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破局的盤算

博客文章

破局的盤算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破局的盤算

2019年05月08日 18:10

美國人都傾向不大相信他們的總統特朗普,特朗普周日在Twitter上聲言要2000億美元中國貨加徵關稅,周一環球股市大跌,唯獨美股大跌後反彈,最後道瓊斯指數只跌66點收場,皆因美國投資者覺得特朗普只是靠嚇,最後不會加關稅。一日之後,至星期二,美國人好像剛從睡夢醒來,雖然中國副總理劉鶴仍會在周四赴美談判,但美國投資者開始驚真會加關稅,道指大跌473點。

股市表現多少反映民眾情緒,美國有很多人不信總統,特別是精英階層,但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就現實一點,覺得這個美國總統什麼事都夠膽做出來。至於未來會發生甚麼事?仍然不出3個可能性:

第一、成局: 雙方最後達成協議,避免加稅;第二是局部破局: 美國周五先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大加關稅,中國也加稅報復,但雙方擾攘一段時間後,再回歸到原點繼續談判,幾個月後成局;第三、全面破局: 如特朗普所講,除了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加稅外,再對其餘逾3250億中國貨加徵關稅,所有中國貨到美國均須繳付25%關稅,而中國也全面加稅報復,雙方一直打到底。

雖然我不相信第三個可能,即全面破局會發生,因明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舉行,特朗普忍不到痛,但成局及局部破局可能性同樣高。大家要代入當事人的思維,中美談判是一場搏奕,大家看自己立場,也要猜測對方的行動,正如下棋,沙盤推演,要預測各種可能性,估計三步、五步、七步後會如何。相信中國及美國都已在評估: 若周五真發生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加徵關稅,出現局部破局的局面,會是怎樣的情況?若雙方或其中一方認為,這樣的局面絕不可接受,則出現局部破局機會反而會很小,因雙方均會讓步,或其中一方大幅讓步,以避免大幅加徵關稅發生的事情發生,但目前的情況可能並非如此。

 先講美國,今年首季雖然貿易戰開打,甚至聯邦政府曾因墨西哥邊境圍牆問題局部停擺,美國首季GDP仍有超乎預期亮麗增長,增幅達3.2%,遠勝市場預期的增長2%以下。美股也高升,升近歷史高位。雖然特朗普也是聰明人,知道對華加徵關稅後,中國必然會報復,向進口美國貨徵稅,對美國股市及經濟也將有影響,但因為美國囊中有錢,不怕輸一點出來,就算加稅令美國經濟倒退0.5百分點,令美股回調10%、甚至20%,短期內仍可接受,反正加稅主動權掌握在特朗普手裏,到真的頂唔順時,也可以鬆鬆手,與中國重啟談判。所以很難假設特朗普忍不到短期的大加關稅之痛,他忍不到的,只是全面破局、股市爆煲、經濟衰退的長期後果。由此分析,短期加稅的痛楚對特朗普的阻嚇力不大,不排除他講得出就做得到,真把加關稅付諸行動。

反觀中國,去年下半年的大量寬鬆措施收到一定效果,今年首季GDP回穩,按年增長6.4%,與上季持平,勝預期的6.3%,雖然美國若大加關稅,對中國股市傷害可能比美股更高,上證綜指可能跌至2400點甚至更低水平(現價2893點),但乜要明白,中國在談判中若作重大讓步,要付的是長期代價,例如要把經濟深度開放,拆除互聯網圍牆,過多購入美國貨,都會對中國經濟發展有深重打擊。

由於過份讓步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中國可讓步的空間其實有限,所以局部破局代價雖高,但大幅讓步代價更高,必要時中國也唯有忍受局部破局的風險。

總括而言,短期局部破局帶來的壞影響比較可控,所以讓步誘因未如外間估計的大。我經常講,最後能否達成協議,源於特朗普一念之間,若他願意接受在貿易談判中小勝,然後在Twitter上誇大為大勝,這樣就可完美收場。若他真要全面取勝,甚或有更陰暗的幕後盤算,恐怕談判波折,會比大家想像中更大。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