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有報業集團發出盈警,指新的財報季度業績轉盈為虧,這個結果與外界預期復常有助廣告業固然有落差,也與統計廣告收入的Admango數據不符,內裏是甚麼原因呢?
傳統媒體受網絡挑戰,報紙雜誌首當其衝,雜誌現時買少見少,報紙銷量同樣受到衝擊,甚至不靠銷售的免費報紙,都因為發行量減少出現停辦,為了適應潮流,文字媒體紛紛推行網上版。不過,從最近幾個報業集團公布生意「見紅」,轉型之路仍然艱難。

本來,傳媒人以為今年開關,環境會有明顯改善,結果卻與想象相差很遠。報業集團在解釋轉虧為盈時,不約而同指出去年雖然有疫情,但因有政府補助,對收支平衡有很大作用。今年失去補助,廣告增幅又未及預期,結果收入不加反減。
按Admango數字,今年報紙廣告有雙位數增長,表面看來的好現象,部份是去年低基數效應造成的印象,同時也未反映網上經營的壓力。有跑網媒廣告的行家說,今年增長最好的是以谷歌系統的廣告平台(GDN),傳統媒體的內容廣告生意其實很差,但GDN廣告收入中,內容主分得的比例偏低,難以收回高昂的製作成本。
由於內容生產商在整個商業生態中處於下游位置,在分取收益上十分被動。社交平台和廣告代理不斷壓低價錢,承擔的壓力大部份落到媒體身上,所以近年媒體製作內容的資源不斷減縮,節流成了大勢所趨,然而,媒體資訊是社會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養份,如何能夠扭轉惡性循環,相信已不單是業者或媒體老闆要掃的門前雪。
潘朵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