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抗暴,要換人或者換腦袋

博客文章

抗暴,要換人或者換腦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抗暴,要換人或者換腦袋

2019年11月15日 19:32 最後更新:20:19

今次所謂的「大三罷」引發的中大佔領事件,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市民不明所以,問周二警方為什麼嘗試「攻入」中大校園,釀成特大衝突?

其實整件事很簡單,中大旁有條橫跨吐露港公路的2號天橋,周二黑衣人在2號天橋上向吐露港公路拋下大量雜物,要阻斷交通,警方要進入該天橋清場制止阻路,便與中大學生及黑衣人發生激烈衝突。當晚中大校長段崇智與警方的談判,講來講去都是講警方是否要撤離天橋。問題的本質並不是警方想攻入中大,而是政府要保持到吐露港公路暢通。不過政府的輿論戰打得極差(或者根本沒有打),只得警察孤軍作戰去解說。結果當天晚上,警方撤離,2號天橋被不知道是否中大學生的黑衣人佔據。吐露港公路被堵塞超過60小時才逐步重開。連中大學生會也要和佔領2號天橋的黑衣人割蓆,承認從未知悉黑衣人的訴求。

把鏡頭拉遠一點看,黑衣人這個星期的整個行動極有部署,中大學生佔據橫跨吐露港公路的天橋,理大學生就去佔領橫跨紅隧入口的天橋,而港大和浸大也有學生在大學附近的公路堵路。吐露港公路和紅隧是香港的兩大交通要道,一旦截斷了這兩條要道,主要地區交通半癱瘓。在連串的行動背後,顯然有高手策劃,進可以截斷交通,退可以在大學製造大流血。一方是有深謀的策略部署,對上了政府的見步行步。

有人問我,在抗暴方面,政府可以做什麼?應該是軟或是硬?我反問:「還有軟的空間嗎?」在這場運動的事發之初,政府放軟手腳,或許有人想倒逼中央接受五大訴求向示威者讓步。但事到如今,示威者由叫「香港加油」,變成叫「香港復仇」,軟的大門已經完全關上。要抗暴,只能硬。

有人又問,政府即使想硬,第一,這不是本屆特首的風格;第二,想硬也不夠警力硬起來;第三,不想見到開槍流血。我認為這種提問方式已經錯了,已跌入對方的思維模式。在一場戰爭中,落入了對方的思維模式,便永遠不會可以走得出來。要換一個角度,政府如果不改弦更張,全力止暴,無論是警方、示威者以至無辜的市民,傷亡數字將會大量增加。所以,並不是開不開槍的問題,而是有何方式可以盡快止暴,停止大流血。沒有足夠警力當然是一個問題,在其他國家的大城市,一旦發生暴亂,可以調動國內的其他城市的警力協助,香港便不可以了。不過,現在政府最大題是「未的起心肝」,全力抗暴,夠不夠警力尚屬其次。若所有參與暴亂者被捕就不准保釋,拘捕了最激的1000人後,警力就會變得足夠。

我又再舉香港1967年的暴動為例,當年整個港督府,變成一個心戰室,由港督坐陣,由朝到晚應對暴動。當時的抗暴工作主要有兩個,一個輿論戰,另一個是地面戰。政府所有部門所有工作,要以抗暴為首要目的,港督、高官也停止外訪,不夠強硬的關鍵官員要換掉(67年換了軟弱的警務處處長),香港目前也要這樣做。

有人再問,政府高層一直沒有這樣做,這種情況又如何可以改變呢?我認為所有事情都應該由結果決定,過去的5個月,政府未能夠把暴亂平息,就要知道所做的事情是錯的,所以需要一朝變臉,做過去不做的事情。一般人會想到要換人,當然,可以換人,但也可以換腦袋。

美國巨企英格爾的前行政總裁格羅夫,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有一次英格爾遇到很大的經營問題,遇上「範式轉移」的衝擊,有滅頂之災。格羅夫說:「我會走出這個董事會會議室,當我再進來的時候,將變成一個新聘請回來的行政總裁,重新思考怎樣營運這家公司。」格羅夫就靠換腦袋,把英特爾帶出危機。特區政府由特首以至主要官員,也應該用這種思維,改換自己的腦袋。他們可以假設自己是新上場平亂的特首、高官,問1967年港府抗暴,或者英國2011年打擊倫敦暴亂,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鑑。

現時的抗暴關鍵,不是政府應該具體做什麼事情,而是要徹底改變過去思維,把打擊暴亂,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從所有方面,用最大的力度去抗暴,這樣還是有機會成功的。若領軍的沒戰意,以認輸為起點,此戰必敗,整個特區政府,將會被歷史巨輪淘汰。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G7,一場虛偽的盛宴

