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有報業集團發出盈警,指新的財報季度業績轉盈為虧,這個結果與外界預期復常有助廣告業固然有落差,也與統計廣告收入的Admango數據不符,內裏是甚麼原因呢?
傳統媒體受網絡挑戰,報紙雜誌首當其衝,雜誌現時買少見少,報紙銷量同樣受到衝擊,甚至不靠銷售的免費報紙,都因為發行量減少出現停辦,為了適應潮流,文字媒體紛紛推行網上版。不過,從最近幾個報業集團公布生意「見紅」,轉型之路仍然艱難。
本來,傳媒人以為今年開關,環境會有明顯改善,結果卻與想象相差很遠。報業集團在解釋轉虧為盈時,不約而同指出去年雖然有疫情,但因有政府補助,對收支平衡有很大作用。今年失去補助,廣告增幅又未及預期,結果收入不加反減。
按Admango數字,今年報紙廣告有雙位數增長,表面看來的好現象,部份是去年低基數效應造成的印象,同時也未反映網上經營的壓力。有跑網媒廣告的行家說,今年增長最好的是以谷歌系統的廣告平台(GDN),傳統媒體的內容廣告生意其實很差,但GDN廣告收入中,內容主分得的比例偏低,難以收回高昂的製作成本。
由於內容生產商在整個商業生態中處於下游位置,在分取收益上十分被動。社交平台和廣告代理不斷壓低價錢,承擔的壓力大部份落到媒體身上,所以近年媒體製作內容的資源不斷減縮,節流成了大勢所趨,然而,媒體資訊是社會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養份,如何能夠扭轉惡性循環,相信已不單是業者或媒體老闆要掃的門前雪。
潘朵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無綫上星期宣布兩項重整計劃,除把網購平台合併,同時宣布會成立一個新台,以取代現時的J2和財經體育資訊台,合併計劃仍待監管機構批准,無綫同時亦開始調動節目。
目前無綫營運5個數碼電視台,當中主打年青人的J2和財經體育資訊台在本身製作節目外,還需要購買數量不少的外購節目,估計未來新台會把自家製節目集中,減少外購節目,同時透過減少一個頻道節省營運支出。這個調整在商業上有其邏輯,所以外界不覺得意外。
無綫宣布以1個新頻道取代2個原有頻道,外界焦點落在節流層面,對於新台定位討論不多。從經營角度,重組以減少支出的做法很常見,估計無綫今次也不例外,與此同時,該公司解釋不以兩台合併而要另起爐灶,是希望新台能有不同定位,加大力度在電視與網絡互動的營運模式,譬如在電視大屏加上2維碼,加強與觀眾的互動,又或者考慮將來製作的節目,與串流平台myTVSUPER增加互動。
近年無綫加大力度把電視和網絡合流,今年就推出電視加串流平台的廣告套餐,市場的反應頗為受落,或者因此令管理層加強電視網絡化的想法。現時外國廣告界日益重視包括串流平台在內的聯網電視(Connected TV),廣告客戶也願意付出較高的價格在聯網電視投放廣告。不過,無綫提出要把新台打造成與網絡有強力互動,如何落實仍待觀察,或者正因為概念需要時間証實,所以外界還是把焦點放在容易理解和把握的節流效應上。
無綫打造新台的效果需時觀察,今次宣布消息的時間,剛好遇上電視客戶決定來年投放廣告預訂的時間。據聞廣告公司聽到消息後,曾向無綫廣告部了解未來的排播安排,以及會否押後預訂廣告額的死線,最後無綫決定維持日程不變。
對絕大部份廣告客戶來說,投放無綫廣告最主要的預先都是投放在翡翠台和新聞台,調動影響不算太大,至於有個別客戶重點投放在財經資訊台,重點都在上午的交易時段,由於這段時間的財經節目都會維持,部份還會搬到翡翠台播放,所以維持日程不變,反而是避免了節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