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妙談護匡樂齡

妙談護匡樂齡

妙談護匡樂齡

作者_周慶生(Adam)簡介: 以科技為經、品質為緯,研發、設計及生產了一系列長者安全感應系統、無線家居護理等創新價值智慧型產品,服務香港及歐美樂齡一族。矢志讓人本科技成為長者家居安全的堅固後盾,提供生活便利及輔助方案,推廣「居家安老」的理念,回饋社會。

【妙談護匡樂齡@iM網欄】勞動力高齡化 企業如何助年長員工融入職場?

【妙談護匡樂齡@iM網欄】勞動力高齡化 企業如何助年長員工融入職場?

人口老化,已然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令勞動力結構亦趨向高齡化。最近外國有一份報告預測,未來10年內全球25%的勞動者年齡將超過55歲以上,更會有多達1.5億份工作將由他們取代,較2011年增加10%。而隨着香港社會老齡化的加劇,這個勞動力高齡...

擁抱循環經濟 藉租賃方案輕鬆照顧長者

擁抱循環經濟 藉租賃方案輕鬆照顧長者

在現今可持續發展和節約資源的大氛圍下,「循環經濟」是個很重要的概念,其核心就是「資源最大化利用」。我們經常接觸到的循環再造、回收加工等產業,都是在發展循環經濟,不但能大量節約原料和能源,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採和消耗,同時可創造新的商機和價值...

移民潮下:以科技舒緩「留港長者」情緒問題

移民潮下:以科技舒緩「留港長者」情緒問題

近年本港出現移民潮,可想而知,移民的一班大多是年輕一代或盛年家庭,其年長父母未必會跟隨移民,遂成為了所謂的「留港長者」。最近本地團體一項調查顯示,這些「留港長者」的社交情況、情緒健康及支援網絡,都開始浮現問題。 有逾6成被訪長者的移民子女...

財政預算案加強樂齡福利 照顧者更需身心支援

財政預算案加強樂齡福利 照顧者更需身心支援

荷里活動作巨星布斯韋利士(Bruce Willis)早前證實患上額顳葉認知障礙症,實在令人欷歔不已。筆者早前亦讀到一篇本地報道,一位68歲的丈夫要照顧患上早發性腦退化症的太太,面對老伴不能逆轉的病情,曾當老師的他必須換轉思維,將太太視為學...

陪伴與對話:針對獨居長者需要的樂齡科技

陪伴與對話:針對獨居長者需要的樂齡科技

上個星期天,筆者有幸出席了於將軍澳跨灣大橋舉行的「公益金百萬行」。當日天朗氣清,我一邊步行一邊欣賞美麗的海灣,同時又體驗香港基建又一傑作,更高興的是看到許多不同界別人士的参與。眼見有不少家庭願意陪伴長者,扶老携幼地一同完成這6公里的路程,...

服務券恒常化 樂齡科技大趨勢

服務券恒常化 樂齡科技大趨勢

對於長者而言,能夠在家安享晚年,是人生路上的最後心願。如果讓他們選擇,相信大部分長者都會希望可以「居家安老」而不是在老人院舍度過餘生。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老有所養」部分亦指出,香港是全球最長壽的城市,而政府改善安老服務的政策方向,是貫徹「居...

把「居家安老」普及化 讓樂齡科技融入社區家庭

把「居家安老」普及化 讓樂齡科技融入社區家庭

根據2021年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六十五歲及以上長者佔整體人口的比例急升至 20%,長者人口達至約140萬人,即每五位香港人就有一位長者。預算十年後長者人口更達228萬。面對人口持續高齡化,自1977年起,政府已清楚列明「居家安老」是安老...

【妙談護匡樂齡@iM網欄】音樂治療:多聽舊歌可緩減長者認知障礙?

【妙談護匡樂齡@iM網欄】音樂治療:多聽舊歌可緩減長者認知障礙?

前陣子大熱日劇《First Love初戀》中的一首主題曲,喚起了不少人廿多年前的回憶,也在劇中喚起了女主角失去了的記憶。筆者想起自己年老的爸爸,也曾試過在聽60年代的歌曲時喚醒了一些感覺,回想到當年生活的情景,激起大大小小的回憶。 原來,...

【妙談護匡樂齡】 百人幫‧幫百人 持續關懷獨居長者企劃

【妙談護匡樂齡】 百人幫‧幫百人 持續關懷獨居長者企劃

上回提及本港獨居長者數目不斷上升,根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的中期人口統計數字,獨居長者數目在對上10年大幅上升逾5成,至15多萬戶;唯相關社區服務的支援仍有很大改善空間。有見及此,筆者就不斷默默思量,萌生了一個可以「宣揚居家安老及舒緩照顧...

熱 · 門 · 榜