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再造新香港----不要和巨人血拼

博客文章

再造新香港----不要和巨人血拼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再造新香港----不要和巨人血拼

2021年04月29日 18:54 最後更新:19:23

回想過去兩年香港發生的事情,就好像發了一場夢那樣。在2019 年,很多人高呼要搞革命、要攬炒。結果槍聲未響, 這些人已經走得七七八八,他們逃亡到外國,還經常在網上留言, 講一些浪漫說話,又話打國際線,又話和香港人一齊繼續努力。 他們都逃離香港了,還講什麼「一齊努力」呢?

留在香港的人,可以分成兩半,有一半是比較建制,比較愛國, 對香港近年的變化,相信比較適應;另一半人比較泛民, 比較親西方,較難接受香港近期的改變, 我建議這一半人清楚認識一下,究竟正面對著一個怎樣的對手。

我們的國家,我們國家的執政黨中共,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對手。 有幾件事情可以一談。

一、 李大釗的故事。昨天4月28日是中國革命先烈李大釗逝世周年紀念 。李大釗早年曾到日本留學,接觸到共產主義思想,回國後在192 1年和一班革命志士,創立了中國共產黨。可惜李大釗創立中共6年 後,被當時的軍閥逮捕處死,死時只有37歲。

李大釗。網上圖片

李大釗。網上圖片

當時的北京由北洋軍閥張作霖統治,他大力搜捕共產黨人。 李大釗當時知道情勢吃緊, 逃入東交民巷蘇聯大使館內的一個舊兵營內。 但在西方國家駐華公使團的授權下, 張作霖派軍警突襲搜查蘇聯大使館,將李大釗逮捕。 張作霖雖然對李大釗嚴刑逼供,要他供出其他同黨, 但李大釗寧死不屈。22日之後,李大釗被送上絞刑台, 一個革命志士就這樣犧牲了。

李大釗的故事告訴我們,中共經過無數流血的洗練, 他們的江山是用鮮血打出來的。

反觀香港,在香港那些所謂搞革命的人,例如許智峯, 其實只算是一個「口水革命家」。在2019年的時候, 許智峯在每次的示威的時候,就拿著大聲公走出來,不斷地罵警察, 說是要保護示威者。到《港區國安法》訂立之後, 許智峯其實也不是面對什麼嚴重指控,就驚惶失措,潛逃外國。 中共是搞流血革命起家的,而香港的口水革命派,講什麼革命呢?

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中共精神。 我們經常說中國現在的實力很強大,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 中共真正強勁的不是口袋裏的錢,是鋼鐵那樣的精神。 即使在和平年代,這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也能體現出來。 就以去年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為例,中央決定把武漢封城, 中央領導不會任由1000萬武漢人自生自滅, 隨即派出全國醫護馳援。讓我最深印象的是在年三十晚, 首批解放軍的醫護連夜登上軍機,飛去武漢救援的一幕。 內地抗疫就像打仗一樣,衝鋒陷陣、不怕犧牲。

相對地,香港當時發生什麼事情呢? 香港有部份醫護卻用種種理由發動罷工,臨危玩嘢。兩相對比, 高下立見。

習主席在廣西湘江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

習主席在廣西湘江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

三、習主席南下帶來的訊息。習主席上周日去了廣西湘江, 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叫人民銘記「湘江戰役」, 回憶當年紅軍如何壯烈犧牲,突破重重包圍的事蹟。 他要傳遞的訊息,是「加油、努力、再長征」。 現時正處於和平時代,為什麼中共要「再長征」呢? 很明顯是因為中央感受到來自美國的威脅。

香港人,特別是那一半比較親西方的人,未來不要選錯邊, 站在美國的一邊,等如加入敵人與阿爺火併。

我覺得香港人真的要認真想想自己未來的路向。很多香港人, 都不經大腦地把激進政治口號掛在口邊,要支爆,要推翻中共, 要攬炒跳落懸崖。但說到底只是口水革命家,沒有意志、沒有能力、 沒有條件,沒有準備和中共這個巨人血拼,否則10條命也不夠賠上 去。家長們、老師們,是時候醒來了,不要把孩子送上流亡、 坐監的悲慘道路上去。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