2024年04月22日 20:12 最後更新:20:26

七大工業國(G7)外長會議近日結束,這些號稱領導世界的工業大國,對中東加沙地區因為戰爭帶來34000人死亡視而不見,但整個會議就圍繞著中國發炮。G7好像生活在一個平行宇宙,只關心打壓中國,不關心戰區人命。從G7外長會議的會後聲明,可以看清這個組織的3重虛偽。

第一,針對香港的虛偽。G7外長會議的聲明,指香港自2020年實施《國家安全法》以來,對香港多元化、公民與政治權利惡化感到擔憂,又對香港最近落實《基本法》第23條立法再次強調感到憂慮。聲明指相關條例將進一步侵蝕香港的自治、人權和基本自由。 

G7的虛偽在於這些美歐國家自己都擁有嚴苛的國家安全法律,例如美國就有《國家安全法》、《間諜法》、《外國人登記法》等超過20部與國安相關的法律,領先世界。他們自己可以有嚴厲的國安法律,保障自己的國家安全,但就虛偽地指香港的國家安全法律會影響人權和自由。我們都很有興趣知道,美英的國安法律可以如何促進人權自由。

第二,指控中國援俄的虛偽。G7外長會議公布第二重虛偽,是將俄烏戰爭的矛頭指向中國,G7指中國企業向俄羅斯轉讓軍民兩用物資和零部件,對此表示強烈關切。其實這個完全是美國的話術,過去美國曾指控中國向俄羅斯出口軍火,但事後卻拿不出半點證據,證明純屬虛構。最近,美國見到中國和歐洲國家關係改善,就提出另一套新的說詞,向俄羅斯提供的零部件可以生產武器,就變成為所謂向俄羅斯轉讓「軍民兩用物資」的質疑。

美國挑動中國和歐洲矛盾已經到了很露骨的地步。國務卿布林肯近日就對記者說,「中國不能兩者兼得,一方面與歐洲國家享有友好關係,另一方面又推動冷戰結束以來對歐洲最大的威脅。」

美國發動這種轉讓「軍民兩用物資」指控,等於叫中國完全停止與俄羅斯進行正常的民用物資貿易。中國向俄羅斯出口一顆螺絲釘,都會有機會變成了支持俄羅斯製造武器。但現實上美國自己就從俄羅斯大量進口鈾元素,美國需要的東西就大力向俄羅斯採購,毫無制裁的打算。美國甚至在去年取代中國成為俄羅斯濃縮鈾最大進口國,進口量增加19個百分點至702噸,佔俄國鈾出口38%。中國去年進口的俄羅斯鈾減少32個百分點,只有457噸。美國向俄羅斯大量進口濃縮鈾,很明顯支援了俄羅斯的經濟,又想請問美國停止向俄羅斯採購鈾之前,又哪有資格叫其他國家連一粒螺絲都不可以賣給俄羅斯呢?

第三,只讉責伊朗的虛偽。G7會議的最大虛偽,是將巴以戰爭的矛頭完全針對伊朗。以色列早前違反國際法,以導彈攻擊在敍利亞境內的伊朗大使館建築物,G7無半點表態。到伊朗本月向以色列發射導彈還擊的時候,這次G7外長會議的聲明就強烈讉責伊朗對以色列發動襲擊。雙重標準,令人齒冷。

最妙的是,G7的成員國是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意大利和日本。當中德國是歐盟最大經濟體,是G7的核心成員。德國外長貝爾伯克4月17日訪問以色列時,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開會,貝爾伯克除了勸說內塔尼亞胡要克制之外,亦大力抨擊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導致加沙的飢荒,她說:「加沙的飢荒狀況,我手機裡有飢餓兒童的照片可以看到。」但內塔尼亞胡就強烈反駁,叫貝爾伯克把手機收起來,並向她播放一段據說是加沙地區的視頻,顯示加沙巿場物資豐富,巴勒斯坦人在海裡游泳,內塔尼亞胡指他的視頻證明加沙不存在人道危機,沒有飢餓。貝爾伯克十分憤怒,反駁加沙的局勢是災難性的,要求內塔尼亞胡不要再展示這些影像,批評這些視頻沒有描述加沙的真實情況。

G7核心成員國其實深明以色列進軍加沙造成人道主義災難,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本人就參加了G7的外長會議,好像換了個人那樣。在美國控制下,G7外長會議對以色列無半句讉責,反而就責難伊朗,評彈中國。

G7是一場虛偽的盛宴。那6個國家好像美國的傀儡樣,按著美國的利益,發表針對中國的聲明,但就置中東危機於不顧。中國無發動戰爭,無因此死一個人,G7卻高度關注。加沙死那麼多人,G7視而不見。世間諷刺之事,也莫過如此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