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未打針先躺平搵命博

博客文章

未打針先躺平搵命博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未打針先躺平搵命博

2022年04月28日 20:36 最後更新:23:25

上海疫情開始受控,本土病例正在下跌。

先比對上海兩日的數字。前日(4月27日)上海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292(含既往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858例)和無症狀感染者9330例。當中432例確診病例和9140例無症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其餘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中發現。

即是只有2例確診和190例無症狀感染者是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發現,這是社會面傳播,數字開始跌到比較低了。

如減去無症狀者轉為確診者的858宗,當日實質新發現的感染者只有9764宗,這是自4月4日以來,上海首次新增感染低於1萬宗。

由4月22日開始,上海新增陽性病例已連續6天呈遞減趨勢,近幾天的數字來看,封城的效果較顯著,25日比上日整體感染者減少13%、26日比上日減少20%、27日比上日減少22%,不只實質感染數字下跌,而跌幅正在擴大,可見疫情逐步受控。上海全市復工復產工作分批啓動。

擔心上海疫情失控的朋友,可以鬆一口氣了。內地在禁足和全員檢測兩大工具並用時,即使已擴散的疫情都能控制住。

同一時間,杭州又有疫情。杭州在27日晚宣布,28日開始啟動全市核酸檢測,全市居民及其他在杭州人員,每48小時至少一次核酸採樣,未準時完成的將在掃場所碼時將彈窗提醒,不得進入公共場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簡單來說,只要你人在杭州,就需要每48小時去做一次核酸檢測,否則你「哪裏也去不了」。杭州市政府為了方便當地居民,全市將佈設1萬個免費核酸採樣點。

杭州疫情只是初發,27日,杭州市新增本土確診11宗,7宗無症狀感染,疫情不算嚴重,宣布全員檢測後,有海外媒體聲稱「杭州市民崩潰」,質疑沒有疫情爆發,為何要「勞民傷財」。

我看到很多內地網民也有不同意見,有一條數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全杭州市一萬個核酸檢測點,每個點3個工作人員,加上物資供應的,平均算3.5萬人,按人均工資支出400元,做檢測每日投入1400萬元,加上測試劑,每支不超過10元,杭州市人口1200萬,10人混合檢測,人均1元,48小時測一次,每天測試劑成本600萬元,即是大約每日投入2千萬元人民幣(未計化驗成本),做這個常態化全員核酸檢測。

計計數,做7次全員檢測要1.4億,好似好貴。但杭州去年的GDP超過1.8萬億,如果疫情一旦失控,封控7日,就損失345億。若然失控,要封上1個月,就要損失1500億,已是天文數字。每兩日全員檢測,市民是麻煩一點,但花費一點也不大,疫情失控花費最大。

我同內地朋友聊起,他說其實深圳一早已是這樣做,從香港爆疫後,深圳農曆開始,有時24小一檢,後來重點地區一直維持48小時一檢,近期才改為72小時一檢,這樣做,可以做到對疫情早發現早控制。尤其有海外入境點的城市,每天接待那麼多外來者,風險很高。而且從成本來算,萬億元GDP以上的城市,多做檢測是「除笨有精」。

也有上海朋友說,外邊的世界都躺平了,為何上海還堅持動態清零?

封城強檢的確難受,但未準備好就去躺平,付出的人命代價相當驚人。香港進行半桶水式的動態清零,這一波疫情也死了超過9000人,內地無必要羨慕香港。

上海也未夠資格躺平。看看全球死亡最低的新加坡,長者完成兩針疫苗接種率高達95%。上海和香港最致命的是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不理想,上海60歲及以上人口完成兩針接種的62%,打了第3針加強針只有38%,如果不封城強檢截斷傳播,老年人口死亡率會很高。香港目前60歲或以上,一針接種率83%,兩針76%,至於第3針,因為遲開打,很多老年人還未能打第3針。

所以,長遠來說,想把新冠看作風土病,無論上海以至香港,60歲以上長者,最好有80%至90%打上3針,才好去躺平,否則仍要付出重大的人命代價。

李彤

往下看更多文章

輸血就能讓殭屍復活?

