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開電視的有線寬頻(1097)上星期宣布業績,連同之前持有Viu的電訊盈科和電視廣播(TVB),本地三間本地電視台都派了成績表。綜觀3間電視台的表現,經營不易固不待言,甚至某程度上需要大股東出手相助,反映疫情過後,香港經濟復元未及預期,對媒體造成的巨大壓力。
有線上半年的經營,有5個月保留收費電視訂閱入息,同時加入一條新免費電視頻道。依照Admango數字,在新頻道帶動下,廣告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近80%,從業績公布看,媒體業務收入增長僅為11%,由去年下半年的7000萬元增加至7800萬元,由此估計每個廣告的平均收入應該有所下跌。未扣除折舊前的經營虧損由7300萬增加至9700萬元,可見復常對電視業的裨益暫時仍然很有限。
面對困難環境,三間商業電視台營運都有不同的壓力。Viu有個「富爸爸」,控股公司電訊盈科中期業績雖然錄得虧損,但主要是折舊龐大,公司現金流仍保持強勁,相對免費電視業務規模細小,財政壓力相對輕。TVB與有線寬頻電視業務比重高,在疫情打擊下先後要主要股東注資。TVB在派成績表後公布由大股東提供7億元的貸款,其後又宣布發行可換股債券1.56億元,增加手頭的銀彈以度過低潮。從財務上作出的支持,反映大股東應該無意放棄控制權。有線寬頻在公布業績的同時,也披露大股東鄭家純提供了8000萬元的貸款,有線終止了收費電視業務之餘,增闢了一條新免費頻道,估計營運成本減省有限。由於過去有線不止一次供股,現在股價低殘加上大市狀況欠佳,透過市場集資難度極大,由大股東泵水是最實際的方法。

自TVB出現虧損後,本地電視台基本上處進入全部見紅的處境,這源於媒體生態大變,網媒和社媒搶走不少廣告份額,同時再遇上疫情的嚴重摧殘。美國為了打擊通脹推高利息,令本地商業環境受壓,同時令電視台的融資成本顯著增加,變成雙重打擊。從上半年各大電視台收入和支出的狀況顯示,管理層都要固本培元,策略轉向求穩,在廣告市場未明朗前,大投入搶收視變成不符經營現實,在成功另覓新水源前,節流成為趨勢,電視大戰相信會進入停火休戰的階段。
潘朵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