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政治部不只有震懾作用

博客文章

政治部不只有震懾作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政治部不只有震懾作用

2020年06月24日 18:56 最後更新:19:15

人大常委會將於本月28至30日再度開會,預料《港區國安法》將在是次會議結束時通過,在香港回歸23周年前夕,將成為維持香港安定的利器。

我覺得港隊重設政治部,是《港區國安法》最實質的部分,將可阻止禁之不絕的顛覆活動,特別是那些有外地勢力暗中支持的。在2014年的佔中運動,有部分地區的運動比較純潔,只是年青人自發上街堵路,但在旺角區卻不一樣,當時政府已經偵知,旺角區有四批黑社會盤踞,參與堵路,其中還有台灣竹聯幫的參與。奈何警察蒐集政治情報的能力薄弱,也沒有專責的部門負責,事件就此不了了之。

講到這裡,有參與佔中或去年的反修例運動的年青人,可能已經破口大罵,說自己並非黑社會,亦沒有收錢,為什麼說運動有黑社會的參與? 恐怕這種意見犯上很典型的邏輯謬誤,你自己不是黑社會,不等於整場運動沒有黑社會參與。在去年的反修例運動,特別在初期的激進示威活動之中,可以見到操控者的身影。每有示威者被捕,就馬上有人派律師到就近的警署保釋被捕人士,當中有些是人權律師,也有由不知名人士操控的律師。據說有家長在電視新聞中看到兒子被捕,馬上通知律師朋友到警署保釋兒子,該孩子告訴了那名律師有關參與運動的細節。原來有人專門到學校收買學生,要他們走上最激進的前線,運送汽油彈的,可得一千元,掟汽油彈的,可得一萬元。汽油彈在銅鑼灣一所辦公室的空置單位內交收,運送汽油彈的,即時付錢;而掟汽油彈的,會有專人跟到現場,證明那個學生真的掟了汽油彈,然後才付錢。

在運動的初期,沒有太多示威者敢掟汽油彈,所以有心人要付錢叫人去做最激的事情,但隨著運動的發展,不斷激化,後來不但有大學生、中學生自發掟汽油彈,甚至在大學內大量製造汽油彈。到那時候,已無需付錢給人掟彈了。警方雖然知道有人在幕後操控,但卻沒有能力追查,因為既無法例支持,亦沒有人手去深挖情報。

反修例運動涉及數以千萬元計的「運動捐款」。據聞有一個熱血中年男子,糊糊塗塗投身「革命」,讓人把巨額「捐款」,存入自己不再使用的公司賬戶,警方懷疑當中部分款項不是捐款,而是有人借此輸送巨款。但銀行拒絕提供資料,令到調查不得要領。可憐那位熱血中年男子,有很大機會被控以洗黑錢的嚴重罪行,實情他只是一名替死鬼。從這個例子可見,有黑社會參與其中,控制款項和操控運動,但警方也無力調查。鏡頭一轉,美國為了追查擾亂美國國家安全的恐怖分子,不惜修訂《銀行法》,甚至派人進駐銀行,調查銀行所有帳目,美國反恐反顛覆的力度,比香港大一百倍。

回歸前,香港警隊內有一個人數多達兩千人的政治部,對危害香港及英國的安全活動防微杜漸。英國人撤退時把政治部撤銷,令香港維護國安方面處於真空狀態。機構有慣性,警隊也不例外。假若廉政公署接到一項投訴,按法例要求,廉署接到投訴必須調查,不調查的案件,還要向獨立委員會解釋,令廉署調查案比較積極。但警隊的運作方式不同,各個部門都有大量案件要處理,遇到法例支援不足的案件,基本上不去調查或者稍作調查,就不了了之。沒有強有力的法例、沒有專責部門、也沒有具備相關知識的專責人員,香港就如「無掩雞籠」,任由外地勢力操控香港的政治運動。
重建政治部,阻斷外地勢力干預的香港的政治運動,客觀上可令香港的政治生態回復正常,對那些本著純正動機參與政治的人們而言,其實是好事而非壞事。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