2024年04月19日 18:30 最後更新:23:59

最近美國財長耶倫訪華,一輪操作將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吹得震天價響,歐美媒體紛紛跟進。耶倫指中國產能過剩,將低價產品輸向美國,影響了美國的就業。耶倫作為一個經濟學者,說得出這種話來,的確令人嘆為觀止。

耶倫這種講法違反國際貿易的基本理念,貿易的原理就是我將我善於生產的產品,大量生產輸向你的國家;你亦將你善於生產的產品,大量生產輸向我的國家,互通有無。我要出口自然要具備多於我本國能夠使用的產能,套用耶倫的思路,所有國際貿易都源於產能過盛。我的產能連本國需求都滿足不了,何來產品可以出口? 耶倫將本國生產效率低下,產品在競爭中失敗,歸咎於別國產品太便宜,就像小孩子讀書成績差,他媽媽就批評孩子同班的學霸成績太好那樣。

耶倫3月27日訪問佐治亞州太陽能企業蘇尼瓦(Suniva) 時,拋出「中國產能過剩論」。

耶倫3月27日訪問佐治亞州太陽能企業蘇尼瓦(Suniva) 時,拋出「中國產能過剩論」。

不過耶倫整個操作,和美國總統選舉有關。她特別挑選3月27日在訪問佐治亞州一間太陽能企業蘇尼瓦(Suniva) 時,發表這個「中國產能過剩論」,聲稱蘇尼瓦公司就是中國低價產品的受害者,但是在美國的《通脹平減法案》補助下重生。而佐治亞州就是其中一個總統選舉的主戰場,2020年總統大選拜登在佐治亞州僅僅贏了12000張選票,而兩位民主黨的參議員候選人,亦都要在第二輪選舉才能險勝,奪取兩個珍貴的參議院席位,令民主黨共得50個參議院議席,控制了參議院。

美國製造業衰敗和工人失業,有其自身產業發展落後和工資高企等核心原因,但美國工人受政治宣傳影響,普遍覺得自己是遭來自中國的公司搶走職位, 所以耶倫此番在佐治亞州發表針對中國的言論,本身就是一種赤裸裸的拉票行為。

不過回看這間蘇尼瓦公司,亦看到美國產業的史詩級潰敗。早就1995年,羅赫茨博士(Ajeet Rohatgi) 是佐治亞理工學院光伏研究項目的創始人,也是美國能源部資助的大學光伏卓越中心的創始主任,在他的支持下,蘇尼瓦公司在2007年成立,先在佐治亞州諾克羅斯建起起第一家太陽能製造工廠,到2014年在密歇根州薩吉諾建立另一間工廠。蘇尼瓦曾經輝煌,在她的16年的發展歷程,曾圍繞太陽能電池獲得過150多個專利,但敵不過中國的太陽能競爭對手,最後在2017年4月宣佈申請破產保護。

蘇尼瓦就申請破產8日後,就對美國政府提出貿易保護訴求,要求對進口的多晶硅太陽能光伏電池和組件進行管控,加徵它們的關稅。蘇尼瓦這個建議當時在美國太陽能業內遭到激烈反對,因為很多業者是從中國等國進口太陽能組件生產產品,蘇尼瓦的建議會讓他們入口的零部件成本大增,他們甚至聲言這樣會摧毀美國的屋頂太陽能行業。最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仍然作出一致裁決,認為進口太陽能電池板損害了美國國內製造商的利益。

當時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正醞釀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所以就率先找太陽能入口產品開刀。2018年1月特朗普政府對進口太陽能電池板開徵30%的關稅,這個關稅延續了一年,然後在2019年降至25%,2020年降至20%,2021年降至15%,並於2022年到期。

美國打壓對手對沒有讓蘇尼瓦重生,相反中國、歐洲、印度、韓國等國的光伏產業大幅興起。單是看蘇尼瓦自己的介紹,就知其在產品上早已落後。蘇尼瓦聲稱其批量生產的單晶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23%,極具成本競爭力。但是中國的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光電轉換率而提升至26.8%,接近理論極限的29.4%,而且製造成本大幅下降,令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太陽能都做到平價上網。

蘇尼瓦的產品根本缺乏競爭力,但在美國的《通脹平減法案》下,得到大量補貼,將休眠6年的佐治亞州工廠重開,今年第一季目標是將產能提高至1吉瓦(GW)。

問題是蘇尼瓦本身是一個不具競爭力的企業,就如殭屍那樣,被政府輸血復活了,但她的產品和中國製造的太陽能電池不可比,只能夠在一個政府補貼的環境下,特別是在美國國內市場銷售。拜登政府的操作,或許有助選舉,但把問題轉介到他人身上,真的能解決到美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問題嗎?殭屍輸血後仍然是殭屍,她是不會重獲新生的。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