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鄧小平(資料圖)

1977年4月10日,鄧小平在尚未恢復領導職務的情況下,給中共中央寫信,從理論上反對「兩個凡是」。

信中說:「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把黨和社會主義事業,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事業,勝利地推向前進。」

什麼是「準確的、完整的」?

三個月之後,7月21日,鄧小平在中共十屆三中全會的講話中作了說明:

我們可以看到,毛澤東同志在這一個時間,這一個條件,對某一個問題所講的話是正確的,在另外一個時間,另外一個條件,對同樣的問題講的話也是正確的;但是在不同的時間、條件對同樣的問題講的話,有時分寸不同,著重點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夠只從個別詞句來理解毛澤東思想,而必須從毛澤東思想的整個體系去獲得正確的理解。

鄧小平還列舉了毛澤東對知識分子問題的一些講話加以分析,來闡釋如何正確理解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說:毛澤東曾經把知識分子看成資產階級的一部分,但他也歷來重視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我們不能因為毛澤東曾講過知識分子是資產階級一部分,就像「四人幫」那樣把知識分子污衊為“臭老九”。從整個革命和建設過程來看,毛澤東是重視知識分子作用的。因此,我們現在不能再繼續講知識分子是資產階級,而應當從愛護知識分子出發,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正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在講話中還指出:毛澤東倡導的作風,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這兩條是最根本的東西。

這就是「準確的、完整的」。

這就駁斥了「兩個凡是」。

5月3日,中共中央轉發了鄧小平的這封信。

華國鋒感到阻擋不住鄧小平的復出了。

他派人找鄧小平談話,提出要鄧小平出來之前寫個東西,寫明"天安門事件’是反革命事件”。

鄧小平拒絕了這個要求。他說:「我出不出來沒有關係,但‘天安門事件’是革命行動。」

5月24日,鄧小平同王震、鄧力群談話,直接批判了「兩個凡是」。

此時的鄧小平,意氣風發,指點江山。他在這個極為重要的談話中說:

前些日子,中央辦公廳兩位負責同志來看我,我對他們講,「兩個凡是」不行,按照「兩個凡是」,就說不通為我平反的問題,也說不通肯定1976年廣大群眾在天安門廣場的活動“合乎情理”的問題。把毛澤東同志在這個問題上講的移到另外的問題上,把這個地點講的移到另外的地點,在這個時間講的移到另外的時間,在這個條件下講的移到另外的條件下,這樣做,不行嘛!毛澤東同志多次說過,他有些話講錯了。他說,一個人只要做工作,沒有不犯錯誤的。又說,馬恩列斯都犯過錯誤,如果不犯錯誤,為什麼他們的手稿常常改了又改呢?……毛澤東同志說,他自己也犯過錯誤。

在黨內高層公開講毛澤東也犯過錯誤,這在當時,不啻是石破天驚。

鄧小平的講話,在黨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為批評「兩個凡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艱難備嘗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時代的潮流難以阻擋,堅冰開始打破了。

經過上下結合反覆激烈的鬥爭,黨心民心終於佔了上風。

在1977年7月召開的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恢復了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解放軍總參謀長的職務。

這對於否定「文化大革命」,否定極“左”,否定「兩個凡是」,為中國開闢新的道路,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鄧小平在全會上的講話,再次強調了對毛澤東思想要有一個正確的完整的認識,強調要善於掌握和運用毛澤東思想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不至於割裂、歪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還強調說:「對我們黨的現狀來說,我個人覺得,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特別重要。」

鄧小平的呼籲,得到了老一輩革命家的響應。

會後,聶榮臻在《紅旗》雜誌第9期發表《恢復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一文說:實事求是的思想是毛主席留給我們黨的最寶貴的理論遺產。

徐向前在9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永遠堅持黨指揮槍的原則》的文章。文章回顧了與張國燾、「四人幫」在軍隊問題上的鬥爭,說:“我們絕不可以像有些人那樣,不管路線是非,誰的權力大就跟誰跑。”“我們一定要恢復和發揚我們黨的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

陳雲在9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堅持實事求是的革命作風》。文章指出:「實事求是,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作風問題,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的根本思想路線問題。」

這些努力,都是批評「兩個凡是」,縮小「兩個凡是」的市場。

1977年7月30日,鄧小平突然出現在北京國際足球邀請賽的主席台上。這是鄧小平復職後首次在重要的公開場合亮相,全場掌聲雷動。

鄧小平以73歲高齡第三次復出,引起全世界轟動,成為關於中國的最熱門的話題。然而,鄧小平很少談自己,他總是把話題引向中國的急迫的實際問題。

此後20年,黨和國家的歷史及命運,就和鄧小平這個名字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

本文摘自《交鋒》,馬立誠 凌志軍 著,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1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