廣告商反應。9月份暑假結束,市況比8月份有利,開電視選擇這個時間推出這個較具話題性的節目後,見到廣告量近日有所回升。

在無綫服務很長時間的Do姐外闖,選擇了和開電視合作,相信獲得的條件應該理想。從電視台為了這個節目特別安排了林家謙、魏浚笙等多位年青偶像作為拍檔,足見高度重視。節目播出街後,評論一般認為表達形式和以往不同,Do姐不再擔任機智成猛的「上把」,改為與年青偶像平起平坐。在新形式下,頭3集收視為3點、2.7點和1.9點。

有評論以收視點為基礎認為節目雷聲大、雨點小,這類總結不免有主觀成份。從數字上說,開電視節目普遍收視在1字頭,收視較佳的《前線搜查》達到2字水平,客觀上Do姐的節目比之前同一時間為佳,上升幅度有幾十個百分點。如果有人期望一個藝人能夠扭轉整個電視台收視的格局,未免是把個人因素看得太重。畢竟,電視製作是團隊的產品,正如一間餐廳要成功,要有好的食材配合大厨煮出好食物,還要配合樓面服務,長期配合才能造出成績。

《Do姐》節目出街前未聞有大品牌冠名贊助,近月商業市道氣氛淡泊,要廣告商擲錢贊助並不容易,節目面世後由樂敦成為主要贊助商,從Admango的統計數字,節目出街後開電視的廣告量有明顯增長,看來如果價位合適,這類有知名藝人的節目還是較易得到支持。

同樣是旅遊節目,J2在差不多時間推出的《膽粗粗Here We Go》取得3.1的收視,成績頗為不俗,廣告商也有一定支持。能夠取得成績,相信與黃翠如搭蔡景行等人的組合,做到有知名度同時兼顧新鮮感。另外,J2之前的《解風東京》和《阿媽唔信我去阿馬遜》都贏得口碑,這類年青風格節目發展下去,或者能打造出新一批觀眾群。

本地經濟復元速度比預期慢,惟獨外遊生意一支獨秀,旅遊節目除了由翡翠台以高收視坐擁大半璧江山,相信未來仍會陸續吸引其他頻道落力爭奪新的廣告資源。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