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高溫天氣連日殺到 冷氣廣告大量回歸無綫

博客文章

高溫天氣連日殺到 冷氣廣告大量回歸無綫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高溫天氣連日殺到 冷氣廣告大量回歸無綫

2023年06月06日 12:53 最後更新:13:07

近日天文台頻發酷熱警告,炎炎暑假步聲漸近,連同政府推出首期消費券,商戶都期望生意有起色,廣告業亦注視不同行業的投放。數字顯示,今年表現較佳的媒體是印刷傳媒,電子媒體繼續以手機流動廣告最強,電視廣告平穩,戶外廣告似乎略為平淡。

數字以外,印刷媒體有雙位數字的增長,主要是低基數效應。去年第5波疫情橫跨首兩季,市民差不多是足不出戶,無論免費或收費報紙廣告都大跌,非常慘情,所以今年雖然數字上有良好表現,實際收入應該不算理想。

戶外廣告方面,得益於自由行重臨,戶外廣告的金行、保險廣告都有增加。保險業界透露,現時內地人來港買保險回復到疫情前8、9成水平,保險公司在廣告投放變得鬆手,戶外廣告成為第一輪受益者。

電視廣告方面,今年首季雖然中港全面通關,但效應不特別明顯,3家免費電視台廣告與去年比略月增長。在宣布交還收費電視牌照後,開電視和有線出現廣告部人事變動,呈現青黃不接。VIU電視在首季因為沒有特別叫座的節目,廣告表現較慢,近月隨著《全民造星》開季,與及送餐平台加強宣傳,廣告數量出現增加。無綫上半年廣告最搶眼相信是收視高企的《中年好聲音》,冠名贊助商除了節目外,還加碼贊助演唱會,看來對效果相當滿意。另外,在暑熱天氣下,今年冷氣廣告基本上全面回歸無綫,這是繼去年按摩椅、月餅後另一消費類別重投該台。冷氣廣告屬家庭式消費,很多人會抱著要裝就要在季初做,好享受足整個夏天,第2季度是做生意的旺季,尤其今年熱得特別早,要推廣就要早,令無綫成為高溫天氣下的得益者。




潘朵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消費券

往下看更多文章

效果廣告現疲態 打品牌助營銷有回歸跡象

2023年11月27日 17:56 最後更新:18:07

年尾各大公司和廣告行都要制訂來年預算。去年此時,本地仍然未有開關時間,企業採取保守態度,年尾傳來開關消息,但大部份公司沒有追加預算,寧願見步行步,結果大部份行業生意都只能持平,所以年中廣告行吹起淡風,到聖誕旺季才稍見好轉。今年的景況又如何呢?

初步觀察,大部份企業對來年前景都保持審慎,主要是利息高企,加上港人離境消費之風未歇,擔心消費市道復蘇有限。不過,對廣告業界來說,一個較為令人興奮的現象,是部份大企業對品牌的關注提升,或者會帶來大型推廣計劃的機會。

自從數碼營銷興起,以程式投放效果廣告成為一時潮流。經過一輪疲勞轟炸後,消費者對於促銷式的市場訊息似乎開始缺乏反應,在美國一些大型快銷集團重回品牌建立的策略,加重投放在形象廣告。形象廣告和效果廣告分別在見效時間的快慢,效果廣告追求在短時間內提升營業額,伴隨這個方式的銷售策略是以價格或其他優惠催促消費者行動,副作用是令產品要以價格競爭,產品愈賣愈平,最後邊際利潤收縮到無利可圖的地步。

和效果廣告不同,形象廣告旨在建立品牌,增加消費者信心,這個策略不足之處是見效間接,而且時間較長,優點是形象建立後成為公司無形資產,提高日後產品的利潤率,如果要打個譬喻,效果廣告是炒賣,賺錢快回報高,但不易持續經營,後者是長線投資,回報慢但相對持久。

美資企業增加對品牌形象推廣的投放,除了廣告內容外,選擇的渠道也由數碼平台部份回歸至傳統媒體如電視台。在美國吹起這股風氣後,效果廣告潮流更盛的大陸,都開始有外資追隨總部的做法。今年本地有電視台覺察這個趨勢,開始推出結合電視和數碼平台的廣告套餐,市場反應正面,估計來年會成為主力銷售產品之一。

廣告潮流如時裝,每年都會變動,但主軸做法會輪番盛行,正如數十年前的「平霸」廣告,主打就是促銷效果,但大品牌始終鍾情品牌建立,皆因一味講價有時而盡,能夠替產品增值,才是廣告最吸引客戶的賣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