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以弱勝強背後的鋼鐵邏輯  

博客文章

以弱勝強背後的鋼鐵邏輯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以弱勝強背後的鋼鐵邏輯  

2022年08月01日 20:25 最後更新:20:28

8月1日是建軍節。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週年。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法租界成立。

6年之後,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以周恩來為首的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中共領袖,統領原義勇軍士兵2萬餘人,為了對抗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對中共實行的圍剿,在江西省省會南昌起義,正式建立了由中共領導的武裝部隊,這就是人民解放軍的由來。

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誌。同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我們再看看另一條時間線。

1895年,清朝在中日甲午戰爭潰敗,北洋艦隊覆滅,洋務運動徹底失敗,清朝簽訂《馬關條約》,正式撤出朝鮮半島,並喪失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和台灣領土主權。

32年後,人民解放軍建軍。這是我國軍隊由弱變強的起點。

之後10年,解放軍在國民黨軍不斷圍剿之下,不但存活下來,還發展壯大。

接著在1937年日本侵華,解放軍就投入抗日戰爭之中。國、共軍隊經過8年抗戰,在1945年成功把日本侵略者打敗。有人說日本戰敗投降是因為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枚原子彈,我就說如果沒有中國軍隊在中華戰場上拖死了日軍,若然中國快速失陷,說不定二次大戰的戰局都要改寫。

抗日戰爭剛結束,解放軍就陷入國共內戰之中,但不出4年,已打敗國民黨軍,逼使蔣介石國府政權退到台灣。建軍22年,解放全中國。解放軍崛起之快,舉世矚目。

但在新中國建立未夠一年,韓戰在1950年6月爆發,解放軍抗美援朝,又投入極度艱苦的3年戰爭中。今次遇上更強的對手、世界第一強國美國。

結果在3年戰鬥,解放軍在上甘嶺等多場關鍵戰役,奮戰令人動容,最後逼使美國在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訂《朝鮮停戰協定》。美國軍人出身的歷史學者貝文·亞歷山大,在《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一書中寫道:「最令人感到沮喪的是,紅色中國人用少得可憐的武器,和令人發笑的原始補給系統,居然遏制住了擁有大量現代技術、先進工業和尖端武器的世界頭號強國美國。」這一年才是中國建軍第26個年頭,已進入世界最高級別的軍事對抗中。

有時回望歷史,略嫌細碎,總想在當中抓出一點脈絡。

看解放軍建軍26年的歷史,看出最大特點,會發現她總是在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國共內戰,解放軍多次被圍剿追殺,在長征時只剩以千計的零碎部隊,最後不但能在虎口逃生,更能反敗為勝。日本侵華,解放軍從人數到裝備,都遠比日軍落後,最後卻能固守陣地,靜待黎明。投入韓戰,事前沒人會看好解放軍,能抵抗美軍的鋼鐵雄師。

以多勝少,不足為奇。以弱勝強,彌足珍貴。致勝之道,除了解放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亮劍精神外,相信還因為中共的社會主義意識型態和強固的軍事化組織,鑄造出這隊鋼鐵雄師。

一部美國學者威廉·恩道爾寫的暢銷書:《目標中國:華盛頓的「屠龍」戰略》,揭露了美國統治集團在國際政治和經濟上孤立中國,製造危機,想扼殺中國發展的種種圖謀伎倆。

但在中國一窮二白,軍事裝備極其落後的1950年,中國都可以打贏韓戰;如今解放軍已躍升全球第二強大的軍隊,當然有能力應付更大的挑戰。

止戈為武,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盧永雄

Tags:

美國台灣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一個「支爆」大陰謀

2024年04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21:03

黎智英案進入戲肉,但由於審訊曠日持久,外界的注意度下降,但近日從犯證人、律師助理陳梓華的作供非常有爆炸性,主要有幾個方面。

第一, 揭露「支爆」大計。之前作供的李宇軒由於無直接接觸黎智英,因此他間接引述黎智英或黎智英助手Mark Simon的說話,只屬由第三方聽到的「聞說證供」(hearsay evidence),較易受到挑戰。但陳梓華是和黎智英有直接接觸的人,曾和黎智英見面3次,包括一班人2020年年初在台北開過會,並有不少和黎智英直接溝通的電話短訊,所以他的供詞不是聞說證供,而是直接證據。

陳梓華參與的台北會議,黎智英會上提出「支爆」大計,所謂「支爆」,即是「支那爆炸」。支那是日本當年侵華時對中國的一個貶損名稱,光是名稱已經顯見其惡毒含意。而所謂「支爆」就是要令中國從政治上和經濟上崩潰,政府倒台。當日在台北會議上,其中一名與會者「攬炒巴」劉祖迪,不相信真的會做到「支爆」,但是黎智英就很有信心,指根據歷史經驗很快就會「支爆」,因為中國政府用了很多資源監控人民,例如中國明朝就是這樣。

黎智英並具體詳述「支爆」4部曲,教導與會的「攬炒團隊」說,「國際游說唔係好似你哋咁做,要有4個步驟:1. 要令外國政府知道香港發生什麼事情;2. 再呼籲他們譴責及關注;3. 將外國的『枱底人』或外國政府想法帶回香港,只有這樣做香港人才會知道,外國政府冇離棄或者忽視佢哋; 4. 與『枱底人』建立關係,可影響到他們的對華政策,可以推動到制裁,甚至將來可以推翻中共。」

黎智英的「支爆」計劃,不單是一種空想,還設計了非常具體的步驟。

第二, 要做反對派大佬。從陳梓華的作供可以知道,在台北與黎智英開會期間,另一名從犯證人李宇軒不在現場,但會後陳梓華及「攬炒巴」劉祖迪與李宇軒開網上會議,向李交代黎智英建議,話要改變國際游說方向,團結不同板塊及民間力量,達到「支爆」,推動制裁,3人決定分工,由劉祖迪做精神領袖及打「議會線」、李宇軒打「國際線」,陳梓華則續聯繫「勇武派」及聯絡政治素人,並推廣「攬炒」論述,推動制裁政府措施。

黎智英做幕後大佬,出謀獻策,出錢出力,主動提出要支付流亡海外的劉祖迪生活費,並安排自己的助手Mark Simon為他們解決聯繫外國政要推動制裁中國的困難。整件事清楚見到黎智英不單是一個反政府傳媒的老闆,還是一個想推翻中共的政治行動核心策劃者,要做大佬,指點江山。

第三,     勾連外地的政府。黎智英最可疑的外地政治聯繫,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是台灣,他搞《台灣蘋果日報》,和民進黨的高層關係密切,在之前的壹傳媒高層作供中可知,黎智英見過蔡英文,和蔡英文十分友好。而陳梓華等在台北的時候,黎智英又安排民進黨元老施明德和他們見面,施明德親自教授他們鬥爭方略,教他們如何長期鬥爭,以圖推翻政府。

至於美國方面,黎智英的關係更深,他的助理Mark Simon 曾任美國海軍情報員,而黎智英自己就見過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內等高層,和共和黨核心人物關係密切。不過這次作供最得人驚的,是不斷提到美國的「枱底人」,黎智英並沒有和陳梓華具體交代這些美國「枱底人」到底是什麼人,但美國「枱底人」和黎智英顯然有緊密聯繫。

從犯證人的作供,全面勾勒出一幅想全面顛覆中國政權的圖畫,而黎智英就是幕後大佬,所以說黎智英案是香港黑暴案件的眾案之母,一點也不為過。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