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變變變 選民口味變

政事

變變變  選民口味變
政事

政事

變變變 選民口味變

2015年11月23日 20:37 最後更新:11月24日 08:08

區議會選舉一如所料地並不太冷,成為高投票率的一屆,一般估計高投票率對建制派不利,但結果並非如此,民建聯有119席、工聯會29席,其中兩席與民建聯重疊,新民黨26席,至於泛民方面,民主黨有43席、民協18席、新民主同盟有15席,泛民與建制派的支持者均踴躍投票表態,令雙方勝負參半。

這是佔中後首次選舉,無論藍絲或黃絲都大力動員去踼走對方,表面看有「6」名傘兵當選,好像傘運很有成果,但建制派的候選人藏在政黨之後,沒有那麼顯而易見。加上有政黨背景的激進泛民全數出局,反佔中的力量同樣有收穫。

建制派還有更大得著,未為外間所注意。來屆區議會取消委任議席,故多了19個民選議席,雖然在搶奪新增席位上,泛民好像略佔優勢。但建制派其實想保住18區的控制權,即是取消委任議席後,泛民仍不能過半數,不能選出區議會主席。選前建制派估計葵青區最危,故動員大力氣去強攻此區,結果保住18區不失。

若論頭面人物,泛民超級區議會組別立法會議員、民主黨何俊仁、民協馮檢基雙雙落敗,有意循此渠道選立法會的公民黨陳家洛也敗選。他們落敗有戰略意思,他們失去區議員身份,相關政黨就不能再派他們出戰超級區議會議席,打亂了明年的部署。

相對地建制派落選的雙料議員鍾樹根和葛佩帆戰略地位沒有那麼重要,他們輸了區選,無阻明年繼續參加分區直選。他們衰在過份托大,完全沒有估計看似貌不驚人的對手,多數時間幫黨友助選,而不是為自己拉票,若然他們有警覺性,

在投票日的晚上大力告急,或者可以拉回百幾票當選。

如果換一個角度,不講泛民對建制,講一講新人對舊人,馬上就發現不同黨派都新人輩出,大大衝擊老鬼的地位。傘兵楊雪盈在灣仔大坑選區勝出,她除了用斯文美女攻勢之外,搞了臉書社群專頁「灣仔好日誌」,有4000多個粉絲,成功擊敗新民黨王政芝勝出。另外如工聯會小花陳穎欣在深水埗麗閣選區,擊敗民協老將馮檢基,一般人只注意到馮檢基被前黨友黃仲棋鎅票,沒有留意陳穎欣這個工聯會小花的殺傷力,她父親是前工聯會高層,留學英國,講話有紋有路,成功當上巨人殺手,除了選舉工程成功之外,還看出市民求變的心態。

在新老交替方面,區選大戶民建聯、工聯會,就做得比民主黨成功,民建聯保住119席最多席位,民主黨得43席,民主派在傳統票倉新界西選區較上屆損失6席,民主黨也承認對他們有很大衝擊。我就認為和他們的地區力量老化有關。

變變變,選民想變,但不論黨派,轉變的選票都是轉到到正正經經,起碼看似願意盡力為居民服務的候選人。范國威的新民主同盟就是一例,新同盟派出16人出選,其中15人當選,比上屆多7席,他們雖然「本土」,但沒有踢篋,而且主銷在地區的深耕細作工夫,取得重大成功。同樣「本土」的激進泛民組織大敗,可見選民不太喜歡過份激進者,特別是在議會內連番拉布,更十分趕客。

選民想變,想試新議員,但是不太想選思維激進的素人,反而想選正正經經的新人,在地區幹實事的組織更大獲全勝。明年立法會選舉,在多議席單票制下,對新人更有利,攞到2萬票就可能當選,但各方「設計」新人時,就要注意選民喜歡新鮮而務實的口味了。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G7,一場虛偽的盛宴

2024年04月22日 20:12 最後更新:20:26

七大工業國(G7)外長會議近日結束,這些號稱領導世界的工業大國,對中東加沙地區因為戰爭帶來34000人死亡視而不見,但整個會議就圍繞著中國發炮。G7好像生活在一個平行宇宙,只關心打壓中國,不關心戰區人命。從G7外長會議的會後聲明,可以看清這個組織的3重虛偽。

第一,針對香港的虛偽。G7外長會議的聲明,指香港自2020年實施《國家安全法》以來,對香港多元化、公民與政治權利惡化感到擔憂,又對香港最近落實《基本法》第23條立法再次強調感到憂慮。聲明指相關條例將進一步侵蝕香港的自治、人權和基本自由。 

G7的虛偽在於這些美歐國家自己都擁有嚴苛的國家安全法律,例如美國就有《國家安全法》、《間諜法》、《外國人登記法》等超過20部與國安相關的法律,領先世界。他們自己可以有嚴厲的國安法律,保障自己的國家安全,但就虛偽地指香港的國家安全法律會影響人權和自由。我們都很有興趣知道,美英的國安法律可以如何促進人權自由。

第二,指控中國援俄的虛偽。G7外長會議公布第二重虛偽,是將俄烏戰爭的矛頭指向中國,G7指中國企業向俄羅斯轉讓軍民兩用物資和零部件,對此表示強烈關切。其實這個完全是美國的話術,過去美國曾指控中國向俄羅斯出口軍火,但事後卻拿不出半點證據,證明純屬虛構。最近,美國見到中國和歐洲國家關係改善,就提出另一套新的說詞,向俄羅斯提供的零部件可以生產武器,就變成為所謂向俄羅斯轉讓「軍民兩用物資」的質疑。

美國挑動中國和歐洲矛盾已經到了很露骨的地步。國務卿布林肯近日就對記者說,「中國不能兩者兼得,一方面與歐洲國家享有友好關係,另一方面又推動冷戰結束以來對歐洲最大的威脅。」

美國發動這種轉讓「軍民兩用物資」指控,等於叫中國完全停止與俄羅斯進行正常的民用物資貿易。中國向俄羅斯出口一顆螺絲釘,都會有機會變成了支持俄羅斯製造武器。但現實上美國自己就從俄羅斯大量進口鈾元素,美國需要的東西就大力向俄羅斯採購,毫無制裁的打算。美國甚至在去年取代中國成為俄羅斯濃縮鈾最大進口國,進口量增加19個百分點至702噸,佔俄國鈾出口38%。中國去年進口的俄羅斯鈾減少32個百分點,只有457噸。美國向俄羅斯大量進口濃縮鈾,很明顯支援了俄羅斯的經濟,又想請問美國停止向俄羅斯採購鈾之前,又哪有資格叫其他國家連一粒螺絲都不可以賣給俄羅斯呢?

第三,只讉責伊朗的虛偽。G7會議的最大虛偽,是將巴以戰爭的矛頭完全針對伊朗。以色列早前違反國際法,以導彈攻擊在敍利亞境內的伊朗大使館建築物,G7無半點表態。到伊朗本月向以色列發射導彈還擊的時候,這次G7外長會議的聲明就強烈讉責伊朗對以色列發動襲擊。雙重標準,令人齒冷。

最妙的是,G7的成員國是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意大利和日本。當中德國是歐盟最大經濟體,是G7的核心成員。德國外長貝爾伯克4月17日訪問以色列時,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開會,貝爾伯克除了勸說內塔尼亞胡要克制之外,亦大力抨擊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導致加沙的飢荒,她說:「加沙的飢荒狀況,我手機裡有飢餓兒童的照片可以看到。」但內塔尼亞胡就強烈反駁,叫貝爾伯克把手機收起來,並向她播放一段據說是加沙地區的視頻,顯示加沙巿場物資豐富,巴勒斯坦人在海裡游泳,內塔尼亞胡指他的視頻證明加沙不存在人道危機,沒有飢餓。貝爾伯克十分憤怒,反駁加沙的局勢是災難性的,要求內塔尼亞胡不要再展示這些影像,批評這些視頻沒有描述加沙的真實情況。

G7核心成員國其實深明以色列進軍加沙造成人道主義災難,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本人就參加了G7的外長會議,好像換了個人那樣。在美國控制下,G7外長會議對以色列無半句讉責,反而就責難伊朗,評彈中國。

G7是一場虛偽的盛宴。那6個國家好像美國的傀儡樣,按著美國的利益,發表針對中國的聲明,但就置中東危機於不顧。中國無發動戰爭,無因此死一個人,G7卻高度關注。加沙死那麼多人,G7視而不見。世間諷刺之事,也莫過如此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